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哪些内涵(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既是一个如常用语,又是一个理论术语“教育”在理论陈述中的用法,与日常用法有所不同,但源于日常用法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教育”在日常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教育”究竟指的是什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育有哪些内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有哪些内涵(教育的内涵)

教育有哪些内涵

“教育”一词既是一个如常用语,又是一个理论术语。“教育”在理论陈述中的用法,与日常用法有所不同,但源于日常用法。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教育”在日常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教育”究竟指的是什么。

1.“教育”与“学习”

教育与学习有关。教育依赖学习,没有学习,便没有成功的教育。但成功的学习可以不依赖于教育而独立存在,人们不会把独立的学习活动称作“教育”。“教育”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影响。影响总是一方对另一方而言,缺少任何一方,都构不成“影响”,便无所谓“教育”。独立学习既无教育主体,又无教育对象,因而不是“教育”。例如,许多人有夜读的习惯,把靠在床上读书看报说成是“教育”,显然不合乎日常语言习惯。当然,有人把“独立学习”说成是“自我教育”,那不过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而已。

2.“教育”与“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生活事件对人不无影响,一种影响若非有意施加,人们虽然可能会说它“具有教育意义”,却不会认为它是“教育”或“教育活动”。例如,秋游之后,有个学生可能会说“这次旅行对我教育很大。”但旅行并非教育,除非有意安排一次旅行,对学生进行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教育。“教育”指的是有目的的影响。教育者无意之中也对受教育者有诸多的影响,但是,人们不会把这种影响称作“教育”。多年来,教育界盛行“隐蔽课程”之说。其实,“隐蔽课程”并非“课程”,因为课程就内容而言指的是有意为学生选择的学习领域。“隐蔽课程”也不过是一个形象化的隐喻,实指课程实施中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呼吁教师有意识地利用“隐蔽课程”教育学生,其用意无可厚非,但这种说法自相矛盾。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必定不是“隐蔽课程”。

3.“教育”与“哺育”

哺乳、饮食、治病、护理、体操、运动竞技等,都是对人有意施加的影响,但人们并不称之为“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指的是精神影响,纯粹的身体影响不是“教育”。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常把纯粹身体意义上的游戏、运动、竞赛称作“体育”或“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又把一些智力游戏或智力竞赛称作“体育”。这样的说法为其他国家所罕见。上述活动在西文中一般不会称作“体育”,如英语多称之为“games”、“sports”、“athletics”、“gymnastics”等。与汉语“体育”一次对应的英文“physical education”或“bodily education”,意义明确,不指纯粹影响身体发展的活动。

所谓“体育”,顾名思义,与身体有关,具有教育特性。把一些与身体关系不直接不明显的智力活动或竞技活动称作“体育”固然名不副实,把一些与教育关系不直接不明显的纯粹的健身运动或竞技运动称作“体育”问题更大。我国广义“体育”的解释,暗示体育可以包括不具有教育特性的活动,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体育必定具有教育特性,它虽与身体活动有直接关系,却以完善精神、人格为目的,以身心和谐为旨趣。只有那些含有培养锻炼身体习惯、合作和竞争的精神、坚强的毅力、运动技能等意图的健身运动和竞技运动,才堪称“体育”。纯粹的身体运动,无论其影响人的身体发展意图多么鲜明,都难负“教育”之名。

4.“教育”与“教学”、“教唆”

即便对人有意施加的精神影响,也未必是“教育”。例如,教人偷窃,包含知识和技能的授受,对人的精神无疑会产生影响。人们却不因此称这种“教”为“教育”,而称之为“教唆”。“教育”不同于“教”(“教学”或“教授”),更不同于“教唆”。教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事不确定的。包藏恶意、产生有害影响的教,谓之“教唆”;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谓之“教育”。可见,“教”是一个中性词或描述词,“教育”和“教唆”是评价词或规范词。其中“教唆”属于贬义词,指的是坏的或有害的影响;“教育”属于褒义词,指的是好的或有益的影响,或者说,指的是有价值的活动。所以,甲向乙传授偷窃技术时,可以说“甲在教,乙在学”,说“甲在进行教育,乙在接受教育”则有悖于语言常规。人们不誉之“教育”,而斥之为“教唆”。“教育”暗含使人为善之意,所以有时人们甚至把“教育”当作“德育”来使用。

