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咬人问题(明白了孩子咬人的背后心理机制)

前两天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聊到孩子身上。

有个伙计就诉苦,说他不到2岁的孩子总是咬人。经常有人抱他的时候,照着人家鼻子就咬一口。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是抓着人就咬,结果有一次咬到别的小朋友脸上,留下牙印,幸好没有大碍,但是也让他好跟人家赔礼道歉。

我听后,忍不住笑起来。

其实孩子咬人这种事,很多孩子都有这毛病,很普遍,有的孩子甚至上幼儿园了还喜欢咬人。

孩子之所以有咬人这个毛病,其实是与他们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咬人是孩子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咬人问题(明白了孩子咬人的背后心理机制)(1)

为什么会咬人呢?

孩子咬人其实并不是为了咬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2岁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在他们的思维里,咬人和咬玩具、吃饭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也认识不到咬人有什么不对。所以父母想对孩子通过讲道理,做示范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咬人是不对的”,对不起,你是在对你弹琴,因为他们的智力还无法区分其中的区别。

除非你教育孩子什么都不要咬,否则孩子还是有可能会咬人。

但是你又不能禁止孩子咬东西,因为这阶段他们必须要通过“嘴”的咬、舔等行为感知外部世界,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根据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2岁下的孩子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主要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看到的、听到的产生思考,积累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吮吸、抓、抚摸、咬等行为来与外界发生直接的互动反应,从而建立起初步的环境认知。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什么东西都用嘴咬,才不管它是不是卫生,是不是安全呢。因为他们在通过嘴的咬、舔、吮吸等行为认知这个物体。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嘴”是他们感知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要想正常发育,咬就是必然的一种行为。你要是限制了孩子的“咬”行为,就等于是阻断了孩子的成长。明白这些,父母就应该知道:孩子咬人是正常的行为,不是他们有意识到,故意的,只是他们探索环境的一种方式,在他们看来,咬人跟咬玩具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妥。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咬人问题(明白了孩子咬人的背后心理机制)(2)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当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咬人行为是正常的,只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父母对这种咬人的行为就应该理解,而不是一刀切的完全禁止孩子咬东西。

虽然孩子应该咬东西,但是那么如何避免孩子咬人呢?

有的父母当孩子咬人时,就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做示范,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不能咬人的规则,所以跟他们说这些纯粹是在做无用功。

确切点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比起像人来,他们更像动物,因为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规则意识,他们太小了,他们的行为以满足的欲望为最大追求,追求快乐是他们的本能。

所以,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应该用讲道理,更多的应该是采用训练动物的方法,运用奖励、惩罚的方式教育他们。

训练动物如何训练?看看马戏团里的怎样训练的就知道里。做对了就给予奖励,做错了就皮鞭子打。当然,我们对孩子不能这么严厉,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比如我们可以再孩子喜欢咬的部位抹上辣椒水或者苦瓜水,让孩子迟到苦头,咬个几次就不敢咬了。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咬人问题(明白了孩子咬人的背后心理机制)(3)

也可以用打的方式,但是打孩子要注意,最好是打孩子嘴,因为如果你打孩子屁股,孩子的思维能力意识不到是因为咬人所以受到惩罚,那么他们下一次就还会咬人。只有你打他的小嘴,让他知道是他嘴犯了错误,他下次才会注意。

再就是可以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咬的柔软物品,满足孩子咬的欲望,从而降低孩子咬人的概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