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炫耀自家花枝鼠新晋成为妈妈,一口气生了12个小花枝鼠宝宝。他上班去家中无人照料鼠鼠,特地在笼子里放了食水。结果下班回来,发现12个鼠宝宝只剩下了10只,还有一只正在被鼠妈妈“回收”(即被鼠妈妈吃掉)。他赶紧冲上前去抢救,发现可怜的鼠宝宝已经被亲妈咬掉了两根手指。

他一时之间大为骇怖,平时温顺、乖巧、在他手里各种卖萌讨好的鼠鼠,怎么一当了妈妈,就这样性情大变,竟然不顾血肉之亲,吃掉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儿女呢?都说是虎毒不食子,平日里萌萌哒的鼠鼠,怎能比虎还毒?

其实,这是在怪不得鼠妈妈,之所以会出现“产子自食”的情况,都是铲屎官没能好好地照顾鼠鼠,才让它迫不得已杀死自己的宝宝。

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1)

动物界吃掉幼崽的2种分类

都说虎毒不食子,事实上这句话应该被改成“虎毒也食子”,因为这是动物们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大到老虎、鲸鱼、熊猫,小到兔子、孔雀鱼,都会有“食子”的经历。像狒狒和黑猩猩这两种和人类比较亲近的灵长类动物,也是常见的“食子”惯犯。

细细算来,伤害同类幼崽的行为可以分成以下2类:杀婴食子和产子自食。

1、杀婴食子

杀婴食子”指的是不光杀掉同类幼崽,还把它们吃掉。

如果你喜欢看《动物世界》等有关动物的纪录片的话,不难发现在群居动物中族群中,雄性动物为了争夺交配权常常杀死雌性动物的幼崽,迫使雌性终止哺育幼崽,从而和其进行交配。

在《温暖的巢穴》一书中,德国动物行为学家维托斯.德吕舍尔曾系统的研究过这种动物界的杀婴现象。并将其称为为“继父变杀手”。当然,要先杀到幼小的宝宝,它们才有可能获得“继父”的身份。

此外,新上任的首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会杀掉前任首领的幼崽。剑桥大学的社会动物学家迪特尔·卢卡斯经过统计后发现,有杀婴行为的首领有67%的机会让整个族群的新生儿都是自己的后代,不这样做的话只能留有35%的机会。

同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雌性动物也有可能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存活,杀掉别人的孩子,从而减少竞争压力。

2、产子自食

“产子自食”的意思是作为父亲、母亲,不仅亲自杀掉自己的孩子,还“内部消化”,吃掉自己的亲生幼崽。

通常情况下这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应激反应。由于食物减少、外界震动甚至居住环境过于拥挤都有可能是促使它们吃掉自己的幼崽。越是胆小、谨慎的动物,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像是兔子,如果生活环境周围有不安定的因素,就极有可能导致兔子吃崽儿。

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2)

图片源自网络

花枝鼠吃掉幼崽的5大原因

1、生产时受到惊吓

受到惊吓是花枝鼠产子自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产时,花枝鼠妈妈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如果生产的房间长时间有阳光强烈照射,周围有噪音,房间充满异味,一声猫叫甚至是铲屎官一个奇怪的动作,都会引起它们的不安,时刻处于紧张状态,认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这时候,花枝鼠会立即停止生产,造成难产;同时,它们也会选择吃掉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当然,鼠妈妈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才这样做。在野外,鼠鼠生宝宝时不会离自己的族群太远。如果刚生下来的宝宝身上的气味吸引到天敌,会给整个鼠族带来灭顶之灾。而消除小崽身上的气味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吃掉。

2、鼠崽儿身上有陌生的气味

像花枝鼠这种高度近视的啮齿类动物,都是靠气味来分辨自己的孩子的。如果花枝鼠宝宝身上混有陌生的气味,鼠妈妈就很难分辨出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虽然这个小东西看着像我的娃,但是这气味不对啊。万一是入侵者怎么办,那样我的别的孩子不就都有危险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保险起见还是把它处理掉吧。”

对于幼崽一出生时就有毛,能睁眼,能吃东西的动物而言,人类碰到它们的幼崽还好说。像花枝鼠这种动物生下来光秃秃的不长毛,眼睛也睁不开的动物而言,陌生人擅自触摸它们的幼崽就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如果铲屎官不能得到鼠妈妈的信任的话,就连铲屎官也不能贸然触碰鼠宝宝。

3、缺乏营养,生产时体力不支

花枝鼠这种动物,平均一胎能生8-15只小鼠,生这么多宝宝实在是一种极其消耗体力的事情。如果鼠妈妈年龄太小或者太大,或者怀孕的时候没有吃好,很容易生到一般就没劲儿了。当花枝鼠体力不支、严重营养不良的时候。母花枝为了保全自己,就会吃掉小仔以便自己能够存活下去。

