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什么德的德(什么是德)

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称谓的德,其哲理含义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德什么德的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德什么德的德(什么是德)

德什么德的德

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称谓的德,其哲理含义到底是什么?

研究国学,首先不要好“形而下”,用非哲理的思维仅从甲骨文“德”的字形、字义,主观地来解释老子、孔子称谓的“德”。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原因是,甲骨文“德”的造字远在老子、孔子时代之前,“德”字不是老子、孔子创造的。古哲人老子、孔子使用的文字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德”,而老子、孔子的学说中是给“德”赋予了哲理性。

所以说,我们研究经典时,我们不但要看懂经典中“文字”意义之现象,又要理解老子、孔子赋予“文字”的哲理思想之奥妙。

老子称谓的德,其哲理的本义: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云:道生之

是说,(无限无体)道之本之“一”的“阴阳者”生化(有限有体)道之体之“多”的“阴阳者”;即,用一个绝对的“性”来解释万物的统一“性”的哲学命题,或者是无限无体之”一“和有限有体之”多“的哲学关系。

道之性之谓道之生。道之本之“一”的阴阳之性,就是道之体之“多”的自然之本性(性与生存在遗传特征)。阴阳属性或自然属性在哲学范畴反映的是最为普遍性与最高抽象性的概念,也就是反映宇宙万物的统一性之属性的理念,并作为概念使得多种多样的现实,能被引导到这个作为共相之性的理念上面,并且通过阴阳之性而被认识。即,万物的阴阳之性是哲理的概念。老子云:德畜之。

是说,道之本之“一”的“阴阳者”是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才能生化道之体之“多”的“阴阳者”;即,解释“第一推动者”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的规定性,生化道之体之“多”的万物。即,德畜之,针对的是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之德(不要简单地理解为人道中狭义的“德者得也”)。老子云:物形之。

是说,生化出道之体之“多”的万物,无论从微观到宏观都存在外在之形式,而且万物外在之“形式”是依存在生化万物的“目的”之中;即,无限无体宇宙的本原生化有限有体宇宙万物的”多“,宇宙万物外在的“形式”是依存在宇宙万物生化的“目的”之中。老子云:势成之。

是说,道之本之“一”的“阴阳者”,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势之精神,推动着道之本之“一”的“阴阳者”生化道之体之“多”的“阴阳者”。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是说,万物存在阴阳属性,万物的行为原则都遗传有“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的规定性,“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就是“阴阳行为原则”,而且“阴阳行为原则”是“斗争之和谐”的行为原则,即,“冲气以为和”。

孔子称谓的德,其哲理的本义:

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孔子说:阴阳是《易经》学说之门之灵魂!乾为阳,坤为阴,坤元乾元的阴阳之合的行为原则之德,推动坤元乾元形成阴阳之体。阴阳之体造就了天地万物;阴阳之合的行为,通天地的行为精神之德。“以体天地之撰”反映的是宇宙物质世界,“以通神明之德”反映的是宇宙精神世界。

孔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鬼神”是指:阴之为“鬼”,阳之为“神”。“鬼神”是孔子在当时历史时期对愚昧迷信鬼神的人而言的,并形象地强调“鬼神之为德”就是阴阳的行为精神,而且是无形无体无声。孔子说:阴阳之合的行为原则称之为德;而“德之行”的行为精神可真是普遍而盛行!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内在与外在的行为之中。

这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都存在德性之精神,即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体,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质世界之中而共同存在。

注:“阴阳合德”、“鬼神之为德”所针对的“德”,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自然之德和宇宙万物外在的伦理之德的总称。

这里特别指出:孔子称谓的“鬼”、“神”在他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意,我们要正确去理解孔子思辨中的奥妙之真理,我们不能仅仅以“形而下”在 “字”的现象之义中去解释。

