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

一、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被誉为古代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同时也是古代许多伟大学者的归属。如今,亚历山大图书馆笼罩了层层神秘色彩,它的毁灭被描绘成人类思想史上最凄凉的篇章之一,不仅导致欧洲进入黑暗时代,同时也阻碍了科学、哲学、医学和文学千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毁灭形容为“历史失去记忆的一天”。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1)

■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消失

由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在,600多年来,亚历山大港一直是整个地中海地区学习和知识的中心,而有关它的传说也层出不穷。

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消失虽多有记载,但都相互矛盾混淆,一说是在公元前47~前48年间,裘力斯·恺撒大帝被围困于此,放火焚烧亚历山大港时,火势蔓延导致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意外遭殃;一说在公元640年,伊斯兰军队征服了埃及,哈里发·奥玛下令在一处公共浴室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藏书。

二、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闻名于世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因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而得名,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2)

图书馆的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1849年由英国业余考古学家莱尔德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发现,其面积之大、藏书之多,即使按现代标准来说,“图书馆” 这一名称也是毫不过分的。莱尔德在那儿发现了近三万“册”书,这是一个地道的泥版图书馆!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3)

图书馆的藏书

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其中的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

尤其珍贵的是,在文学类泥版中,这里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创造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从图书馆藏书来看,亚述人已懂得对各类图书进行分类和编目。对各类书籍,通常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以区分。亚述书吏还在每块泥版上附上题签,标明该泥版所记载的内容。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4)

这座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的私人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多数刻有国王的名字,有的注明是国王本人亲自修订的,有的则注明是由他收集来的。泥版文书上往往还刻有“宇宙之王、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的字样。

三、周朝国家图书馆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标志之一便是在很早的年代中国就有了图书典籍。《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这表明我国在夏代已有图书典籍,商代当然也有典籍图书,而且这些图书最终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里。

周朝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档案、文献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地失踪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占卜后被遗弃的殷商甲骨文和周朝甲骨文),它们记载的中国古代历史文明与文化信息也随之而去;以致我们今天不得不下大力气去搞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的是搞清楚西周的编年史、商代的编年史、夏代的编年史(其实,我们还应当搞清楚先夏史,而周室典籍中很可能也有先夏史的内容)。

清代四大图书馆(三个消失千年的国家图书馆)(6)

众所周知,老子担任过周王室守藏室史,也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在担任守藏史期间,曾经指导过儒家导师孔子学问,其本人更是利用任职的机会,遍览周王室的藏书,成就了影响深远的一代道家思想,是现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被称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此之后的2500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文人学者去追寻周室典籍的下落,这批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就这样被国人遗忘了。

-------------------

欢迎订阅定观天下(微信搜索---定观天下/dingguantianxia786),关注哲学、宗教、心灵和历史文化的思考,分享奇闻逸事,独特视角,原创思考,新奇,新趣,新内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