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

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穿着笔挺的军服,留着短寸头,容貌俊朗。只是,眼睛上却缠着一圈白布,显然是已经失明了。

在主持人宣布他获选后,站在讲台上,他肃穆地朝台下观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可那举起的手臂却只有半截,两只袖口都是空荡荡的。

这一幕让观众们看着既感动又心疼,在听闻他的事迹之后,甚至忍不住流下热泪。

这个人,就是新时代的“排雷英雄”,和平年代一等功的获得者——杜富国。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

杜富国

那么,杜富国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所得的一等功又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的讲解,揭开这位英雄人物震撼人心的英勇事迹。

少年有志

杜富国出生于1991年,生在贵州省遵义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内。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降生于这样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中,排行又占老大,因此杜富国从小就听话懂事,学习也刻苦上进,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深受同学和老师的表扬。

那时候的农村并不发达,唯一的娱乐方式或许就是看电视。杜富国从电视上看到军旅题材的影剧,和数次灾情发生时,子弟兵们总是冲在危情最前排的新闻消息,于是杜富国年少便立志长大后要当兵,成为光荣解放军的一员。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2)

杜富国

而他也得偿所愿。2010年,19岁的杜富国刚从高中毕业就报名参了军,并通过一系列审核,作为一名新兵正式入伍。

在许多老兵的眼里,杜富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军人。新兵刚入营的前几月,训练都是特别辛苦的,每日早起晚睡,训练量又大,令不少从没吃过苦的小伙子叫苦连连。

但杜富国不同,无论教官安排的训练任务多么难以完成,他都从不抱怨,即使身心已和大家一样感到疲惫不已,也始终咬着牙坚持。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3)

杜富国

除了训练外,在平时的军营生活中,他还非常勤快,修水电、修设备……不少人嫌麻烦而避之不及的脏活累活,杜富国却抢着挑下来,而且总是能出色地完成。

做事沉稳、毫不拖沓。这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给同兵营里的战友和上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勇选择

从2010年的12月入伍,到2016年入党,再到2018年因伤光荣退伍。在杜富国累计8年多的军旅生涯中,他曾有过3次十分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是他刚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的时候,凭借新兵特训时期的突出表现,他本可以应上级的期望留在该边防团里,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但杜富国却选择了去扫雷。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4)

杜富国

第二次是已经加入扫雷队后,队长觉得他炊事技术很不错,有意将他安排进风险较小的炊事班里做炊事员,杜富国予以了拒绝,坚持要到扫雷的第一线。

第三次就是在他遭遇危机的那场扫雷行动中,他主动挺身而出,让队友退后,自己上前去排除那颗危险的地雷。

和平年代里,没有什么紧急的战事,扫雷兵无疑是离死神最近的人。布满边区,因历史缘故留下来的那些危险雷区,一个不慎,排查者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杜富国当然不是不知道这些,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5)

杜富国

还在部队期间,2015年6月的时候,杜富国得知陆军准备要组建一支扫雷大队,赴云南边境作业。一直心心念念要当扫雷兵的他意识到这是个机会,遂主动向上级请求让自己加入这支队伍。

扫雷兵的任务非常危险,身旁一起训练的战友知道他这个想法后都劝他慎重考虑,但杜富国却果断于第一时间递交了自己的请战书。

在自己的这封书信里,杜富国这样写道:“正如我5年前参军入伍时一样,那时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

刻苦拼搏

杜富国或许不算一个多么天资聪颖的人,刚到扫雷大队的时候,知识经验还较薄弱的他,在各项专业训练中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毋庸置疑,扫雷大队所要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6)

雷区

在我国西南边界的丛山峻岭间,存在许许多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战争遗留下来的雷场,至今仍未清理完。山峦起伏的土地下,埋藏着多达上百万枚的地雷,严重影响了居住在这些地区老百姓的生活。

作为扫雷大队的队员,如果专业技能不过关,不够优秀,先不说能否顺利排除这众多的地雷,就是执行任务时期,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

深知此情形的杜富国,在一开始的考核中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后,便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进行弥补。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7)

杜富国

他不是众多队员中最有天赋的一个,却是大家公认最努力的一个。利用业余的空闲时间,当别人训练完休息的时候,杜富国还在训练。当大家结束一天的劳累,终于得以回到宿舍准备洗漱睡觉的时候,他则会挤出时间看书。

就这样,凭借自身不懈的坚持努力,杜富国进步神速。

没过多久,新一次考核又来临了。原本还有些吊车尾的他,这次于各项试验中的成绩均名列前茅,此后亦长久保持。了解杜富国的战友和上级,则对他由衷感到钦佩与欣慰。

实战上阵

训练完成,就要实战上阵了。在杜富国的排雷生涯中,印象无比深刻的就是2016年的一次扫雷行动。

那天下午,杜富国接到任务,和战友一起到边境的一处雷场进行作业。杜富国持着扫雷器紧锣密鼓地搜寻时,突然,“嘀嘀嘀”的警报声就响起了。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8)

杜富国排雷

杜富国与战友赶紧停下脚步。相互对视一眼后,他们小心翼翼蹲下身子,拨开让警报有所反应的那块土壤的表层泥土。露出的金属块锈迹斑斑,但却比此前排查过的所有地雷都要大。

杜富国皱起了眉头,凭借经验,判断出这是一颗反坦克雷。顾名思义,这种雷是专门用来针对坦克装甲车的,威力巨大,属于压感式,压力不够没法进行爆破排除。

在仔细观察过后,杜富国还发现眼前这颗地雷是三层式的设计,一环扣一环,要手动拆除危险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引爆。

