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为什么把怀嬴嫁给重耳(秦晋之好好乱穆公娶重耳姐为妻)

秦穆公是个抱有称霸野心的国君,不仅霸西戎,霸关中,还对霸中原投入了极大的热心和精力。他将兴修的宫殿称为“霸城宫”,又将关中的雍水改名霸水,以彰霸名。在晋文公统治之前,秦穆公极力干预晋国君的废立,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扶持起来的国君而控制晋国,以实现称霸区域乃至称霸天下的野心。

秦穆公为什么把怀嬴嫁给重耳(秦晋之好好乱穆公娶重耳姐为妻)(1)

晋与周同族。周初,成王灭掉唐国,将其幼弟虞封在那里,称为“唐叔虞”,这就是晋国的始祖。唐叔的儿子晋侯燮父迁到晋水之旁,才改号曰“晋”。进入春秋后,晋国曾长期发生内乱,共闹了六七十年,至公元前678年,才由曲沃武公将晋统一起来。当晋国内乱之时,秦正忙于在关中地区同戎、狄作战,无暇外顾。因此,那时秦与晋没有直接接触。

晋国统一后,国势日强,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虞伐虢,反过来再伐虞,晋国吞灭了虞、虢两个小国。晋献公趁秦国无暇东顾之时,抢先占领这里,意义十分重要。虢、虞处于秦国东向的出口:虞扼茅津,虢据函殽,是秦国出关的重要孔道。晋灭虞虢,就封死了秦东扩的出口。此时,秦穆公虽已即位,但关中基业未固,晋献公也刚刚平定内乱,所以两国基本保持友好往来,没有发生战争。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其宠姬的儿子奚齐继位。晋国大夫克里、丕郑等联合起来杀死奚齐,准备立献公的另一子重耳为国君。但另一方大夫荀息,则将骊姬生的另一子卓子立为国君。于是,里克等又把卓子和荀息杀掉,晋国暂时出现了混乱无君的局面。这时,秦穆公应逃亡在外的夷吾之请,将其护送回国,是为晋惠公。秦穆公答应帮助夷吾当然是有条件的,夷吾也承诺:若能立为晋君,就将晋国的河西八城割给秦。秦穆公了解到夷吾与大臣克里等不合,这对秦是有利的,他希望晋国君臣不合、内乱迭起。因此,他积极地派兵护送夷吾回国继位。

然而,夷吾继位后,立即背约,不割河西八城与秦,仅仅派丕郑到秦致谢。丕郑到秦后,却为秦穆公出谋划策:杀死为夷吾帮凶的大臣吕甥、郤芮,扶持晋公子重耳归国。秦穆公心有所动,但尚未操作,不料丕郑回去后事泄,被晋惠公杀掉。丕郑之子丕豹怀着杀父只恨逃到秦国,鼓动秦穆公攻打晋国。秦穆公认为晋惠公能够杀掉丕郑,说明他还没有失众,“失众,焉能杀?”基于这样的判断,秦穆公决定暂不出兵,等待时机。之后几年,秦晋没有发生战争。

公元前648年,晋国曾发生饥荒,向秦国救援。秦国君臣之间发生过争论:公孙枝和百里奚主张输粮与晋,但丕豹却认为,趁晋有灾之际,正是进攻的好机会,主张不输粮。最后,秦穆公采纳了公孙枝等人的意见,向晋国送去了大批粮食。秦穆公的想法是,我虽与晋国有仇,但那里的民无罪,况且天灾的发生在各国是常有的事情,帮助受灾的人解除饥荒是人道,不可以废道于天下。

然而,秦穆公十四年,秦国因为闹饥荒,乞求晋国救济粮食,晋国不仅没有救济,反而想趁机立即伐秦。秦国发生饥荒的次年,晋国准备出兵攻打秦国,但还没有等晋国出兵,秦穆公就主动率兵迎击,深入晋国的韩地(山西河津、万荣间)。晋惠公也率军来到韩地,双方摆好阵势,准备决战。此时,秦国军队人数虽然比晋国少,但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斗志高昂,而晋国的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人数虽多,但士气低落。九月,秦晋两国军队在韩原展开激战。一开始,由于晋军兵多将广,将秦军团团围住,连秦穆公都被包围。晋大夫梁由靡等截住秦穆公的去路,眼看秦穆公就要被擒。就在这危急时刻,突然从秦军中出现一股生力军,奋勇向晋军冲杀。结果,不仅救了秦穆公,而且将晋军杀得落花流水,并生俘晋惠公,秦军大获全胜。

秦穆公为什么把怀嬴嫁给重耳(秦晋之好好乱穆公娶重耳姐为妻)(2)

俘获晋惠公后,存在着是放还是杀两种意见。在周天子和秦穆公夫人的劝说和施压下,以及秦穆公也认为秦国还不具备吞并晋国的实力,若杀掉晋惠公,只会更加激起晋对秦的更大仇恨,对秦不利,于是秦穆公决定释放晋惠公回国,与晋讲和。当年十一月,晋惠公被放回国。就在这一年,晋国又发生灾荒,秦国再次给晋国运去粮食,从此两国重归于“好”。

