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

溪流钩是钓鱼人比较常用的钩型,因适合在溪流等小水域中作钓而得名,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短、钩尖直,优点是钩身轻便于小鱼吞食钩饵、钩门宽等牢牢钩住薄嘴唇鱼的鱼种,缺点是强度低容易被大个体鱼拉变形。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1)

一、钩型特点

溪流钩因适合在溪流中钓小鱼而得名,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短、钩尖直,其中钩条细使得溪流钩的钩身特别轻、钩门宽使得溪流钩中鱼后不容易脱钩、钩柄短使得溪流钩利于鱼吞食钩饵、钩尖直使得溪流钩在抬竿刺鱼时更有力。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2)

二、型号划分

溪流钩是野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的常用钩型,从型号上看溪流钩主要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等,其中6号以内的溪流钩适合用来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而6号以上的溪流钩也能用来钓小个体的鲤鱼和草鱼。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3)

三、优点和缺点

1、优点:溪流钩的优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钩条细使得溪流钩的钩身特别轻,其二是钩门宽使得溪流钩能牢牢钩住鱼嘴,其三是钩柄短使得溪流钩利于鱼吞食钩饵。

2、缺点:溪流钩最大的缺点是强度偏低,归根结底还是溪流钩的钩条太细,事实上溪流钩也是最容易被拉变形的鱼钩之一,因此可能不太适合钓鲤鱼等大个体鱼类。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4)

四、大小对照表

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拉力值(kg)

1号 7.3 2.9 3.4 1.5~2.1

2号 7.5 3.3 3.7 2.0~2.6

3号 8.4 3.6 4.0 2.4~3.0

4号 9.3 4.1 4.5 2.8~3.7

5号 10.6 4.9 5.2 3.5~4.2

6号 12.0 5.3 5.6 4.0~4.9

7号 13.3 5.7 7.0 4.7~5.4

8号 14.5 6.5 7.4 5.2~6.0

注:以上溪流钩尺寸和拉力值仅供参考,生产厂家不同溪流钩的尺寸和拉力值都可能不同。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5)

五、线组搭配

钩号 拉力值(kg) 子线 主线 钓重

1号 1.5~2.1 0.4号 0.8号 1两以内

2号 2.0~2.6 0.6号 1.0号 1两至2两

3号 2.4~3.0 0.6号 1.0号 2两至3两

4号 2.8~3.7 0.8号 1.2号 3两至5两

5号 3.5~4.2 0.8号 1.2号 5两至8两

6号 4.0~4.9 1.0号 1.5号 8两至1斤

7号 4.7~5.4 1.2号 2.0号 1斤至2斤

8号 5.2~6.0 1.5号 2.5号 2斤至3斤

注:上述溪流钩线组搭配及钓重仅供参考,作钓时要根据实际的鱼情和水情搭配线组。

化老师讲溪流钩的优点和缺点(溪流钩特点浅析)(6)

六、适钓鱼种

1、鲫鱼: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各地的湖泊、江河、河渠、沼泽中均有分布,杂食性且适应性极强,不论是在深水或浅水还是流水或静水都能生存。

2、白条:白条是野钓常见的小鱼,别称餐条鱼、青鳞子等,最大个体10~13厘米,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库的上层,外观和马口、翘嘴等鱼类非常相似,但离水即死。

3、罗非鱼:罗非鱼是我国引进的鱼种,别称非洲鲫鱼,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0℃会冻死,栖息在中下层,形体近似鲫鱼,个体也和鲫鱼相似,但生长速度比鲫鱼快得多。

4、鲤鱼: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静且富含腐殖质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觅食时像猪一样用嘴拱食腐殖质中的虫卵和植物的种子、果实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