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大佬主角介绍(大老非大佬)

我真不是大佬主角介绍(大老非大佬)(1)

现在许多人把“大老”写作“大佬”。不知有何根据、来源?

宋人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大老》即谓:“大老,江州村民呼父曰大老。孟子所谓:‘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于此可验。”“大老”一词见于孟子,可见起源甚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之五:“庆元间,周益公以宰相退休,杨诚斋以秘书监退休,实为吾邦二大老。”

宋方勺《泊宅编》卷第一:“东坡帅杭,一日,与徐璹坐双桧堂,吟曰:‘二疏辞汉去’。璹应声曰:‘大老入周来。’”宋费兖《梁溪漫志》卷第四《昌化盛事》:“东坡眉人,贬昌化;任德翁亦眉人,后亦贬昌化。张才叔赠德翁诗云:‘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这里的“二老”就是“二位大老”的省文。

苏轼被尊为大老不是一次两次。正因为是大老,所以国人皆曰贤。大老不是一般的老,而是负有贤名的德望之人才可以当得。苏轼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也无论其文章,抑或书法,还是人品风仪,都是天下人望。

由宋入元,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碑志书法》:“尝闻诸翰林大老云:‘古碑刻中,单书国号曰汉,盖其建国号诏曰汉,曰宋也。我朝大元二字在诏旨,不可单用。’”大老说话,当然有分量,和一般的朝中臣子有分别。

到了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四《钱文端公少时之贫》:“钱文端公少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读书于南楼,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两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

由上可知,大老是对望重士林的年高德勋者的敬称和推尊,不是一般的、年龄大了的普通人。

再检索《实用大字典》,释“佬”曰:“力彫切,音辽,萧韵。一,侾佬也。大貌也。见《玉篇》。二,粤人谓男子曰佬,读若鲁去声,亦读劳上声。字又作狫。”这个“佬”字并不发“老”音。而“狫”字,按照历来的惯例,加偏旁“犭”,是对人的骂詈和蔑视。

可见,“大老”是不能写作“大佬”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