如:孔子的“鬼神之为德”、“阴阳不测之谓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气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者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神无方而《易》无体”;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上述,是老子、孔子在公元前6世纪赋予“德”的哲理本义,就是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即“阴阳行为原则”。而且“阴阳行为原则”是“斗争之和谐”的行为原则(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行为原则),即“冲气以为和”。

人类哲学的诞生,就是针对“宇宙的本原”与“宇宙本原的行为原则”这“第一哲学命题”在形而上的一种“爱智之学”的追问。

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针对“第一哲学命题”的解答,在当下哲学范畴的含义为: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是“阴阳行为原则”之德;“第一推动者”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行,即为“第一推动者”的理性;那么,“第一推动者”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行之理性”的行为规律,就称之为自然价值取向的行为规律。

注: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针对“第一哲学命题”的解答,就已经远远、远远地超越古希腊哲人泰勒斯所展现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生活经验中间所感受现象界的“水”做为世界的本原之说。以及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通过“道之性与道之生”的研究,解释了“人类的行为和目的”必须遵循服从于“自然的行为和目的”才能为人类立命(天人合一)。即,“自然的目的”决定“人类的目的”,而绝不是由“人类的目的”来决定“自然的目的”。

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生化,有限有体的“阴阳者”之“”。并且,有限有体的“阴阳者”之“”依存在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之中而共同的存在。

也就是说,宇宙的本原之“”生化宇宙万物之“”的生命机制中,宇宙本原之性与宇宙本原的行为原则,都会遗传给生化的宇宙万物,宇宙万物也都遵循服从于宇宙本原的行为原则之行,即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都存在“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行的理性。

正因为,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客观存在“阴阳行为原则”与“阴阳行为原则之行之理性”,进而为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提供了客观存在的本体。所以,人类认识主体所认知的物理化学规律、生物生理规律、万物与人类伦理,都要遵循服从于自然价值取向的行为规律(自然客观行为规律)。

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客观存在的阴阳行为原则与理性,就源自于“第一推动者”的阴阳行为原则与理性的规定性。

依据老子、孔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合德”。

在哲学范畴,我可以给出最为普遍性道德的定义:

道之性中“有与无”共同存在,而且是“有”中的阴阳双方产生“无”;则,“无以势之行”之形式,推动“有”中的阴阳双方之“和”之目的,称之为道之德。

或者说:

道的生命机制中“有与无”共同存在,而且是“有”中的阴阳双方产生“无”;则,“无以势之行”之形式,推动“有”中的阴阳双方之“和”之目的,称之为道之德。

注:在无限无体的道之本中 “”反映的是无限无体的阴阳双方,“”反映的是无限无体的阴阳双方之间的阴阳之气之势;在有限有体的道之体中 “”反映的是物质性,“”反映的是精神性。古哲人称谓的道德,反映的是万物内在的和外在的阴阳行为原则,即反映的是客观的、绝对的道德普遍原则。

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称谓的道德,是针对宇宙万物而言的。道德,是万物内在的自然德性(本性)与万物外在的道德伦理的精神反映。

那么,针对人道中,存在人内在的自然德性(人性)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即,人的伦理道德,是相对于人道而言的,而且人的伦理道德在不同的族群、宗教、意识形态的人道中具有历史时空的相对性。

注:“道德伦理”不同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针对人道而言的。而且,老子、孔子称谓的道之德,不能等同西方哲学中狭义的Ethics(人的伦理)。由于西方哲学是无法解释“上帝”、无法解释“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无法解释“第一哲学命题”。因此说,西方哲学在理论上不存在“天道”的道德观,只有“人道”的伦理观。

针对人类而言,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就是人类伦理道德之上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道德普遍原则

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伦理道德标准秩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是人类哲学的古圣人,其针对“第一哲学命题”的解答和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思想中是唯一的、极其可贵的。并且这“第一哲学命题”的解答和哲学思想代表着中国哲学理论自信的根基。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原因,就在于“第一哲学命题”是统摄一切学术的基本问题及其规定性。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