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款飞行摩托车(全球首款飞行摩托开卖)

不知经常开车的你们遇到堵车的时候,是否会经常幻想:“按下按钮,提拉方向盘,拨弄几个按键,自己的车能变成飞行器,在周围一群人目瞪口呆中,帅气的​飞起,告别堵车的环境”

这或许是我们渴望飞行汽车的一个缩影。

然而飞行汽车或许还远,但飞行摩托已经成为现实

世界首款飞行摩托车(全球首款飞行摩托开卖)(1)

不知经常开车的你们遇到堵车的时候,是否会经常幻想:“按下按钮,提拉方向盘,拨弄几个按键,自己的车能变成飞行器,在周围一群人目瞪口呆中,帅气​的​飞起,告别堵车的环境”

这或许是我们渴望飞行汽车的一个缩影。

然而飞行汽车或许还远,但飞行摩托已经成为现实

​​

世界首款飞行摩托车(全球首款飞行摩托开卖)(2)

​​

近日,美国喷气背包航空公司JetPack Aviation(此后简称JPA)成功“试驾”了一辆飞行摩托车

早在2015年JetPack Aviation就推出了喷气式背包,而受到过广泛的关注。为了人人都能轻松上天的美好愿景,JetPack Aviation一直致力于将技术亲民化,并将技术运用到了这款飞行摩托车Speeder(超速者)上。

它是全球首款喷气驱动飞行摩托车,目前预售价为38.1万美元(约247万人民币),预计在2023年正式对外上市发布。这对于花一辆跑车的钱就能买一辆飞行摩托车,想必十分​的​酷炫。

现实版的阿拉丁飞毯

Speeder被不少海外媒体誉为“现实版阿拉丁魔毯”。

车身各处装有4个涡轮喷气发动机(最终生产版本会有8个涡轮喷气发动机)它们可以随时被监控,也能随时调整推力,它们能产生550千克左右的最大推力,飞行高度可达4500米左右。

其搭载了 VTOL(垂直起降)技术,起飞和降落都只需要一个车位大小的空地。

通过 JPA 自行开发的机载软件,能够保证摩托车飞行中的稳定,它可以爬升和转弯,甚至它还能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稳定悬停。

摩托车内置的自主管理系统,能让初试飞行摩托的驾驶员,以及没有经验的大众消费者,也能大胆地骑摩托车起飞。

重达约136公斤的车身,能搭载比机车本身重两倍的重量,最高承载约270公斤。

跨上摩托车后,骑手只能以一种近乎趴着的姿态坐在车上,在手上的两个控制杆中间,有一块 12 英寸的大屏幕,内置了双向航空无线电系统,会显示导航、高度、速度、燃料、电池、安全状态等信息,随时指导飞行员飞行。

或许上天的感觉会比滑翔伞刺激百倍。

​​

世界首款飞行摩托车(全球首款飞行摩托开卖)(3)

​​

JPA的首席执行官David Maym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Speeder会有两个版本,分别是Recreational Speede(民用休闲版)和Military Speeder(军/商用版)。半年内会先推出Military Speeder版本,并在两年内推出Recreational Speede版本(无需飞行员执照)。后者将被限制在每小时60英里,即美国联邦航空局规定的速度,以及15分钟的飞行时间,相当于一艘真能上天的‘创极速光轮’。Military Speeder则需要飞行员执照才能飞行。该版本的速度为250英里每小时,飞行时间约为35分钟。

​​

世界首款飞行摩托车(全球首款飞行摩托开卖)(4)

​​

此外,JPA公布的Military Speeder版除了速度更快飞行时间更长,还能跑运输搞载货,在船舰之间进行物品补给;还能作为紧急救援工具,快速将患者送往医院、疏散受害者,其比直升机具有更强的速度和成本优势。毕竟直升机也需要大片空地才能降落。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经和普罗米修斯燃料公司(Prometheus Fuels)达成协议,将使用 100% 零净碳燃料,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飞行器或许能成为改变交通格局的风口。

早在飞机和汽车被设计出来之初,人们就一直在探寻二者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一直到近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的发展,使得飞行汽车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目前,全球有超过150家公司正在研发飞行汽车,至少有400多款飞行汽车正在被研发。其中就不乏大众、保时捷、丰田、吉利、长城、上汽和小鹏等我们无比熟悉的车厂,以及互联网与科技领域的Google、英特尔、Uber和腾讯,传统航空领域的空客、波音和贝尔,以及Hoversurf、Lilium、Joby Aviation、Volocopoter、Hoversurf、PAL-V、亿航智能等新兴飞行器科技公司等等。

这也让空中交通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

其实无论飞行汽车还是飞行摩托,最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

不仅要能做到飞行时稳定可靠,还必须考虑到恶劣天气、续航不足、失重掉落等各种意外。飞行器所拥有的行驶环境还处于低空,是真正的三维立体空间,其复杂程度远高于地面或高空。一旦出现意外,对驾驶员、地面行人、乃至附近空间中任意建筑里的人,都是极度危险。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载人飞行器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更是远不及无人驾驶汽车。后者针对的是二维的地面交通,但已经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局情况,更不用说载人飞行器了。因为它要改变的,不仅是整个交通网络的结构,更会对城市形态、出行生活、居住方式等一系列基建提出更为复杂和苛刻的要求。

还有诸如如何环保节能,如何将飞行的噪音降到最低,飞行期间如何避免驾乘人员有意无意​的​窥探地面或建筑内人员的隐私等等。

如今各家企业都在跑马圈地,飞行 某领域的各个分支,未来必定也会有很多形式,首先最具发展潜力的可能还是飞行汽车。

而关于飞行汽车本身的设计、材料工艺、环保,以及更广的隐私、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行业和部门一起来实现它。

当然,希望目前尚在研发阶段的400多款飞行汽车中,能有一到几款可以脱颖而出真正落地,而到时候,我们的飞行梦想或许真​的​不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