“这生个娃也太累了吧,铲屎官也不知道来给我整点吃得。肚子里的还剩下这么多娃儿怎么办,总不能憋回去吧?还是吃两个娃补补身子、补充补充体力吧……咔吃咔吃……得,吃饱喝足了,有劲儿了继续生。”

4、娃儿生太多,奶水不足

一只母花枝鼠平均也就400g左右,超过500g的都算胖的了。就这么小小的身子骨,如果平时没吃好喝好,鼠妈妈奶水不够的话,哪能养活这十来个孩子啊。必然会有那些一生下来就特别瘦弱,总是抢不到奶吃的鼠宝宝,眼看着就它一天比一天瘦弱,饿得奄奄一息可当妈的还是没办法养活它。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它饿死,索性来个痛快的。

5、幼崽先天发育不良

母花枝在生完宝宝后,如果发现幼崽中有身体残疾或者先天发育不良的,就会选择把它们吃掉

花枝鼠妈妈怀孕了20来天,好不容易生了十来个娃儿,自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个都心疼的不行。正高高兴兴数自己的娃儿呢,突然发现有个小崽儿一生下来就是残疾,不是双目失明就是缺胳膊少腿儿。有妈妈在身边的时候,还能多关心关心它。等它长大了和哥哥姐姐们都离开家出去闯荡了,像这样的孩子可怎么活下去啊?与其养大了之后再被饿死、冻死,或者被猫吃掉,还不如趁着现在就自己“回收”了。

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3)

如何避免花枝鼠产子自食?

1、产前适当进补,产后增加营养

增加在怀孕期间的营养供给,吃些高蛋白的食物。但是得控制量,千万不要“大补”,免得鼠鼠因为过胖导致生产不利。比如,活的面包虫或大麦虫,一天2、3条就够了,偶尔吃一点改善生活,可不能天天喂。或者喂水煮虾仁,每隔2、3天喂一个。最简单快捷的就是喂一点水煮蛋的鸡蛋白,每天吃一个成年人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分量就够了

在生产时,如果鼠鼠体力不支,可以用注射器喂一些温热的羊奶粉,没有的话也可以换成葡萄糖粉冲的水。要注意动作一定要轻,不要惊吓着鼠妈妈。

生产后,就可以多给鼠妈妈吃一些水煮蛋、水煮虾、小鱼干之类的好吃的了。不仅能给鼠妈妈增加营养,还能使其奶水充足,更好地哺育鼠宝宝。

2、减少环境威胁

如果家里有猫咪、狗狗或者其它毛孩子,在鼠鼠生产前和生产后都要注意妥善安置它们,不要让它们乱跑乱叫,免得惊扰到鼠鼠。

保证鼠鼠的房间内没有异味,干净整洁,有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持自然光照,夜晚不要长时间开灯。白天和黑夜分明,给予鼠鼠足够的夜晚的时光,更有利于它们安心生产和哺育幼崽。

如果鼠鼠平时就特别胆小,生产的时候总是害怕,可以在它的笼子上罩一块黑布,营造“夜晚”降临时静穆的气氛。

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4)

图片源自网络

3、不要轻易触碰小鼠

看着自己心心念念的鼠鼠终于生宝宝了,作为铲屎官肯定是十分好奇,想去看看、摸摸鼠宝宝,但一定要按捺住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以免鼠宝宝身上沾染了你的气味。

如果有鼠宝宝一直抢不到奶,或者被粗心大意的鼠妈妈压在窝窝的缝隙里,需要铲屎官帮忙的话,可以戴上手套,先摸摸鼠窝里的棉花等物,让手套上沾染鼠妈妈的气味,然后再去挪动鼠宝宝。

4、及时分笼

有的铲屎官在鼠鼠生产前没有将鼠爸爸和鼠妈妈分笼,等鼠鼠生下来了,看鼠爸爸还挺负责任,忙前忙后地帮忙搭窝取暖,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了。阖家欢乐的场景只是暂时的,时间一长,矛盾就会暴露了。

公花枝看见母花枝只顾着照顾孩子,冷落了自己,很有可能“妒火中烧”吃掉无辜的鼠宝宝。此外,如果公花枝不小心惹着自己的老婆大人,或者鼠爸只是单纯地想看看自己的娃,都会让母花枝觉得没有安全感,母花枝很有可能大打出手甚至大开杀戒。这时候和身上沾着公花枝气味的小鼠鼠也会被无辜牵连。

就算它们没有任何家庭内部矛盾,都活得好好的。如果它们在生产没多久再次交配,对母鼠鼠身体的伤害也会很大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将母花枝和宝宝们住单间,让公花枝住到别的笼子里去。两个笼子可以放得近一点,让它们还有机会交流。

花枝鼠幼崽几天能吃(花枝鼠吃掉幼崽)(5)

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吧,鼠鼠产子自食并不是生性残忍暴虐,而是为了适应自然法则,保全更多的鼠族做出的无奈之举。只要我们铲屎官给它们足够的关怀和帮助,这种事情就不会那么频繁地发生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