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1)

1

在国人数千年的传统观念里,父母都是慈祥而又伟大的。

但有这么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聚集在一个叫做“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

这些年轻人在网络中控诉父母的所作所为,将父母形容成“祸害”、“恶魔”。小组成员们虽然互相素不相识,却因相似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成为最信任最亲近的“家人”。

该小组被大量社会媒体报道后,由于其恶劣的不良社会影响被迅速查封。但有心人不难发现,虽然小组已被查封,但80、90后年轻人对50、60后父母的控诉却从未停止。

仅在知乎一个平台,就有无数个关于原生家庭以及父母关系的问题,问题下的回答简直触目惊心,不少回答获得了上万甚至几万赞。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2)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3)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4)

微博,贴吧,知乎,豆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声泪俱下地诉说着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这些人在面对父母时,表面上装得云淡风轻,内心却早已是伤痕累累。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本该对父母敬爱有加的孩子,走向了家长的对立面?

2

在这些网友的倾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在儿女心中面目可憎的家长,几乎都有共性。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5)

★双标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就是一个例子:她因为父母的双重标准和差别对待,结果和家庭决裂。

当哥哥吃火腿加鸡蛋的时候,她只有一碗泡饭。同样是上学,父母花钱也要给成绩马马虎虎的哥哥买个二本,却卖掉明玉的房间,让她在高考的关键时期,被迫和父母挤在一间房里。在这个家庭中,为了大哥的梦想和二哥的婚姻,母亲可以卖掉房子,却唯独不愿意花钱供明玉去梦寐以求的清华读书。

怨恨在一次又一次的差别对待中慢慢积累,心灰意冷的明玉最终爆发,直到母亲去世,她才在十年后终于踏回这个家。

离开家的明玉,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金钱和地位,但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心里却是伤痕累累。

《都挺好》播出后,迅速引发大量讨论,成为现象级电视剧。这也意味着,明玉绝不是个例,而是能够引发许多人共鸣的普遍现象。

★欺骗

在许多家长眼里,小孩子是没有心的,小孩子的痛不是痛,对小孩子的承诺就可以不算数。小孩子只要玩耍一会儿,就会忘记刚刚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

阿曼就是一个典型被父母骗过无数次的小孩。

她到现在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承诺她,考到班上前十,就奖励阿曼100块钱。

为了这个承诺,阿曼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最终考了全班第八的好成绩。成绩单发下来的当天,阿曼兴冲冲地告诉小伙伴,她即将拥有一百块钱,并承诺周末请同学一起去吃冰淇淋。

可当阿曼将成绩单放在爸爸面前时,爸爸却绝口不提当时的承诺,阿曼急得眼睛通红,要求爸爸兑现100块钱时,爸爸却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当时只是为了鼓励你。

那天晚上,阿曼躲在房间里偷偷哭了一夜。一想到周末没有办法请小伙伴吃冰淇淋,她就抑制不住地难过。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欺骗中,阿曼渐渐明白了,大人说的话“不算数”。

而阿曼的爸爸,也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越来越逆反,从来不相信他,甚至拒绝与他沟通。他将这一切归咎为“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

家长无数次教育孩子不要骗人,可是他们中又有多少人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呢?

★自以为是的掌控孩子的一切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6)

我最好的朋友菲菲,在北漂的四年中,只回家过一次。

她说,或许对别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存在,但对于她,却是恨不得逃之夭夭的地狱。

她的妈妈,总是非常“民主”地询问她的意见,再向她表示看法,其实她的意见根本无关紧要。

“粉色还是绿色?”“粉色。”“粉色太难看了,绿色比较衬你的肤色。”“米饭还是馒头。”“馒头。”“我哪里有时间蒸馒头,有米饭吃就不错了!”

后来,菲菲学会了说“随便”“都可以”。

直到菲菲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哲学专业,在她不喜欢的师范学校里浪费了四年时,她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事都能随便对待的。

“现在他们再也无法掌控我了!”我清楚地记得,菲菲说这句话时,脸上带着笑容,眼角却含着泪水。

作家纪伯伦曾用优美的诗句,告诫这些过于掌控子女的父母:

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子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是你妈”不能用来结束一切争执,“为你好”也不能用来当作掌控孩子人生的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感情、有喜好、有独立思想的人。

★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他们的肯定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7)

姜文在演员和导演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在他心中,却有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他从未让他的母亲满意过。

令他记忆深刻的,就是他取得中戏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兴冲冲地给母亲看录取通知书,母亲却并未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将通知书“啪”地一下扔在一边,说:“你那衣服还没有洗呢,别给我聊这个。”

当姜文功成名就后,获得了无数影迷和观众的认可,但他母亲依然不认可他。比起姜文的作品,母亲认为《大宅门》和《黑冰》更好看,王志文才是最棒的演员。

不被母亲认可的姜文,直到母亲去世后也依然无法和自己和解。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填补的黑洞,藏着对母亲的不甘心,更藏着肆意滋长的自卑和负面情绪。

在中国传统父母的价值观中,唯有成功,才是人生的全部价值,比别人强,就是为之奋斗一生的唯一目标。于是这些父母,一辈子活在和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中,懂事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机灵,活泼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文静,安安稳稳工作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能挣钱,做生意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有个正式工作......不管怎么比较,孩子就是“不如人”。

他们不会去想,即使有一天孩子真的功成名就,内心也永远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缺憾。

即使今日已名满天下,姜文依旧困扰在母亲对自己的“打击教育”中,不断地在自卑和自负的情绪里摇摆。

就像姜文曾和许知远说的一样:“像我这样,被妈妈打击大的孩子,长大之后,不是更强大了,而是更硬了。”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8)

3

终其一生都在等待孩子感恩的父母,却不知道孩子也一直一直在等待他们的道歉。

从不宣之于口,只是因为即使说出来也不会被理解。

“那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这么记仇,我对你多好你怎么不记得?!”“你吃的用的哪样不是我们供你的,你知不知道你上学花了多少钱?白眼狼!”

将委屈宣之于口,在听不懂的人耳朵里,也不过是矫情。于是,孩子开始沉默,开始拒绝跟父母沟通。

固执己见的父母们从不思索自己的原因,反而认为孩子“长大了不听话了”“开始学会骗人了”“不孝顺”……

他们不爱他们的孩子吗?

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没有哪一件事,是不需要投入精力和感情的。

他们不是不爱你,他们只是太无知。

在他们的世界里,“为你好”就是一切的出发点,“供你吃穿”就可以将一切伤害视若无物。

固执的家长永远不明白,故意的伤害是伤害,无意的伤害也是伤害。

幼小的心灵并不会因为动机的不同,而减少一丝一毫的痛苦。理解、尊重、信任、包容,才是正确维系亲子关系的方式。

孩子所有的小愿望和小秘密,不是大人可以随意践踏的玩笑,而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全部的善意和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9)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被世界温柔相待,长成心怀美好且对世界抱有善意的大人。

这样,这个世界就美好了,不是吗?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下场(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10)

泗水县新杏坛教育培训学校现推出春季大酬宾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