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

  1926年11月5日,上海中西书局出版发行了一套奇书,名曰《江湖好汉全传》(又名《五十年来豪侠史》),由江苏虞山金老佛编写,作者自称是“100万言长篇演义”、“是一部有根据有来历的武侠长篇大写真”。该书共四册,取章回体,共一百回。该书出版时,著名文人金松庵、周逸云、胡鹤逸、李融僧、陆醉樵、俞啸琴等为其题词,周瘦鹃、严逸鸥、何汉文等为其作序。该书出版后甚为畅销,1940年上海中西书局重印,改名为《中国五十年来武术奇侠》。

  《江湖好汉全传》登场人物共三十位,他们是徐老虎、大刀王五、驼龙、蔡元庆、白牡丹、朱复、孙七胡子、马瑞麟、郑鹏寿、惠岸僧、孙美瑶、马永贞、窦尔墩、西山王、宋满堂、欧阳吉、洪孟昭、刘歆余、胡尚德、樊老五、霍元甲、马素贞、曾国璋、郑六儿、范高头、周九魁、严子潇、何潞英、陆义、张大刀。按五十年时间倒推,他们应是1876年(光绪二年)至1926年间的武林豪杰。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1)

《江湖好汉全传》四本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2)

《江湖好汉全传》目录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3)

《江湖好汉全传》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4)

大刀王五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5)

驼龙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6)

霍元甲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7)

《大刀王五》剧照

二十九位好汉名字及绰号(三十位江湖好汉)(8)

《马永贞》剧照

为加大市场销量,该书发行时在报纸刊登广告,对其中的一些江湖好汉事迹吹嘘如下:“老书生深霄遇盗,手接飞镖;孙美瑶威震山东,临城劫车;西山王三屠丁墟,抢劫王妃;驼龙女管领群雄,横行关外;徐老虎大贩私盐,独霸淮阳;霍元甲沪上比武,大败群雄;马永贞武功服众,号称无敌;蔡元庆善打暗器,杀贼无声;曾国璋野性难驯,侵掠淮海;张大刀广招徒众,聚义山东。”为增加噱头,该广告还以霍元甲、马永贞、范高头、徐老虎刊登启事之方式说:“鄙人等现已到沪,大摆擂台,一显身手。”

  因年代久远,且“文化大革命”中归于封资修一类,现已难觅该书踪迹,实不知该书是如何描写三十位好汉壮举的。笔者虽经搜肠刮肚、多方查找,现也只勉强搞清了七位好汉的大体情况,特介绍如下:

  (1)、徐老虎(1866-1913),因生肖属虎,故名老虎。降清后改名怀礼,字宝山。家住江苏镇江南门内,后迁雁儿河。自幼不喜读书,以勇悍称。十四五岁遭父丧,家贫无以为生,一度习篾工,后出走江湖加入青帮,结纳四方恶少,自为首领,占据对江六、七壕口,贩运私盐。两次被捕,两次逃走,因此党徒日众,成为有名的“镇江巨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驻镇江的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采取招抚政策,派徐老虎好友做说客,徐同意就抚,到镇谒见黄少春,黄替他取了官场中用的名和字,并引他去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得到五品顶戴,任新胜营管带,统率炮船巡弋长江。当年7月,在镇江七星街、太保巷等地捕获了参加唐才常“自立军”的会党首领魏发魁、范鸿炎等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初,徐老虎又受端方命,前往苏北兴化、盐城、东台一带追捕革命党人熊成基。清宣统三年(1911年)9月,革命党人李竟成通过徐老虎的帮友王子南等,争取徐老虎参加光复镇江的工作。镇江光复后,徐老虎回师扬州,驱杀革命党人孙天生而代之,取得盐库款甚巨。徐老虎后虽参加了光复南京之役,但仍与革命党人格格不入,截夺了林述庆的军火装备,扩编所部为两个师,成立第2军,自任军长,将势力推进至淮海之间,并与徐州张勋暗中勾结,袁世凯也曾召其入京,混入上层社会后,徐老虎又附庸风雅,好玩古董。民国二年(1913)5月,革命党人陈英士愤徐老虎曾残杀革命党人,并投靠袁世凯,遂派人以赠送古董为名,以木盒装古瓶,徐老虎开启时,里面装的炸弹爆炸而亡。1981年,香港拍摄了电影《徐老虎与白寡妇》,其主角就是徐老虎。

  (2)、大刀王五(?-1900)。本名王正谊,字子斌,河北沧州人,回族。因他拜李凤冈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一生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加之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尊称其为“大刀王五”。追求进步,支持维新变法,与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私交甚笃,传说在谭被杀后将其下殓。王正谊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杰,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1900年10月25日,因积极配合义和团杀洋人、打教堂,被清兵围捕于北京清源镖局,并被杀于前门。1985年,大陆拍摄了电影《大刀王五》。1993年,香港拍摄了电影《一刀倾城》,其主角就是大刀王五。台湾李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也将大刀王五作为该书主角之一。

