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名言(解缙你到底是该死还是不该死)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传位于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年轻的建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性情温文尔雅,不仅毫无治国经验,而且生性腼腆。而他的叔叔燕王朱棣有勇有谋,军事实力雄厚,他应该早就认为皇位是他朱棣才能坐的,而不是那个性格懦弱的皇孙朱允炆。在精心设计后,朱棣通过靖难政变,篡侄为皇,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皇帝。

解缙名言(解缙你到底是该死还是不该死)(1)

明成祖朱棣

永乐皇帝是极其有权谋的一位皇帝,当他坐上皇帝的位置后,就开始考虑皇位继承的问题。

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这三个儿子各有其特点,朱高炽仁慈,朱高煦暴戾,朱高燧骄横,三人背后均有一批王公大臣、文臣武将在支持他们。但是在朱棣心里,他只是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拿捏不定。

《大明奇才》电视剧里的汉王朱高煦

朱棣在立储问题上摇摆不定,在征求更方面的意见时,他发现文臣几乎都是支持朱高炽,武将多支持朱高煦。最后朱棣想到了文渊阁首辅解缙。解缙传统儒生,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毫不犹豫是支持仁厚的长子朱高炽。解缙知道长子和次子的看得到优势、劣势都已经在明成祖心里反反复复比较过了。在阐述完朱高炽的优势后,他说了一句:好圣孙”一想到那个像极了自己的孙子朱瞻基,明成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决定了。

在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后,汉王朱高煦及其支持者对解缙是充满了仇恨,他们千方百计地给解缙小鞋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栽赃陷害他的机会。其中锦衣卫指挥史纪纲“刺廷臣阴事,以希上指,帝以为忠,被残杀者不可胜数”左都御史陈瑛“天性残忍,以讦发为能,受帝宠任”不懂官场虚与委蛇、敢于直言的解缙就多次向朱棣弹劾他们,他们自然对解缙是心生怨恨,处处针对他。

解缙名言(解缙你到底是该死还是不该死)(2)

解缙画像(是我头条号的头像)

永乐五年二月,在关于是否要在安南(今越南)设郡县的问题上,解缙反对朱棣的意见。朱棣本不喜解缙恃才傲物,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时时刻刻挑皇帝的毛病,这时候,早已把解缙恨之入骨的奸臣抓住时机,添油加醋。虽说后面证实,解缙的判断是对的,但也着实恼怒了朱棣,于是朱棣将其贬到广西当布政司参议。

解缙被贬广西,虽心中郁结,依然勤于公务。正是这次被贬广西,解缙与广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才高而勤勉的解缙在广西不仅深得当地的百姓、官员的尊敬,而且时至今日广西还有纪念解缙的活动的。解缙在广西勤于公务的同时,也不忘领略广西的名胜古迹。这本是风流才子的风流韵事,却给解缙的对手抓住了可乘之机,他们又向朱棣奏上一本,说解缙对皇上的处罚心生怨恨,懈怠公务,天天只是游山玩水,到处写诗题词,经常说皇上将他贬至广西是是非不分,处罚不公。朱棣听信诲言,是大为恼怒,又将其贬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督饷化州(今越南凉州)。可叹,满腹经纶,本应不可作为的负解缙已经远离京城,贬至西部,朝中还是有人不愿放过他。

解缙名言(解缙你到底是该死还是不该死)(3)

明成祖微服私访请解缙恩师出山,恩师不知情,作势要将解缙赶走,并告诫解缙:伴君如伴虎!(电视剧情节)

永乐八年一月,朱棣不知是什么缘故,想起了这位大才子,宣解缙进京汇报在交趾的情况。于是二月,解缙从千里迢迢的南方,一路舟车劳顿来到京城面圣,可当解缙达到南京时,朱棣已亲率50万大军前往北方打仗去了。朱棣在北方一打就是一年的时间,解缙也在南京足足等了十个月。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解缙始终是没有见到朱棣。也不知解缙当时是出于什么想法,在南京等候朱棣的解缙,是否已经心烦意乱,还是才子的傲气让他心生憋屈,他居然不再等朱棣回来,直接向当时的监国太子朱高炽汇报情况后就返回了交趾。解缙如此聪慧之人,难道看不出其中的厉害关系么?可他的敌人却不忘记把握任何一个可以致解缙于死地的机会。

果不其然,在解缙返回交趾后,朱棣很快就回京了。朱棣一回京,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然而此时的朱棣心情并不怎么好,北方的战场虽然取得了胜利,可其宠幸的爱妃却死在了归途中。听到朱高煦的诲言,朱棣怒火中烧,立即下昭逮捕解缙入狱。

于是一代才子锒铛入狱。

永乐十三年冬,锦衣卫指挥史纪纲在向朱棣呈上囚在天牢中的罪犯花名册,朱棣无意中翻到了一个早已被其忘记的名字“解缙”。朱棣似乎被勾起了往事,不禁说了句:“缙犹在耶?”

解缙名言(解缙你到底是该死还是不该死)(4)

解缙《永乐大典》

“缙犹在耶?”这个被朱棣高度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的大明奇才还在吗?这个才高八斗、敢于直言的解缙还在吗?

解缙的生死,对于手握天下的明成祖来说,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是这位常年浸淫鲜血的锦衣卫一把手却嗅出了一股死亡的味道。

站在天牢外纪纲,望着大地茫茫白雪,残忍的笑了。

《明史》中记载:“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