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态(醉意缥缈浮若云)

【个人作品·随笔】

醉意缥缈浮若云

——6月8日夤夜有感

⊙ ⊙ ⊙

■古往今来,误入茫茫人海中,泅渡至此,我真的不可能确认其中哪一个我?是谁?在极其有限的视域之内,我只是恍恍惚惚觉得现在的我,不知究竟为何物,仿佛不知是谁于浩瀚星空里投抹的一缕黑翳,星芒熠熠,缥缈无际。¨

■依据我的哲学观点,我难以认清我自己,亦不能认清我的同类们,以及无以计数的他(她)们各自繁复无比的人生阅历和感受和禀性,是否有其同一性,更不必说他们伙同她们演绎的眼花缭乱真伪莫辨的人间戏剧了;反之亦然。事实上,他(她)们彼此之间(亦即同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一直就是一厢情愿的事。即便是谁因恐惧疯狂和死亡而急切地发表各种高谈阔论,或写下皇皇巨著,他(她)们仍然找不到纯粹的梦想知音和定位;所以,他(她)们的言说只能仅仅是是个人的梦呓罢了。¨

■记得谁说过,人生之戏远观是喜剧,近看才是悲剧。而我要说的是,没有梦想的人只能是畜类。而无梦所困究竟是喜是悲欤?有悲悯之心和崇高的梦想,加上固守孤独,浑然静寂,方能成就高贵脱俗的灵魂。进而言之,没有佛光的普照,那么他(她),(我们)的世界必定是幽暗、荒凉而凄惨的。¨

■至于那些拘泥于尘埃之中,犹如在重重围墙之中苦苦据守那点物质财富和一己的俗世利益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种种自私迂腐的俗念,到头来,他(她)们必将陷入迷狂而失去所有。所以,我认为尘世之中人们的各种关系,本质上是虚假而荒谬的。即便是刎颈之交或歃血同盟亦复如此,遑论路人、朋友而或情人或夫妻之类了。因而为什么一定要苦心孤诣设置那么多复杂的枷锁,一定要彼此套个你死我活呢?¨

■佛陀云:“放下。”是的!执迷不悟的我们,不,你们,还有他们/她们为什么不能放下呢?佛光澄澈无限:你必须放下。这是所有人终极的必由之路。无疑,自我征悟与无奈而为是有云泥之别的。既如此,何不坦然豁达而为?∥不想放下,不能放下,不忍放下,直至不得不放下。就比如,你虽能以力挺千钧,可毕竟举不动万钧。因此,放下。心无挂碍,方能达至澄明之境。∥由此反观浩瀚的人类社会,所有的人还不是最终都将放下了么!私心私欲是自我毁灭的羁绊和魔咒,只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和苦难,即使你有卓越的智慧,亦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更不能主宰别人的命运,更休说整个人类社会了。¨

■一个蛰居山野的虫子,其运良佳,气候润泽,食物丰饶,可谓一生餍足。而它的意义是否可以昭示或炫耀另一个地方的虫子,或虎豹豺狼?!反之亦然,推而广之亦然。¨

■最好如佛意所示:“放下。”¨

* * *

■人类往往自负于自己稍稍发达聪明的大脑,便以为自己远远高于周边的异类,大有傲视群雄,睥睨万物,不可一世的气概。殊不知,任你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有多么完美的心性,有多么超迈的自我感觉,说到底,如果你还属于哺乳动物(就算是灵长类物种)的话,你有自以为完美无瑕的体态和骨肉,那么你的肉身则永远祛除不尽动物的劣根性。就算你因猛然开悟而疯狂,也仍旧无济于事。所以,奉劝那些自以为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者,还是省省心,省省力,乖乖地安守本分,安守天性,仰视佛之宏光。如此,你才能看得高远。有幸者,或许能够看透大千世界。¨

* * *

■我忽然想起这么一句话,“佛主降临门,修行在个人。”(哦,这是我篡改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句子)这其实是讲那些想皈依或正皈依或已皈依者毕竟是有千殊万异的。凡因一己私念而幻想阑入佛门者,皆糟粕也。¨

* * *

■据我看,世人多在意外表,而很少返观内心者。何也?一言以蔽之,懵懂无知也。忽然想起我曾做过的一个梦。一位绝世美丽的少妇,本来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却整日忧心忡忡,抑郁不堪。家人和亲朋无不关怀备至,而终不得其解。¨

