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

图源网络

2022年2月,杭州花岗观鱼公园出现了一行人,其中有人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设备,而镜头却对准了一位面容慈祥的妇人。

对方眼含热泪,颤抖地说:“就是在这里,我与敬爱的周总理握手,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的感觉,既震撼又激动。”

原来,那位头发有些许花白的妇人,正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与周总理握手的那名女孩,被人称为”和周总理握手的小女孩“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

胡宁芳

但是,几乎没人知道她的真名是胡宁芳,更不清楚她与周总理握手时的场景,温馨又庄严。

“尼克松访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形成互相牵制的“争霸”模式,它们拥有几乎同等武器装备,要想分出胜负,只能继续的拉拢其他国家进入自己的阵营。

那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几乎冷到了冰点,尤其是赫鲁晓夫上台后,不顾毛主席的阻拦实行的一系列政策,致使中苏彻底决裂,断绝了来往,其苏联的武器专家等等也都被召回国。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3)

图源网络

对于急需发展的中国而言,失去苏联的帮助,意味着恢复到原来的独自摸索的发展道路。对国防研究毫无经验的我国专家,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际地位的提升。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需要中国这样的大国盟友,而中国也需要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

在双方都获益的前提下,中美开始试探,逐渐进入“蜜月期”。这其中离不开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4)

尼克松

1972年,尼克松的总统之位已经坐了四年时间,即将迎来新的总统选举。至于能不能连任,就要看他在这一年里的表现。

识时务者为俊杰,尼克松当然不会放过与中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机会,从而获得国内多数热爱和平的党派人士的支持,为自己增强选票。

因此,尼克松果断向周总理提出,希望能访问中国。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5)

尼克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提倡“和平发展”的外交准则,尤其是美国主动做出让步,我国非但不会拒绝,而且还要抓住此次机会,彻底实现中美关系的“破冰”。

但是,尼克松的访华之旅还未开始,却受到诸般阻拦。比如美国反动派得知消息后表示强烈反对,很多国外记者更是大胆用词,称:“尼克松的这次访华是带着白旗子过去的。”

为了能让尼克松顺利访华,毛主席与周总理做了不少的努力。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6)

图源网络

首先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要知道,我国自参加乒乓赛事以来获得显著成就闻名世界,国际乒坛认为:“没有中国的乒乓队员出赛,乒乓赛事是不完美的。”

因此,1971年,国乒队在毛主席的授意下,接受了世界乒乓锦标赛日本主办方的邀请。期间,他们与美国乒乓球员进行良好的交流,结束后还邀请美国运动员到华参观。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7)

毛主席与尼克松

那时,周总理亲自接待了美国运动员们,热情地说:“中美两国人民之前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可惜后来中断了好长时间,你们的到来,再次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我们欢迎你们啊!”

以“运动员”作为两国交流的前锋,除了周总理的尽心操办,更有毛主席在背后的运筹帷幄。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8)

图源网络

“乒乓外交”称得上中美外交的良好开端,有些外国媒体也转变了风向,说:“砰的一声,连世界都听到了响声。”

不过,如何由“运动交流”上升到“国家领导人”间的联系,这就要靠几位领导人之间的完美配合。

很快,一场由巴基斯坦作为“中转站”的三国外交就此展开。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9)

周总理与基辛格

当时,尼克松派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等人组成秘密访问团,经停巴基斯坦后,又乘坐飞机,抵达北京,与周总理会面。

在待在中国的两天时间里,基辛格与周总理共进行了六次会面,为尼克松的访华做足了准备。

很快,中美几乎同一时间发出公告,称:在获悉尼克松总统的访华意愿后,中国人民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0)

图源网络

要知道,这是中美断交几十年来,新中国第一次接待大国的国家元首。不仅中美两国的人民时刻关注着,世界也等待着中美建交的结果。

因此,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工作部署必须万无一失。

为此,周总理劳心劳力许久,亲自选定了欢迎宴会的接待事宜,尤其是那首美国音乐《美丽的阿美利加》,也是专门为尼克松选定的。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1)

周总理与尼克松

不过,除了不能出任何差错的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事宜,还有让尼克松见识到泱泱大国的魅力。

因此,周总理特别标注了尼克松访华期间要去参观的地点,并做足了准备。而对于我国人民来说,能见识到美国总统,而且还有可能与周总理进行亲密接触,将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2)

周总理与尼克松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竟然落在了一个小女孩的身上,她就是胡宁芳。

惊鸿的相见时刻

1972年2月26日上午,杭州的西山公园(别称花岗观鱼公园)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民众。人群中不时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3)

周总理与尼克松

“听说了吗?好像美国总统要来,解放军前几天就在这里布防了。”

“周总理也过来,终于能亲眼看看这位受人敬佩的总理呀!”

“快点往前挤挤,要不一会儿就见不到了!”

……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4)

图源网络

此时,一位身穿鲜红色大袄的小女孩被父母高高举起,艰难地潜行着,这就是胡宁芳与她的父母。

在早上时,杭州市已经传出尼克松与周总理一同参观西山公园,并且,他们会停留一段时间,当地的居民们可以保持距离地观望。

当然,前提是不准携带任何危险物品。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5)

周总理与尼克松

胡宁芳的父母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对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众多国家领导人保持着虔诚的仰望,自然想要一睹尊容。

为此,他们还特别打扮了一番,给胡宁芳也换上了只有春节才穿的新衣服。

不过,小小的胡宁芳并不知道即将要经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变时刻,她一脸天真地问:“爸,妈,为什么要穿这么好的衣服?我们要去哪里呀?”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6)

周总理与尼克松

“我们要去见周总理,你要懂事啊!”