  (3)、驼龙(1901-1925),女,原名张淑贞(或素贞),东北辽阳人,生于农民家庭。16岁跟人私奔至宽城子(长春),被骗卖入妓院,花名翠喜儿。后被当地匪首(自称仁义军)王大龙赎身,两人结为夫妻,张氏成为压寨夫人。1923年10月5日,王大龙率部在偷袭德惠县的乱石山善人屯时,遭官军清剿,王大龙战死。此后,张淑贞即自称这伙土匪“大当家的”,并报号“驼龙”,率部出没在五常、榆树、双城等地,队伍一度发展至2000多人。1924年秋,为报德惠之仇,她率部把柳条沟大大小小的村庄都血洗了一遍,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东荒地血案。后在日军、奉军和民团围剿下全军复没,驼龙只身逃出,于公主岭妓院重操旧业。1925年1月8日被捕,并于次日被处决。2001年,长春电影集团拍摄了19集电视剧《烟花女驼龙》,其主角就是她。

  (4)、孙美瑶(1898-1923)。山东枣庄人,因在家排行老五,乡间称其为孙老五。1928年,孙之胞兄孙美珠联络地方武装和各路“竿子”,筑寨于峄县抱犊崮,后聚众七八千人,于1920年清明节正式组建“山东建国自治军”,由孙美珠任五路联军总司令。1922年7月15日,孙美珠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战中被官军所杀,孙美瑶遂被推举为总司令。后因在官军的多次围剿下,孙部粮草不继,巢穴将破,为死里求生,1923年5月6日凌晨,孙美瑶率部在临城劫持了载有外国人的津浦线二次特别快车,绑架了外国旅客19人、中国旅客1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经过双方艰难谈判,6月2日,官匪双方终于签订和平协议,至12日人质全获释放。6月27日,孙美瑶部改编为山东新编第11旅,孙美瑶任旅长。12月19日,新任山东郑士琦指使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枣庄中兴煤矿摆下鸿门宴,将孙美瑶诱至此处,并以“怙恶不悛”、“野性难驯”、“抗命不遵”等罪名将其枪杀,其部被缴械遣散。2001年,大陆拍摄了20集电视连续剧《民国大劫案》,其主角就是孙美瑶。

  (5)、马永贞(1851-1879)。山东邱县人,回族。自幼习武,性格豪爽侠义,武功高强,力大过人,精通拳术,尤其擅长弹腿功。光绪元年(1875年),他到上海卖艺授徒,颇有名声,时有一西洋力士,号称“无敌”,在上海滩横行霸道。马永贞不服与该洋人比武,相继比试手力、腿力、拳术,将该洋人踢得倒退数步摔倒在地,踉跄离开场地,次日死去。此事轰动上海滩,惊愕中外,世人竞说马永贞是“中华民族之俊杰”。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马永贞在南京路一洞山茶馆喝茶时,被马贩顾忠溪纪念的打手先用石灰粉撒脸,再用刀砍伤,当夜伤重而死。大陆曾拍有39集电视连续剧《马永贞》。

  (6)、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天津静海人。出身于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早年生活在家乡,28岁到天津码头做工,曾不战而退俄国大力士。1909年到上海,在“精武体操会”中教授武术,又不战而退英国大力士。后在与日本人比武中连胜对方六人,显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后遭日本人暗算,中毒太深逝于上海。1983年,香港拍摄了30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曾在大陆风靡一时。2007年,香港又重拍42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大陆也曾出版小说《津门大侠霍元甲》。

  (7)、马素贞。女,山东邱县人,据说是马永贞胞妺,在得知胞兄被害后,只身到沪报仇。一开始,马素贞落入白癞痢圈套,差点丧命,而斧头帮慑于马素贞威名,表示合作。马素贞借白癞痢听戏之机将其刺伤,后者伤重逃走。马素贞四处寻访,在破庙找到白癞痢及其保镖,展开血战,白癞痢骑马逃走,马素贞策马急追,后将其打落悬崖身亡。1972年,台湾拍摄电影《上海滩马素贞》(或《马素贞报兄仇》)。1988年,大陆拍摄电影《马素贞复仇记》。《马素贞报兄仇》。

  至于其他二十三位好汉,因笔者孤陋寡闻,加之其中一些人均是绰号,如“白牡丹”、“孙七胡子”、“窦尔墩”、“西山王”、“张大刀”、“樊老五”等,实一头雾水,无从查找,只能留白,尚望各方人士加以补充,以解谜团,以臻完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