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经典语录(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八十五 释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须菩提问:世尊,何等是菩提?佛答:空、如、法性、实际,名为菩提。空三昧相应实相智慧,缘如、法性、实际,菩提名实智慧。三学道未断烦恼,虽有智慧不名为菩提。三无学人,无明永尽无余故,智慧名菩提。二无学人不得一切智、正遍知诸法故,不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名相语言文字故,名菩提,菩提实义不可分别破坏。复次,菩提是如不异,常不虚诳。何以故?一切众生智慧转转有胜,至佛更无胜者;诸法亦转转有胜,先者虚妄,后者真实,至菩提更无实者,是故菩提名为实。复次,如得菩提故名为佛,今以佛得故名菩提。

  复次,有人言:“尽智知生永尽,是名菩提。”有人言:“尽智、无生智,名菩提。”有人言:“无碍解脱名菩提。何以故?得是解脱,于一切法皆通达。”有人言:“四无碍智是菩提。何以故?佛知诸法实相,是义无碍;知诸法名相分别,是名法无碍;分别种种语言,使众生得解,是名辞无碍;有所说法教化,无穷无尽,是名乐说无碍。以四无碍具足,利益众生故,名菩提。”有人言:“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如是无量佛法,尽名菩提。何以故?以智慧大故,诸法皆名菩提。”有人言:“真菩提名佛,无漏十智是。十智相应受、想、行、识,身、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皆名菩提,共缘、共生、共相佐助故,皆名菩提。”复有人言:“菩提义无量无边,唯佛能遍知,余人知其少分;譬如转轮圣王宝藏中诸宝,无能分别知其价者,圣王出宝赐人,正可知其所得者。”

  此中,须菩提问佛菩提相已,更问世尊:若菩提毕竟空不坏相,菩萨行六波罗蜜诸法,增益何等善根?佛答:若菩萨行是菩提实相,于一切法无所增益,何况善根?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乃至垢净故出,毕竟清净故。佛可其意。

复更问:若无增减,云何菩萨行般若取檀波罗蜜等诸菩萨行?佛答:菩萨虽行是法,不以二法故行,毕竟空和合共行,是故不应难。

  复问:世尊,若是菩萨不行二法,云何从初发意乃至后心增长善根?佛答:若人行二法,即是颠倒,不能增长善根。如人梦中虽大得财,竟无所得;觉已所得多少,真名为得。佛语须菩提:一切凡人,皆著二法故,不能增益善根;菩萨行诸法实相,所谓不二法,从初发心来乃至后心,增益善根,无有错谬。是故菩萨,一切天、人、阿修罗无能坏其善根,令堕二乘;及余众恶亦不能坏。余恶者,悭贪等烦恼,破檀波罗蜜诸善法等。

  复问:世尊,菩萨为善根故行般若耶?佛答:不为善,不为不善故行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经典语录(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