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1)

1974年1月21日发行

全套6枚

发行量1500万套

(6-1) 8分 舞狮 (1500万枚)

(6-2) 8分 叠椅 (1500万枚)

(6-3) 8分 抖空竹(1500万枚)

(6-4) 8分 顶坛 (1500万枚)

(6-5) 8分 转碟 (1500万枚)

(6-6) 8分 蹬伞 (1500万枚)

邮票规格:第1、2、5、6图27×60毫米,第,3、4图60×27毫米

整张枚数:第1、2、5、6图35枚(7×5),第3、4图35枚(5×7)

齿孔度数:11度

版别:影写

设计者:万维生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杂技:杂指多样;技指技艺,即“各种技艺”的意思。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杂技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专门艺术,包括跳、身体技巧和平衡动作,较晚时又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包括蹬技、手技、顶技、踩技、口技、车技、武术、爬竿、走索以及各种民间杂耍等,通常也把戏法、魔术、马戏、驯兽列为杂技项目。杂技优秀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以健美有力的形体动作和灵巧迅速的手法表演各种难度很高的技术,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坚强毅力。

中国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萌芽形式出现,至汉代已初步形成。在汉代,杂技是古代宫廷中统治者的主要娱乐手段,有比较完备的形式。随着戏曲艺术的兴起,杂技又回到了勾栏瓦舍,街头村落。在过去,杂技艺术濒于灭绝,杂技艺人生活艰难。现在,国家把杂技当作一门艺术加以关怀、扶植,使杂技从江湖把戏发展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许多省、市成立了专业剧团,创造了许多新节目,增添了灯光、布景、乐队。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杂技艺术大放异彩,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声誉。

1974年1月21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精彩的杂技艺术面貌,邮电部发行了《杂技》特种邮票,全套6枚。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2)

(6-1)为“舞狮”。暗红的背景上,一只金色雄狮立于大红绣球之上,而逗引狮子的演员则更立于狮背之上。形成步步高的惊险造型。这是中国杂技最基本的保留节目,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特征。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3)

(6-2)为“叠椅”。画面上一位身着绿装的女演员在数把椅子叠垒的高空劈腿倒立,既险又美。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4)

(6-3)为“抖空竹”。画面上两位女演员相互抛接,轻松嬉戏,神态自如。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5)

(6-4)为“顶坛”。两位男演员在表演传统的顶坛,花坛飞向空中,仍在旋转。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6)

(6-5)为“转碟”。画面上一位女演员正在旋转飞盘,回首望月,姿态优美从容。表演时,演员们用一根长约一米,粗如铅笔的竿子顶着碟底,晃动旋转,看上去似迎风而立的荷叶,又若飞舞的彩蝶,优美而抒情。

杂技邮票大版(T2杂技邮票)(7)

(6-6)为“蹬伞”。 画面上一位女杂技员平躺蹬腿。伞轮旋转,技巧娴熟。

本套邮票采用中国杂技的优秀传统节目为画面内容,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邮票图案统一采用色平涂衬底,既突出了杂技演员精彩的艺术造诣,又能够产生一种舞台的现场感,让人觉得仿佛正坐在台下欣赏杂技表演似的。

喜欢阅读集邮文章的 邮友们 请关注 点个赞 我会更加努力 续写文章 感谢!感谢!

欢迎邮友 浏览主页 内容丰富!

小说部分 有连载章节 不断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