胡宁芳眨巴下眼睛,她不太了解周总理是谁,但听父母介绍过,那位慈眉善目的总理与国家领袖毛主席一同开辟了革命道路,让新中国的人民拥有平等自由的地位。

她兴奋地说:“我要去,我要去。”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7)

周总理

“如果你见到周总理,你会怎么办?要说啥呢?”

对于父母的提问,胡宁芳显得更加手足无措,但她的眼睛瞥到了母亲手中拿的红领巾,随后大声地喊:“我要把红领巾给周总理戴上。”

胡宁芳的稚嫩眼神中充满着坚定,那个被自己视若珍宝的红领巾,就是小小的她对周总理的最大敬意。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8)

图源网络

就这样,打扮整齐的一家三口,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西山公园。他们随着众多人移动,终于挤到了最前面的位置。

寒风瑟瑟,但西山公园的游客们却热情似火。终于在一阵惊呼声中,看到了漫步而来的队伍,而打头阵的正是周总理与尼克松,旁边还跟着一位翻译员和摄影师。

只见周总理与尼克松脸上都带着笑意。他们缓缓走过花园走廊,四处张望着周边的景色,不时交谈着。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

周总理与尼克松

突然,周总理注意到前方一名穿着红袄的女孩,对方正是胡宁芳。总理快步走了过去,亲切地弯下腰,拉过胡宁芳被冻得通红的双手,轻轻地握着,似乎是想温暖这名在寒风中矗立许久的女孩。

几秒钟后,周总理轻声地问胡宁芳:“你几岁了?”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0)

周总理

胡宁芳从前只在报纸上见过周总理,哪会想到自己会亲身经历。再加上从刚才的旁观者到全场的焦点中心,如此巨大的立场转变让她害羞地低下头,小声嗫嚅着:“我10岁……”

或许是风声太大,周总理没有听见胡宁芳的回答,依旧满脸期待着。

胡宁芳的母亲连忙在背后轻声鼓励着:“大点声儿,让周总理听见你说话。”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1)

周总理与尼克松

胡宁芳振作了精神,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但说完后却涨红了脸。

周总理轻轻点头,望向胡宁芳的母亲,问:“你是她的母亲?你们都是杭州人吗?”

胡宁芳的父母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周总理说的话,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只能重重点头,用行动表达敬意。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2)

胡宁芳

周总理察觉到突然被自己点到的胡家人的紧张感,用诙谐的言语,说:“杭州是个好地方啊!我母亲之前还要学杭州话呢,可惜没学会。”

周总理拉家常的打趣令在场的人轻声笑了起来,而胡宁芳看着如自己爷爷一般随和的总理,之前的紧张不适感荡然无存,双眼紧紧地注视着周总理。

此时,一旁的尼克松也满脸好奇,等翻译员同声译后,突然弯下腰,笑着与胡宁芳交流了几句。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3)

胡宁芳

因为周总理紧紧地拽着胡宁芳的手,她才没有过多紧张,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如此和平又友爱的一幕正好被随行的摄影师拍了下来,成了“尼克松访华”的经典,也成了胡宁芳此生最骄傲的记忆。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4)

周总理与尼克松

杭州西山公园之旅结束后,周总理回忆当时为何要与胡宁芳交谈,他说:“那个女娃子乖巧又安静,脸上被喜庆的红袄衬得雪白,尤其是清澈的眼神,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也让我想到,新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访华结束,带着中国人的满满诚意,以及与毛主席、周总理交谈的成果,回到了美国白宫。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5)

周总理与尼克松

自此,中美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而有幸与周总理握手的胡宁芳也开始了自己的成才之路。

被总理激励下的人生

胡宁芳回去后,亲朋好友们都跑来询问她与周总理面对面交流时的感受。但年幼的她讲不出很深的感悟,只说:“总理的手很温暖,以后我也要成为向总理那样的人。”

此后,胡宁芳认真地了解着周总理的人生经历,越来越清楚总理低调节俭,能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自己。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6)

周总理

懂事后的她熟读后不免热泪,毅然决然地对父母说:“我要参军,真正地为国家为人民做事。”

说容易,做却难。胡宁芳为了能在高中时期顺利参军,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牺牲了很多课外时间。

当别人都在玩耍中度过青春岁月,她却每天坚持晨跑。无论寒冬酷暑,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7)

图源网络

终于,胡宁芳得偿所愿,成为中国海军部队的士兵。她入伍后依旧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训练,逐渐靠近榜样周总理。

退伍后,胡宁芳去到省团校担任舞蹈老师。随后成家立业,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不仅严于律己,更是将优良家风传给自家孩子,全家人都沐浴在周总理的精神下

如今,胡宁芳已经60岁,再次故地重游时,对周总理的思念又多了几分。她说:“虽然当时与总理见面时只有10岁,但对于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1972年那个和周总理)(28)

胡宁芳

胡宁芳将继续以周总理的高风亮节要求自己,直到生命逝去……

人的死亡分为两个阶段,一种是生理上的死亡,另一种则是从最后一名记得的人的记忆中消失。

周总理等革命先辈们耗尽毕生心血筑建成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更要遵循着他们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在振奋中华民族的道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