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中dna聚合酶的特点(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

生物学可以被划为两个时代:一个没有PCR,一个有PCR。没有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PCR技术发明者Kary Mullis,在1993年获得化学诺贝尔奖,世界称之为PCR教父。

pcr技术中dna聚合酶的特点(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1)

PCR是干什么的

PCR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一种非常简单但是高效的方法来复制DNA,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pcr技术中dna聚合酶的特点(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

PCR的创建

Khorana (1971)等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经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合成tRNA基因。”

但由于当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尚未成熟,热稳定DNA聚合酶尚未报道以及引物合成的困难,这种想法似乎没有实际意义。加上70年代初分子克隆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克隆和扩增基因的途径,所以,Khorana的设想被人们遗忘了。

1976年,中国科学家钱嘉韵,发现了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为PCR技术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1985年,Kary Mullis在Cetus公司工作期间,发明了PCR。Mullis要合成DNA引物来进行测序工作,却常为没有足够多的模板DNA而烦恼。

1983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他开车去乡下别墅的路上,猛然闪现出“多聚酶链式反应”的想法。

1983年12月,Mullis用同位素标记法看到了10个循环后的49 bp长度的第一个PCR片段;

1985年10月25日申请了PCR的专利,1987年7月28日批准(专利号4,683,202 ),Mullis是第一发明人;

1985年12月20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PCR的学术论文,Mullis是共同作者;

1986年5月,Mullis在冷泉港实验室做专题报告,全世界从此开始学习PCR的方法。

到如今2013年,PCR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

作者:毕合生物公众号:毕合生物以上内容由毕合生物(http://www.bihebio.com)提供服务内容:分子生物学、免疫, 重组蛋白及ELISA相关、活性小分子化合物、高端化学、材料化学、细胞资源库与培养相关、生命科学、天然产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