秦虽与晋暂时和解,但实际并未放弃控制和操纵晋国企图。秦放回晋惠公是有条件的:其一,以晋惠公的太子子圉为人质,留在秦国;其二,割河西八城给秦。秦国得到晋国的河西八城,其领地就扩展至黄河西岸,在地势上更容易深入晋国内地。太子圉质于秦,秦穆公为了牢固地控制他,还给她在秦娶妻。这样,在晋惠公归国当政的数年中,秦对晋的威胁更大了。

秦穆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的太子子圉偷偷地逃回了晋国。原因是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担心自己在秦国当质子会失去继位的机会,于是抢着回国。第二年,晋惠公病故,从秦国逃回晋国的子圉被立为国君,他就是晋怀公。秦穆公对晋怀公非常不满,其原因:一是晋怀公是抛弃秦穆公的女儿秦嬴,偷偷跑回晋国继位的;二是作为人质偷逃,是违约行为。既然秦穆公认为晋怀公相当可恶,决定找人取而代之。此时,晋惠公的兄弟重耳在外流亡近二十年到达了楚国,长期的流亡在外的重耳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秦穆公派人到楚国迎来了重耳,并把他被晋怀公抛弃的自己的女儿再嫁给重耳,虽然重耳开始婉言谢绝,但是,斟酌再三,最终还是把她娶回来了。重耳是子圉的叔叔,娶了子圉的妻子,就是娶了自己亲侄子的妻子。王立群先生说,有人说是乱伦,但在当时并不在意这些,历史上真正重视婚姻中的辈分是宋代之后的事情。

秦穆公为什么把怀嬴嫁给重耳(秦晋之好好乱穆公娶重耳姐为妻)(3)

重耳娶了秦穆公的女儿,并且向秦穆公保证:取得君位后,要向流水朝东一样,朝事秦君。获得了秦穆公的好感和信任,于是秦穆公对重耳回报重礼,坚决支持他回国继位。重耳回国后,在一些大臣支持下,将怀公赶跑,夺得了君位,是为文公。文公即位后,又派人把逃在高粱地方的怀公杀死。这时,惠公的旧臣吕甥和郤芮却密谋杀害文公,幸有寺人披向文公告密,文公估计自己在国内实力尚不够充足,就跑出国,在王城与秦穆公相会,以求得到庇护。吕甥、郤芮等这时尚未发现文公逃走,就放火烧掉王宫,等到得知文公并不在宫内之后,吕甥、郤芮等就追至河上。秦穆公用计把这两人诱来并杀死,才重新派兵三千护送重耳回国。这一次,由于除掉了重耳的政敌,国内较为安定,所以秦穆公就把在秦为重耳娶的夫人也一并送回。从此以后,在晋国就开始了文公的统治。

秦穆公扶持重耳夺取君权,原是企图使晋受控于秦。然而,事与愿违,在晋文公的统治时期,秦国却不得不追随晋国,充当晋国助威的角色。晋文公是一位英主,在城濮之战中大败了强大的楚国,迅速成为一代霸主。面对晋文公治理下迅速强大的晋国,秦穆公首先采取全面合作态度。

一是协助晋文公解决周襄王时的内乱。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联合判臣,借用戎狄的军队发动叛乱,周襄王被迫出逃到郑国,史称“王子带之乱”。周襄王派人向晋、秦求助,秦穆公带领军队,协助晋文公,把周襄王护送回都,杀掉王子带。二是秦穆公十三年帮助晋文公围郑。晋文公攻打郑国主要出于私怨。当年晋文公流亡到郑国,郑国国君对重耳很不友好,重耳对此耿耿于怀,因此他为晋文公后便讨伐郑国,以雪此仇。恰好,城濮之战,郑国站在了楚国的阵营,这给晋文公一个极好的借口。面对晋、秦两个大国的围困,郑国决定派出使者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烛之武缒城而下,面见秦穆公,晓以利害,“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并进一步解释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邻,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秦穆公恍然大悟,马上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而且派了三位将领帮助郑国防守,自己才撤兵。秦穆公突然撤兵,晋文公无奈,也只得撤兵。

秦穆公为什么把怀嬴嫁给重耳(秦晋之好好乱穆公娶重耳姐为妻)(4)

两年后,晋文公去世。晋文公刚去世,晋、秦就发生了爆发了殽之役,结果秦全军覆没,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三员大将被俘。之后,秦、晋又发生了彭衙之战,秦再遭失败。这两次失败,使秦穆公进一步认识到晋国实力尚存,而秦国还需深化改革,切实加强政治、军事、经济建设,于是,“增修国政,重施于民”,军队战斗力倍增。条件基本具备后,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夏,秦穆公亲率秦军大举伐晋,史称王官之战,秦军占领了王官及临晋、平阳间的小邑郊。王官之战以后,时隔一年,晋军又出兵攻取了秦国边境的元里之新城,但并没有改变晋国的劣势。

在晋文公统治之前(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秦穆公力图控制晋国。晋文公统治晋国时期,晋国势日强并称霸中原,秦不能操纵晋,反而为晋所利用。在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势日衰,秦又逐渐有压倒晋国之势。灾春秋数百年间,尽管秦国势力有时很强大,并曾数次战胜晋军,但其基本势力范围,始终没有越出函殽以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