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如何放风筝的(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

教如何放风筝的(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1)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踏青、赏花、放风筝是春天里必备的游乐项目。3月11日上午,在成都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上空,一条长达38米的龙形3D风筝和一架快速旋转的“战斗机”正在试飞,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原来,这是“西南风筝王”邓静在进行日常试飞训练。

教如何放风筝的(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2)

“战斗机”风筝又被邓静称为无风风筝,“无风风筝最大的神器之处,就是不需要起风,全靠放风筝人手上的动作和技巧,就能快速飞行。”邓静说。随后,记者目睹了邓静带来的无风风筝的飞行表演,只见他给一只“战斗机”造型的风筝挂上线后,两脚原地站立,手指拽着线头一扯一甩,身体一旋转,风筝便如同有了灵气一般,开始以人为圆心绕圈飞翔起来。随着放风筝人或快或慢、或高或低调整转动线盘,“飞机”时而在头顶盘旋,时而从高空俯冲直下……而邓静几乎没有挪动过脚步。

教如何放风筝的(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3)

教如何放风筝的(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4)

家住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的邓静,今年48岁,制作风筝已有30余年,他从6岁开始喜欢风筝,“拿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觉得太好耍了。”目前,邓静是中国风筝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级风筝裁判,还享有“西南风筝王”的美誉。他告诉记者,风筝又称“纸鸢”或“纸鹞”,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代风筝制作的初衷是军事上传递消息和测量之用,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乐、玩具,我国的风筝还是飞机的雏形。

为了弘扬非遗文化、传承传统风筝技艺,邓静常带领自己的团队做些公益活动,深入学校对广大师生普及风筝知识,带他们在操场上放风筝。同时,邓静还受邀在四川各地举办了风筝知识培训,目前他的学生共计1000余人,年龄最小的不足5岁,年龄最大的有92岁。

风筝共分为三大种类:一种是以扎、糊、绘、放“四艺”为主的传统风筝;一种是无骨架、软体、有吃风口和泄风口的现代风筝;还有一种就是可以手控、有各种各样图案、可以编队的运动风筝。邓静告诉记者,风筝文化源远流长,寓意深刻,它不仅是集艺术、文化、体育、科技的一个项目,还喻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只蝙蝠组成的风筝,代表“五福临门”、金鱼组合“金玉满堂”、多只红色蝙蝠构成的“洪福齐天”以及有鱼有荷叶的“年年有余”等。

在向记者展示的风筝作品中,太阳神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是最具浓郁巴蜀特色文化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他制作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风筝,还获得了全国风筝最佳创作奖。

(四川手机报 秦菲 何亚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