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

自从计算机问世之后,人类就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的飞跃发展,从晶体管集成技术的计算机小型化,到芯片印刷技术的量产化,再到依靠晶体管数量堆积起超级计算机的再次巨型化,如今经典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经开始陷入瓶颈,甚至近十年来各方领域都陆续出现科技发展停滞的迹象。

这时候就有人不禁疑问,如果人类的科技发展没有遇到任何瓶颈与低谷,如果科学与文明发展到极致,世界到底会变成这样?

这部根据松本零土原作漫画《宇宙海盗船长哈洛克》改编的CG电影《船长哈洛克》,就正是描绘了这样的一个世界。

“明明前方已经一无所有,那个男人为什么还不停下脚步?”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1)

《船长哈洛克》全片伊始,就抛出了这么一个疑问。当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了巅峰,脚步踏遍整个宇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现存的唯一文明,当道路走到尽头,剩下的只有孤独。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自己出发的地方,想要回到那个被定为宇宙坐标零点的母星地球。

由于在全宇宙范围内的殖民发展,人类的人口早已远远超出地球所能容纳的极限,于是"归家战争"就打响了。当硝烟散去之后,联邦政府盖亚委员会将地球列为圣地,禁止一切人员进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为了终止战争而打造出来的四艘Death Shadow级宇宙战列舰中的一艘,"阿尔卡迪亚"号被当年的英雄哈洛克夺走后失去踪影,当这个男人再次出现时,已经成了臭名昭著的宇宙海盗,并与联邦政府展开了对抗。

明明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秘密,也没有了可能性,为什么这个男人还是不愿意停下脚步?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2)

但事实表明这个世界真的当真不得,这部集结了当时动画业界最优秀的创作者、斥资3000万美元制作的CG电影确实堪称日本动画业界的传奇,但其中的一些创作支点以及混乱的逻辑也是十分有日本风格。

这得从何说起?其实在中国网文和日本轻小说中都有大量的体现,诸如天真即为无罪、制度的支配即为邪恶、奋起的反抗即为正义。作为《船长哈洛克》中的主要角色,哈洛克的行为以"一时的冲动"作为所有故事的开端,而他其后的行动满打满算也只能是自暴自弃的反社会人格。

然而到这里为止,观众仍然可以将哈洛克这个角色归咎于这部作品也许并没有执着于所谓的正反派论调,但更大的问题在于另一位主人公亚麻。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3)

《船长哈洛克》的全片剧情,几乎可以近似于看成亚麻这位天真、年轻特工的不断反水,说得好听点是见机行事,说得难听点那就是墙头草,关键是这颗墙头草摆一摆,世界的轨迹就要跟着变一变。

本来以刺杀哈洛克为目的潜入阿尔卡迪亚号的亚麻,不出所料地被哈洛克的一番话反水成功,其后随着哈洛克过往所作所为的揭晓、以及一些历史真相与现状的查明,亚麻开始三番四次地在联邦政府和哈洛克之间左窜右跳,并辅以各种写满3000万美元的宏大画面及哲理台词,其最终效果就是——还挺不错的。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4)

因为这3000万美元制作出来的CG电影确实是堪称一绝,光是这视觉冲击就已经让这部作品值得一看。而且其中诸如"人类的历史在宇宙之中,不过是一瞬的闪光,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消失",以及后来的"不断重复的一瞬,将会化作永恒"等等台词也十分具有哲理意义。

所以《船长哈洛克》就是凭借出色动画制作来麻痹观众的思考神经吗?其实并不然,该片所要宣扬的主题从一开始就被点名,那就是阿尔卡迪亚号的旗号"自由",只不过作为一部片场只有两小时的CG电影,要诠释这个词语的含意实在是太过勉强了。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5)

许多观众会从伦理道德、个人取舍的合理性上分析《船长哈洛克》的剧情,但该片作为一部以遥远未来为背景的科幻作品,光是以现代的思维进行批判是否合理这一点上就已经存疑,而且比起推导一个角色"如此行动是否合理",这部电影更加想要刻画的重点在于抉择,或者说在于能做出抉择的"自由"。

在全片的开头我们就可以得知,当前方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存在的时候,人类陷入了迷惘,被迫停下了脚步,在一个又一个殖民星上等待毁灭降临。所有人类都接受了这个事实,除了阿尔卡迪亚号上的这群宇宙海盗。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6)

观众会基于什么样的信息推敲一个角色可能的行动,并判断剧情的合理性?那就是角色的性格与立场,可以发现《船长哈洛克》中几个主要人物最终都在自己的抉择中"背叛"了自己的立场,换句话说就是根据自己的意识改变了立场。

当亚麻在登船的时候回答出"为了自由"之后,哈洛克就开始给予他想要知道的事实,给予他抉择的勇气和权力。同时,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哈洛克自己的抉择,是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亦是他所理解的"自由"。

50年代的外国动画(这部CG动画花了3000万美元)(7)

这确实是一个无关正邪与对错的问题,即使整个宇宙随着人类文明一同毁灭,那也不过是"无人能察觉的一瞬闪光"罢了。但如果有人愿意相信这一切是有价值的,那么"不断重复的一瞬,终将化作永恒",如果亚麻最终愿意相信人类和地球依然保有可能性,那么在他眼里未来也就有了意义。

《船长哈洛克》的所叙述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不一定合理,但却拥有"可能性"的未来,这些众多的"可能性",包括每一位观众觉得如何才合理的可能性在内,都是一个又一个角色作出抉择之后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本身就无关对错地代表着自由。

所以与其单纯抱着批判的思维来看待科学幻想,还不如放空大脑去感受这部CG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来得实际。如果真的要思考《船长哈洛克》背后的价值观,那么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哈洛克或是亚麻的对错,而是当世界没有了未知、也没有了可能性之后人类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科学幻想,这个幻想本身就充满了可能性。

而我们的动漫业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动画人们创作出了无数充满幻想的世界,从最开始的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到现在的各种电脑CG,从当初一笔一画均在纸上进行手绘,到现在新的生产力工具的加入,动画业界的未来,同样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未知。这既是《船长哈洛克》的未来,也是动漫业界的未来,我想,也是我们人类发展的未来,因为未知的可能,所以他才显得魅力无限。

文:Lock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