至于“智育”,并不像许多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或“培养能力”。你教我一种知识或技能,教我一种解题的方法、诀窍,我可能会说“深受启发”。只有在你的“教”触及我的灵魂、影响我的人格时,我才会说“深受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能力的培养,就想健身运动和竞技运动一样,唯有包含善的意图和有价值的内容,才配称“教育”。

5.“教育”与“管理”、“改造”

包含道德的目的和有价值的内容的精神影响,也未必是“教育”。赫尔巴特认为,管理不是教育,管理只使人不违纪不犯规,并未给人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东西。在彼得斯看来,改造或感化也不是教育,改造或感化只是使人从退步了的状态回复到本来已达到的状态,教育则使人达到一个他从未达到的境界。同样的道理,心理矫正和心理咨询也是为了恢复正常状态,因而不属于教育。杜威把教育比喻为生长,原因就在于生长是对已有状态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超越。使人退步固然不是教育,使人既不退步又不进步也不是教育,使退步者恢复常态依然不是教育,唯有使人进步才可能是教育。“教育”指的是使人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积极的精神影响。

6.“教育”与“诱导”、“训练”、“建立条件反射”、“灌输”

有意施加的积极的精神影响,也未必都叫做“教育”、例如,催眠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意识施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大概不会有人说是“教育”。被催眠者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暗示或影响的,而教育不仅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为目的,在方式方法上也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利诱或诱导并非出于受诱者的自觉自愿,因而不称作“教育”。同样的道理,威胁和恐吓不是“教育”,建立条件反射和训练也不是“教育”。堪称“教育”的影响或活动,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程序合乎道德,至少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

灌输和说教至今依然是宣传教义教条、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他们的强制性和机械性在当今世界常被认为是不道德或在道德上不可接受,所以称不上“教育”。所以说,“道德灌输”、“道德说教”、“道德训练”、并不等于“德育”,“智力训练”、“师资培训”、不等于“师范教育”。当前,流行批评“应试教育”。其实,以应试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诸种做法,根本不配称“教育”。与其称之“应试教育”,不如称之为“应试训练”。在这一点上,“教”与“训练”等截然不同。“教”从内容上说是个道德中立的概念,从方式和手段上说确实个道德概念。所以,麦克莱伦断言: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真品”。正因为教在方式上可让人接受,所以被公认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或途径。当然,灌输、说教、训练等,也许可以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但他们本身不是教育。

“教育”之所以有别于“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还另有原因。据分析,教育包含知识、理解力和认知洞见。所谓认知洞见,指的是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与事物之间建立其广泛的联系的认知品质。具有这种认知品质的人,会以一种未受过多限制的眼界,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当我们注意到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获得某种特殊才能时,可以说“喜人已经被训练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或厨师”,而不会说“这个人被教育成为哲学家、科学家伙厨师”。因为,不能把“教育”局限在某种专门才能上。专门训练未必全然是机械的,它也可能诉诸受训者大量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解力,但它把人限制在一种特殊才能上。所以,训练不是教育。灌输很可能包含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但是它拒斥人的理性思考和理解,因此灌输也不是教育。

7.“教育”一词的用法和含义

综上所述,人们脱口而出的“教育”,通常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地对待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施加的经济的心理影响。“教育”一词在日常语言环境中是一个评价词,人们用它表明某种肯定的价值判断。一个人认定某种影响或活动为“教育”,意味着这个人肯定和承认这种影响或活动在内容上是有价值的,在方式上是合乎道德的,至少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认为它的内容没有价值,甚至有害,或者认为它的方式在道德上不可取,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否则,就自相矛盾。教育总是积极的、好的、有益的、可取的、有价值的,说“好教育”、“有益的教育”纯属画蛇添足,而所谓“坏教育”、“有害的教育”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既然承认是“教育”,就已经承认它是好的有益的,怎么又说这是“坏教育”,那是“有害的教育”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