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汝州(豫论场记住那抹夕阳)

来源:河南日报网

如何读懂汝州(豫论场记住那抹夕阳)(1)

□屈晓妍

昨日惊蛰,却留给人们一个最温暖的黄昏。

在武大人民医院,一个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这位87岁的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两个身影,温情脉脉,让人望之心暖。

如何读懂汝州(豫论场记住那抹夕阳)(2)

这个黄昏,来得恰是时候。疫情在国内形势稍缓,却又于全球爆发。人们的心情像过山车,没来及舒缓又高高悬起。这时,没什么能比这片落日,更能抚慰焦虑。

我们见过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跳舞做操打太极,我们听过感激的病人为主治大夫演小品唱黄梅戏。有医生对小病号百般关爱,嬉闹哄抱如同“认”了个儿子;也有病人治愈出院,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还能叫出每个医生的名字......我们曾被这些医患间的热闹感动,却在那个惊蛰的黄昏,对着同一抹夕阳,和他们一起微笑着安静。

这样令人心安的静,似曾相识。100多年前,南丁格尔带着一支由38名女性组成的护理队来到克里米亚战场。她们用细致的护理和体贴的关怀,将英国受伤士兵的死亡率从42%降低至2.2%。每个夜晚南丁格尔都手执风灯巡视病房,昏黄的灯光勾勒着她娴静的侧颜,那是战争的暗夜阴云里无法吹熄的希望之光。

如何读懂汝州(豫论场记住那抹夕阳)(3)

有时候,与药品、CT、呼吸机一样重要的,正是一盏风灯,或是一片夕阳。这样的光亮抚慰着病痛的人,也温暖着焦灼的心。

可你知道怎么才能看见光?正是黑着的时候。电影《至暗时刻》的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外有纳粹进逼内临政乱纷争,丘吉尔在至暗时刻临危受任。卧室一片漆黑,他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一支雪茄,在那丝微光里,丘吉尔慷慨激昂的演讲“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我们绝不投降)”,在观众耳畔响起。从此英吉利摒弃求和之心,决意奋战到底。

《至暗时刻》的最后,屏幕上写下一句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风灯的昏黄、火柴的微光、夕阳的暖色之所以治愈,也正是因为它们让我们在对黎明的憧憬中,勇气陡增。疫情总有过去的那天,但疫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值得反复思索讨论。

至少在那个黄昏,我们看到了医患关系最美的样子。更重要的,在以后的人生里每个焦灼不宁的至暗时刻,愿我们心里都能记起这一抹夕阳,记住愿意放慢脚步陪你看夕阳的那个人,记住光亮总在黑夜里最显眼,而温暖总在最冷的时候降临。

如何读懂汝州(豫论场记住那抹夕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