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黄体军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山东省柳子剧团正在紧锣密鼓地复排红色大戏《江姐》,并计划于4月29日—30日举行首演。移植自同名歌剧的柳子戏《江姐》是省柳子剧团的经典作品。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2005年版柳子戏《江姐》中“江姐”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柳子戏国家级传承人迟皓文。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1)

《江姐》让我学会了演现代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迟老师,时光穿越到16年前的2005年,省柳复排《江姐》,您由此成了柳子戏第二代“江姐”,当时您43岁,作为剧团的当家青衣,正值当打之年,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当年扮演江姐的心得体会吗?

迟皓文:《江姐》是我接触的第一部重要的柳子戏现代戏,我能够扮演江姐并呈现她的精神境界是我的荣幸。记得1978年我进省柳子剧团时就听说过这部戏,当时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是我们剧团的老艺术家宁宇和李艳珍老师。记得有一次和同学结伴去医院看嗓子,医护人员听说我们是柳子剧团的演员,就说:你们剧团的《江姐》演得真好呀!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赞美,我的荣誉感油然而生,很为柳子戏感到自豪。进入剧团后,就跟着朱思华、冯保泉老师陆续学习了《江姐》中的《红梅赞》《看长江》《春蚕到死丝不断》等选段,提前熟悉了人物,所以到2005年剧团复排《江姐》时,我并不觉得陌生,甚至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也许在潜意识中我一直渴望可以有诠释这个角色的机会吧。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听说从2005年以后您一直没再演这部戏,但很多唱段至今仍张口就来。

迟皓文:2005年大约演了四五十场,而且每一场反响都很好,但这出戏从那以后就没再上演过。这部戏对于我来说意义深远,它留给我的记忆太深刻了,在此之前我接触的一直都是古装戏,正是《江姐》这部现代戏的出现,使我的艺术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正是因为这部戏为我打下了好的基础,后来我又陆续为观众呈现了《心有泪千行》《选民老冤蛋》等现代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从古装戏到现代戏,当时经历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吧?

迟皓文:我们自小学习戏曲程式化动作,习惯了古装传统戏的圆场、水袖,唱腔的百转千回,要演绎好江姐这位现代英雄人物,从唱腔到程式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戏曲的现代戏又不完全等同于话剧,话剧的表现方式更接近于生活,而戏曲的现代戏也应该有程式化的体现,并不能一成不变,这就给了演员更多的创造空间。戏曲的美学精髓在于“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简而言之,就是产生于传统社会传统生活的程式化表演和表现现代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有一定的距离感,所谓演戏并不会被具体的表现形式所束缚,只要有“心”有“情”,给人物注入灵魂,那么整个人物就会情感真实,形似且神似。所以随着我对人物的性格、经历等多方面的揣摩,感受江姐的内心力量,一点点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的生命中,直至使人物饱满到没有一秒的空白点,最终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位英雄人物。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3)

演戏演人 ,演人演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戏剧的核心命题是塑造人物,即所谓“演戏演人 ,演人演魂”,那么,对于塑造江姐这一人物形象您是如何把握的?

迟皓文:英雄人物有很多,要在共性中找个性,相同中找独创。江姐,是家喻户晓、为革命捐躯的女烈士,她在多数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刚毅与坚强,但是即便是英雄、是革命者,她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她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在突出江姐刚正不阿的形象时,也要关注到江姐作为女性人物委婉细腻的一面,有血有肉的人物才可以站得住,才可以与观众建立起情感共鸣,建立互相的信任。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4)

另外,随着剧情的发展,对江姐形象的塑造是有递进的。这种递进的关系是需要体现出来的。亲眼目睹丈夫离世后的悲壮情景,她化悲痛为力量,担负起丈夫未竟的事业;面对叛徒的出卖,她临危不惧,心中仍在惦念外出的同伴;面对惨无人道的酷刑,她严守党的秘密,宁折不弯,展现出坚不可摧的党性;行将就义时,她举止从容,始终带着胜利的笑容;哪怕在江姐的托孤遗书中,她仍在告诫孩子做好革命的接班人。“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对使命的庄严承诺。我们就是要体会好这一次又一次的面对,演绎出江姐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精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艺术表现上,形似容易,其实最难的是神似。

迟皓文: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容易,但是抓住人物的“魂”很难,所以,只要一旦抓住人物的记忆和灵魂,就能由内而外,化无形于有形,不再局限于人物的壳,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表演,赋予角色生命的重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戏剧讲究间离效果,要求演员“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江姐》七大场,十几个脍炙人口的重要唱段,都需要饱满的情感,但又要控制好分寸,您是怎么把握的?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5)

迟皓文:这就是真诚与美感的把握,塑造人物讲究“既在戏里,又在戏外,戏可做足,不可做尽”。其实当与人物同欢喜共命运时,我会与人物同欢喜共悲伤,所以也会有情绪几近失控的时候。比如第二场,这是江姐最动情的一场戏。江姐本来满怀期待的要去华蓥山和丈夫彭松涛一起战斗,但她却在途中惨睹了悬挂在城墙上鲜血淋淋的爱人的头颅,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造成她心理上巨大的落差,使她犹如五雷轰顶。彭松涛既是她的丈夫,又是她的战友和老师,是她前行的指引者,是她崇拜的人,江姐有千言万语要诉说,但她无从说起。她的仇恨比眼泪要多,比痛苦要深,但此时她只能把一切埋在心底,因为她担负着党交给的更重要的任务。这一切让江姐化悲愤为力量,更坚定了她为战友报仇、推翻蒋家王朝、为劳苦大众求解放奋斗终身的意志。这时有一段唱,“寒风扑面卷冰霜,心如刀绞痛断肠,实指望满怀欣喜来相见,谁知你一腔热血洒疆场,多少年朝夕相处心连心,多少年患难相依甘苦共尝……”每次唱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寒意油然而生,有一种被生生撕裂的感觉,但我深知演员在台上不能失去感情的控制,必须保持双重意识、双重人格,所以每一次我都会及时调整,把握好情绪的分寸感,否则陷入情绪之中,声音无法放松,不仅影响舞台美感,还会导致唱腔需要高亢激昂的时候无法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戏曲表演功夫都在“情理分寸”四个字上。

丁柳元演江姐(2005版柳子戏江姐迟皓文)(6)

《江姐》给了柳子戏现代戏一个自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歌剧《江姐》是编剧阎肃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后来被京剧、沪剧、柳子戏等很多剧种移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么您认为用柳子戏唱《江姐》有哪些优势?

迟皓文:我从艺40多年,《江姐》是我感觉演绎起来最舒服的剧本之一。《江姐》的剧本本身就是佳作,另外就是柳子戏改编时,设计的音乐和唱腔非常贴切丰满,词曲非常吻合剧情。在音乐和唱腔方面,柳子戏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个有600年历史的古老曲牌体剧种,它有600多支曲牌,既有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委婉细腻的特征,适合表现人物的多种丰富的情感。所以,唱词不变的情况下,它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曲牌,在音乐和唱腔上进行改编和创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据了解,《江姐》的唱段,柳子戏成功运用了“青阳”“十样景”“山坡羊”等多个曲牌进行改编。《江姐》的成功这是不是也给柳子戏带来一种启发:这一古老的剧种在现代戏创作上可以很有作为?

迟皓文:我认为,《江姐》不但是我个人艺术历程中的最重要的一部现代戏,也是省柳子剧团现代戏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它给了柳子戏一种自信:古老剧种完全可以演绎好现代戏,当然必须要结合时代审美需求进行很多创新。相信这次2021版柳子戏《江姐》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和艺术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