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

从古至今,桃花的寓意发生多次转变,中国文人多喜欢吟颂桃花,《诗经.周南.桃夭》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用来比喻女子姣好的容貌,宋朝以后,桃花寓意变得复杂,意向也逐渐从雅化转向俗化

一、历朝桃花寓意

1、 唐朝时期

桃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重要的植物意象之一,许多诗歌以桃花为题材,借花喻人或者借花喻物。桃树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品种之一,中国原产的桃在四千年前就已经出现,汉代的上林苑出现栽培品种的桃树,可见桃树与我国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人们对桃花早已熟悉。唐朝时期对桃花雅化,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盎然,女子的温文尔雅和落落大方,诗词中出现大量描写桃花的篇幅。宋之问的《有所思》中“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常叹息。”王维的著名诗句“雨中草色绿湛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等等,唐朝初心的关于桃花的诗词数不胜数。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描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唐朝时期诗人爱借桃花比喻佳人,这首诗中写道“人面”可以映得艳丽的桃花分外诱人,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动人、风韵袭人。

相传这首诗的来源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叫崔护的书生,清明时节去踏青的时候,在一个农院偶遇一个美貌的女子,进院子要了一碗水喝才不舍的离开,后来常常想念,第二年清明节的时候,书生又来到此处,可只见桃花不见美人,后来得知女子因为思念他抑郁离世,书生悲痛不已,一位仙人遇到被这份感情感动,便复活了女子,成为一段佳话。

唐朝时期,不仅百姓喜爱桃花,在皇宫中,皇帝和贵妃也钟爱于此。唐明皇与杨贵妃都是爱花之人,花园中有大片的桃林,每到花开时节,皇帝总要摘一朵插在贵妃的头上,“此花最能助娇态”。

2、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桃花的寓意开始发生转变,人们不再只单纯的从花的美丽方面作诗,而是探讨“花品”。宋朝时人们认为桃花在春季争相开放,娇艳欲滴,又易随风飘零,行事不是君子所为,常来比喻争宠谄媚、趋炎附势的小人,大有浅薄、艳俗的意味。这一时期出现的诗词中,常将桃花与梅花、兰花等其他植物一同出现,用来衬托后者的高贵和纯洁。苏轼的诗中:“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将桃花比作“俗物”。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2)

桃花在宋朝备受女子喜爱,花开时节,定要买来戴于发间,增添许多温柔和甜美。不仅在作诗方面桃花颇受宠爱,在艺术方面也十分受关注,《宋桃花图》是现存的一幅历史价值极高的作品,有人评论这幅画,画中桃花微微泛着红色,与白色交相呼应,有少女的气息,若是长久的盯着看,就会口舌生津,被它的甜美有人深深吸引,连心情都会变得格外明朗。除此,宋朝宋徽宗赵佶是有名的不爱江山爱丹青,他曾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桃鸠图》,画中一只斑鸠卧在桃枝之中,周围是怒放的桃花,似是争奇斗艳。

在宋画中,桃花曾簪于李师师的发间,也曾装饰过梁红玉这样的巾帼英雄,曾在穷乡僻壤被人沿街叫卖,也曾进入临安城知名的“太和楼”、“中和楼”等,可谓是家喻户晓,受到广泛的追捧。“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苏轼是诗中将桃花描写的入神,花开的太匆忙,还没来得及长叶子就已经争相绽放了。

东晋后期宋朝初期有为伟大诗人,名叫陶渊明,他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至今,对后世影响深远,文中借武陵的一个渔人的行迹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将理想中的生活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途经的一片开放极盛的桃林,穿过桃林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战乱,没有纷争,百姓怡然自乐,盛情款待渔人。渔人返回后带人再去寻找,不复得,从此桃花源成为人们对美好、和平、安宁、自有平等的象征,“世外桃源”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3)

3、宋朝以后

宋朝以后,诗词风格的发生改变,但诗人对桃花的引用并没有减少。明朝时期唐寅的《桃花庵歌》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诗中诗人将桃花比作仙人,又用仙人自喻,将自己平凡真实的一生描写出来,富贵与贫贱,内心的愤世嫉俗和真实中的庸俗懈怠形成鲜明对比,语言轻快却道出诗人的无奈,表达了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明朝末期的《桃花扇》出现,这不戏剧中写了才子侯方域与歌姬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与当时明朝的社会现状联系起来。侯方域对李香君钟情,后来遭人陷害,并把李香君强行许配给他人,侯方域悲痛欲绝,撞墙相自尽,血溅在扇子上,后来朋友利用血滴在扇子上画了一树桃花,反应了当时人们想追求自己的生活却屡屡被限制的现状。桃花的出现,是象征着自由和希望,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现代社会中,桃花依然有着美好的象征,在成都的生态旅游区的桃花故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桃花品种多,花期长,景区内环境幽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般老人寿诞的时候要有寿桃,寓意长寿。新婚的祝福赞美词中常有“既合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表示一个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能够生儿育女,让新郎家枝繁叶茂,家庭和睦。“桃李满天下”成为对老师的美好赞誉,希望老师的学生能遍布天下,德高望重。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4)

二、桃花文化的演变

在古代,桃花的寓意主要是美好的象征,唐朝以前,桃花是高雅的象征,常来比喻佳人,春秋时期的息国夫人因为长相美丽有“桃花夫人”的美称,桃花也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是春天和美丽的代名词。“人面桃花”中崔护和妙龄女子的故事将桃花和爱情紧密联系起来,后来的各朝代都将这个故事排成话剧等来表演,深入人心,从此“桃花运”出现,表示男女之间偶遇的爱情,桃花常有着爱情出现的美好象征

宋朝时期桃花寓意俗化,所象征的意义开始复杂,因为桃花的争相怒放和脆弱易凋零,常被用来比喻趋炎附势、争相表现自己的小人。桃花文化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黛玉葬花写的《桃花行》和《葬花辞》一直传唱至今,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早已传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

桃花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意义,我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大自然中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便是春天,桃花盛开成为春天的象征。文人将自己比作花,突出了作者本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赞美自然美、劳动美和生命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5)

三、桃花的历史意义

桃花与我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古至今,桃花总活跃在文人的笔墨之中。这不解的渊源使得桃花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枝,代表着美好的生活,代表着古老的传承。桃花成为古代诗人生命的本质代表,用来突出对生命永恒的向往,这份炽热的情感一直延续至今,桃花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它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蕴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

桃花文化还与“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相互渗透,在古代时期,文人常遭受迫害,虽然心怀壮志,却总是心中愤懑,被现实击垮,所以最后只能寄情山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桃花源记》给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成为文人们的感情寄托,“桃花源情结”成为历代文人的精神栖息。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的情感(人面不知何处去)(6)

四、总结

桃花文化的独特之处有目共睹,作为传统文化,应该被历代人们保护和传承,经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洗涤,桃花文化蕴含着千万文人的浓厚情感。对桃花的描写也承载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内心受到的压迫,桃花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只有在回归田园的生活中,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桃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风貌,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内涵,在文化的碰撞中寓意不断多样,桃花文化的魅力将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1、《中国的桃花文化》

2、《桃花扇》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3、《“人面桃花”的故事演变与文化内涵》

4、《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

5、《歌林拾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