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出于何时(伏羲八卦及历法的制定科学意义)

  1.伏羲历法历元的确定

伏羲八卦出于何时(伏羲八卦及历法的制定科学意义)(1)

  《通志》记载,太昊伏羲氏“命子英为潜龙氏,造甲历,起于甲寅,日月岁时自此而生。”

  《路史》记载:

  伏羲氏“命潛龙氏筮之,乃迎日推策、相刚,建造甲子,以命歲、時。配天为干,配地为支,支干配类,以纲维乎四象。故情伪相感,而星辰以顺则。岁、日、月、时亡,易于作旋,盖著臁舍,立九部而民易理。於是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以验其符;矢正爻以配气,置重爻以抵日、以作甲历。岁建寅,甲日、寅辰。”

  《古三坟•天皇伏羲氏皇策辞》记载,“吴英氏进历于君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

  上述古代文献表明,伏羲历法应始于甲寅年甲子月甲寅日(冬至)。

  请问,伏羲历法甲寅年甲子月甲寅日甲子时(冬至)对应公历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

  查阅《寿星万年历》V5.05版可知,

  公历公元前5347年1月29日(冬至);

  农历癸丑年十一月初一日(朔日)(冬至),(农历建寅);

  农历干支历癸丑年甲子月癸丑日(朔日)(冬至);

  换算:

  伏羲干支历甲寅年甲子月癸丑日(朔日)(冬至),(伏羲历建子)伏羲历甲寅年一月一日(元旦)(朔日)(冬至),

  闵此,伏羲历法甲寅年甲子月癸丑日甲子时(冬至)对应公元前5347年1月29日0时。

  按照古代历史文献记载:

  伏羲历法甲寅年甲子月甲寅日甲子时(冬至)对应公元前5347年1月30日0时。

  由此可见,伏篯历法的古代历史文献记载日期与(寿星万年历)V5.05版相差一日,这是允许的。因为两种历法的设计精度不同,两种历法之间存在一日误差是合理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伏羲元年:(公元前5354年)丁未年;

  伏羲八年:(公元前5347年)甲寅年;

  因此,我们依照古代文献记载确定:

  伏羲历法历元:甲寅年(公元前5347年)伏篯八年。

  综上所述,伏羲八年(甲寅年),太昊伏羲氏“命子英为潜龙氏,造甲起于甲寅。”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

  2.伏羲历法的上元和上元积年的确定

  上元是中国古代历法起点(年)

  元代《太乙统宗宝鉴》记载,“自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天正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皆合于子,是为上元。”

  上元的实质是,中国古代历法时间应当从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开始计算。

  盘古历法时间是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年3月3日0时)开始汁算。

  盘古历法是中国第一部太阳历法,盘古历法历元就是伏羲历法的上元。盘古历法历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

  伏義历法上元:甲子年(公元前9957年)盘古元年。

  伏義历法历元:甲寅年(公元前5347年)伏羲八年。

  上元积年:就是从上元至历元的累积时间(年)。

  伏義历法的上元积年:(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47年),粜汁4610年。

  3.伏羲历法的制定伏羲历法规定:

  太阳回归年长度(岁):366日;一岁长度从冬至日开始算起。

  历年长度(年):360曰0

  一年360日,分为十二个月,每月30日,每日12时(辰)。

  以子月为一月,以子月冬至日为一月一日(元旦),伏義历法建子。

  罝闰方法:因为太阳问归年长度(岁)与历年长度(年)每年相差6日,五年相差30日,所以每五年要增加一个闰月(30日),就是五年一闰。

  《易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就是对伏莪历法“一年为360日”的简单说明。

  “五岁再闰”就是对伏義历法“五年一闰”的简单说明。

  四、伏羲历法的主要参数

  上元: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

  上元积年(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47年),尜计4610年;

  历元:伏義八年(公元前5347年)甲寅年;

  太阳问归年长度(岁):一岁=366曰;

  历年长度(年):一年=360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历月长度(月):一月-30曰;

  历日长度(日):一日=12时(辰);

  月让:以子月为一月,以子月冬至日为一月一日,伏羲历法建子;置闰方法:五年一闰,每五年增加一个闰月;

  气候系统:一年分为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五、伏羲历法的科学意义

  伏羲历法继承和改造了盘古历法,建立了“二十八宿”天象系统,述立了“二十四节气”气候系统,创造了伏義八卦坐标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太阳历法,促进了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

  伏義历法以太阳回归年为依据,伏義历法是中国第二部太阳历法,也是世界上第二部太阳历法。

伏羲八卦出于何时(伏羲八卦及历法的制定科学意义)(2)

  伏羲历法规定了时间单位(岁、年、月、日、时),统一了时间度量,建立了“太阳历”历书时间体系。伏羲历法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