这是杜富国参加任务以来,第一次遇到反坦克雷,此前他只在书本和教学训练中见到过。他细心地拨开每一寸覆盖其上的尘土,露出全貌,而后打起十二分精神。一手扶雷,一手全神贯注去破解装置。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9)

反坦克地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场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耐心注视着杜富国排雷,生怕稍不留神就发生爆炸。

前后一共接近10分钟的时间,大家却有度秒如年之感,能感受到自己额头与后背已经被汗液给打湿,而排雷者杜富国更是如此,防护服里渗满了汗水。

终于,伴随着一声如释重负的微微吐息,杜富国站了起来,手里还拖着硕大的反坦克雷。他脸上露出笑意,危险排除,任务顺利完成。

大家这才一同松了口气,兴高采烈走上前表示赞许,对杜富国竖起了大拇指。

舍身救人

加入扫雷大队前后3年的时间里,杜富国一直身处排雷第一线,时刻与死神交锋。

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几乎没有他排不了的雷。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掉的地雷多达2400多颗,以至于被同队伍的战友们钦佩地称为“全能雷神”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0)

杜富国正在排雷

可是,雷场也是一种另类的战场,而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纵然是杜富国这位“雷神”,也保不准每一次突发情况都能完美应对。

2018年10月11日的下午,已经是扫雷作业组组长的杜富国带着战友艾岩一起,到麻栗坡县一处山林里进行扫雷作业。

这片区域内遍布爆炸物,曾发生过好几起当地居民入山被地雷炸死炸伤的事故,如不排查,始终是个不安定的威胁。所以扫雷大队成立了一个专项任务,要求一定要将此区域的所有地雷一次性全部排完。

热火朝天的扫雷作业开始了,在行动中,杜富国发现了一颗雷体隐约暴露在地面上。他谨慎走近,一番查看后,发现是一个加重型的手雷。而通常这样的手雷埋在地下,不会只有单独一枚,很可能下方还连着许多颗。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1)

杜富国

情况很棘手,饶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杜富国也有些犯难。为了安全起见,他遂让战友艾岩退到身后,自己则主动上前去,决定对这颗危险的爆炸物进行处理。

闭目、深呼吸,然后再睁眼,全神贯注将精力集中于手雷上,抛开脑中一切杂念的干扰,杜富国着手拨开多余的浮土,准备对这颗加重手雷进行拆除。

然而就在他刚清理完成,还没来得及对爆炸物结构进行查看时,“砰”的一声巨响,手雷爆炸了。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2)

杜富国被送到医院

泥土飞溅而起,危难关头,杜富国心思急速转动,瞧见艾岩还在不远处,他迅速扑向了对方,以自己的身躯为这位战友挡住了冲击波与横飞的弹片,使艾岩安然得救。杜富国却两眼发黑,昏倒躺下。

杜富国身受重伤,连防护服都炸开了花,被战友紧急送往了医院。

好在,经过医护人员三天三夜的全力抢救,杜富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眼睛却再也没能睁开,双手也被迫截肢。

一等功绩

杜富国负伤后,许多媒体都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许多热心的市民,在得知他今后的生活可能无法自理后,纷纷想要对他进行捐款帮助,不过这些都被杜富国一一拒绝了。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3)

杜富国躺在病床上

对于杜富国而言,他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每个军人都该做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唯一可惜的是,自己因为身体情况,要就此告别部队,无法再站到排雷的第一线,与战友一起并肩作战了,这让他心中深感遗憾。

部队鉴于杜富国的优秀表现以及曾立过的功绩,授予他极高规格的一等功。而这份功勋,杜富国实至名归。

而这也正是杜富国拒绝大家捐款的原因。虽然因伤失去了双手双眼,难以自理生活,但一等功的荣誉和待遇,足以让他此后半生衣食无忧。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4)

杜富国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也就是说,和平年代要想拿到一个一等功勋章,基本都要付出生命才可能换来。

在国家的相关规定里,一等功获得者,不仅象征着无上的荣誉,在物质方面,也能享受极高的待遇。

不仅在购车购房,乃至日常生活的购票方面都有优先、优惠的权利,按照杜富国在部队里的上士军衔,前前后后加起来,每月累计可领到的生活补助等多达上万元,而且这笔钱还不是固定的,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水平增长等,也会不断增加。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5)

杜富国和家人

这样的待遇不单是杜富国一个人能够享受,他的家人也拥有被国家安排就业等高级待遇。

也就等于是说,杜富国接下来将由国家对其终身供养。

为了表彰杜富国的精神和事迹,国家及部队除了一等功外,又陆续给杜富国颁发了诸如“排雷英雄战士”、“四有军人标兵”等荣誉。

2019年,杜富国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获得了几个勋章(和平年代获一等功的杜富国)(16)

杜富国

2018年,排雷兵杜富国在雷场上失去了双眼双手。也是同年年末,在他所在的排雷大队众多战士们的努力下,那片雷场上千颗地雷都被全部清除完,给了当地百姓一片安全的田土林山。

而杜富国的名字,将会像无数为国家、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一样,永垂不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