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传递继续开辟经济发展新局的重要信号。

作为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深圳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与时代主题、国家宏愿同频共振、一脉相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回顾深圳这一年奋力在新的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以实干业绩争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佳示范。

第二篇关注《深圳:扬帆奋进绘新篇 改革开放更深入》。

(回顾第一篇: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深圳这一年做了这些!)

01

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十四五”开局之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今年以来蹄疾步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先行先试、亮点频出。

12月7日,首次视察前海九周年之际,深圳机场卫星厅正式启用,成为今年9月中央官宣前海扩区后,“新前海”首个建成投用的百亿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紧接着,当天下午,前海举行专题活动,对外发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展情况、《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0-2021年度营商环境蓝皮书》等系列成果。

潮头风正劲,扬帆开新局。生机勃勃的前海,正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1)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去年10月,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新使命新任务,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这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综改到前海,从去年到今年,深圳接连迎来“双改”示范的重磅政策利好,这其中深意隽永,冀望深厚。

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中,已有22条正式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实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首笔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等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不仅有力诠释了这一年,深圳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综合改革试点牵引战略战役性改革的担当,更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目前,据深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孙华明透露,其他事项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预计年底绝大部分可以落地。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2)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向全国推广深圳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10月,又专门召开发布会,肯定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深圳正发挥综合改革试点的“开路先锋”牵引带动作用,推动深圳“试验田”里育出的“种子”在更大范围“播种”,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化学反应”,为全国改革开放破冰探路。

02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2月3日,首趟“湾区号”中老国际班列,满载35个集装箱出口货物从平湖南站发出。自此,深圳成为继昆明之后,全国首批开行中老班列的城市。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3)

中外运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大为介绍,“中老铁路的开通未来还将延伸到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会对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与东南亚的全面合作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这边火车满载、轰隆前行,那边机场港口货如轮转、繁忙不停。

根据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深圳货物贸易进出口2.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其中,今年10月,全市进出口2958.9亿元,增长13%,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其中,以集成电路、通讯、光电子等高新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正成为国际产业竞争新赛道的主体。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4)

这扇改革开放的“窗口”,还在越开越大。

去年12月,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深圳盛大开启,大会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总投资额超7800亿元。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向世界各国企业、企业家发出邀约:诚挚欢迎世界各国各类市场主体更多地参与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一起把深圳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5)

目前,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召开在即。本次招商大会首次采取“1 12 N”的形式组织筹办,即“1场主活动、12场区级招商大会、N场海外分会场活动”。深圳各区加强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网”的招商体系,全面展现深圳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

记者 / 毛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