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1)

孟浩然,25岁出鹿门山,50岁归隐田园,半生都在颠沛流离,遗憾的是一生无官。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诗坛的地位,他笔下有很多清美的诗句,如人人皆知的《春晓》: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及流传千古的不朽经典《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还有让整个太学为之搁笔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在25年的漂泊生涯中,他结识了年轻的李白,与王维成为了忘年交,和王昌龄是过命的交情,深得一代贤相张九龄的推崇。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2)

最重要的是孟浩然高风亮节,颇具文人风骨,早期曾秉持孟子家训,不侍谄媚武曌的李旦,拒不入仕,待李隆基称帝后,才出山谋求功名。

因为这一点,常被文人士大夫所称赞。

包括李白也赞誉孟浩然: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唯一有点缺憾的是,孟浩然错过了两次绝佳的当官机会,一次是与唐玄宗的直接对话,一次是韩朝宗的鼎力推荐。

虽然没能入朝指点江山,但孟浩然却有了一条更为阔达的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是要早于王维成型的,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3)

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一首羁旅诗: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出自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这首诗,是孟浩然科举落榜,离开长安后所作。由于心情不好,孟浩然曾漫游吴越,泛舟太湖。

这首《早寒江上有怀》就是孟浩然于729年秋,过长江时所作,落笔浑厚,古意幽远,淡淡离愁充满了思乡之情。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4)

诗文大意为:

秋风扫落叶,鸿雁向南归。天气渐渐寒,江面冷风吹。我的家就在婉曲逶迤的襄水边,远隔楚地云海茫茫;

思念的泪水挥洒在异乡,遥望天边的孤帆立影,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浩瀚的江水在夕阳下一波又一波地荡漾。

注解:

襄水:在汉水的转弯处,流经襄阳境内的一段;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迷津:佛语,指迷妄的境界,这里喻迷误的道路;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5)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首为述景,描写了深秋长江的萧瑟之美,树叶飘零,大雁南飞,江风寒冷瑟瑟,渲染了诗人孤独的处境;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这两句抒情,为思念家乡之意,孟浩然的故乡就在襄阳,所以也有“襄阳佬”之称。此时他离开家乡已经整整17年了,因为向玄宗献诗“不才明主弃”而遭放归,正是人生最灰暗之际。

人就是这样,受到挫折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回家,只有家才是真正的避风港,永远是“温馨、可靠”的代名词。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这两句言尽了漂泊之苦,孤帆天际远,泪洒客舟中,前路依然渺茫,没有确切的方向,流浪之人孤苦无依,江湖山一重水一重,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6)

所以孟浩然又写“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在这两句诗里,隐藏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并非不知道渡口在哪,而是犹豫不决要在哪里上岸才好。

江水茫茫,似半生的凄苦无常,暗喻了命运的坎坷。

“迷津欲有问”出《论语》孔子使子路问津之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梦寐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从而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同样可以看出孟浩然对无缘仕途的悲观情绪,但并非完全绝望,只是一时伤感,所以他又写了夕阳之美,有如白居易的:半江瑟瑟半江红。

由于孟浩然的坎坷经历,他的很多作品都比较忧郁,每每为未竟之志感到叹息。但如果他知道,自己会在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也会感到欣慰的。

孟浩然短诗(孟浩然这首诗秋瑟古意远)(7)

纵观这首《早寒江上有怀》,江风瑟瑟,古意幽远,淡淡离愁,水曲入云端,是秋天深邃的美景,读来倒不觉得伤感,甚至颇有悲情之豪放。

人生许多事,到最后都不过是一声长叹!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