■一日,偶然的午后,院门外倏然来了一个十分邋遢的游方僧人(而其实竟是个少年郎),久久叩门不启,乃以唾液涂于门上几个字:“腐肉不知腐朽之将溃也。”乃扬长而去。不久,该女子果然溘然而亡,发丧之日,家人、亲朋及乡邻皆悲痛欲绝。梦醒后,我愣怔良久。现在看来,道理非常简单:真正参透人生者,是不需要眼睛的。当然,如果你心疼,那么,这颗也就是多余的了。¨

* * *

■我认定,凡追求完美者,自身必定是不完美的。他(她)活着,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追逐着自以为美的人、事、物,或梦。到头来,无非两个结局:美者不美;自己益丑。∥因为,人世间,本没有什么美或丑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认为有,那也其实是你个人的幻觉罢了。如果你还要顽固地认为有,那你就是一个幻魔携带的患者了。而事实上,你也完全不会明了你所携带的东西究竟为何物。所以,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 * *

■我的爱情观:得不到的绝对是最好的;得到的绝对是最糟的。而且,二者互为因果,互为屏蔽。而世人难以释怀的悖论是: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而变化可以诠释一切。∥有人说,存在即是合理的。而我想嗤笑的是,需要即好,最需要即最好;而最不需要的往往是最好的。¨

* * *

■我有时想:鱼很美;而每条鱼都很美。只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一定要说哪条鱼不美,那么你必定是个傻瓜。而悖论在于,是否每条鱼都很美?而且毫无差异?∥当然,人和鱼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人是人,鱼是鱼;人肉不等于鱼肉;人骨不等于鱼骨。为什么?或许你懂的。(事实上,对于你的智慧,我真的不敢恭维。)∥从进化论的角度看,鱼有美的道理,人有美的道理。而事实上,鱼不知有美,而人知有美。这就是人的可悲之处。这是一道黑幕,里面埋藏着悲剧的根柢。

而我现在想说的是:人不是鱼(没人会时刻想到,鱼是我们生命的发源之处;况且,我们常常想到要吃它呢。所以说,人性的贪婪,若凶起来甚至连他(她)自己都不会放过;有时,急起来,就凶相毕露,相互荼毒和杀戮;自然,他(她)自己也要付出‘牺牲’的代价,并且,想方设法要贴上许多莫名其妙的标签。所以说,人有时最憎恨的往往是自己。);而他(她)连鱼都不如。因为,鱼的世界很和谐,而人的世界却绝对不和谐;而且永远不会和谐,也无法和谐。而真的和谐了,那么就危险了。不,不是危险,而是沉寂,即完结。¨

* * *

■人,既为万物之灵,可却往往连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想不通。何也?因为,倒不是想得太多,而是觉得他(她)眼前总是有太多的障碍,飘飘摇摇晃得让他(她)恶心心烦。而事实上,即便是拨开了一些帷幄,也绝难做到如拨云见日,因为,日光太强了,他(她)也会难受,直至痛不欲生。所以,人,说到底是一个最难伺候的主。因此,就连上帝都会烦。因为上帝觉得人们对祂的崇拜其实都是虚假的。∥令人类庆幸的是,上帝不爱骂人。至于说那些惨剧,都是人们自己导演的,与上苍何碍?¨

* * *

■我心若荑(柔荑),所以常常想起过往的那些人,人们。他(她)们或麇集或蛰居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忙忙碌碌蝇营狗苟。另一些具有慈悲心怀、尚美情操、良善言行的人们,说了做了很多很多,无论结局如何,他(她)们悲悯天下,付出了真诚的努力,以自己的真性灵或卓越禀赋,创造了人类文明,历经沧桑的洗练,更显澄澈璀璨。我景仰他(她)们。∥当然,他(她)们之中,不一定都是俊男丽女。而他(她)的灵魂是纯粹的。∥所以,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丑者有权利或天赋追求美创造美捍卫美的人事物。而令我难以释怀的是,他(她)们并没有从绝对意义上洞悉什么是纯粹的良善美。虽然,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古蓝云

2017.6.9.凌晨。

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态(醉意缥缈浮若云)(1)

梦幻丛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