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等级证书全国通用吗(艺术等级证书为何变了味)

艺术等级证书全国通用吗(艺术等级证书为何变了味)(1)

艺术等级证书全国通用吗(艺术等级证书为何变了味)(2)

近年来,随着艺术热的发酵,艺术考级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艺术考级,本是验证学生艺术学习水平、成果的辅助性工具,但随着艺术培训市场的不断扩张,考级也变了味道。不少家长一味追求证书,忽视对孩子基本艺术素养的培养,与之相应的,也诞生了许多以“保过”为承诺的培训机构,进一步搅乱考级考试。面对种种乱象,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甚至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调整或取消12岁以下青少年的艺术考级。

随着对美育理解的不断加深,多年来以“考级”为核心指标的艺术教育体系,似乎已经走到关键的分岔路口。一方面,抱着“有总比没有强”的想法,考级人数随着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规模的扩大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从“艺术应试”“给钱拿证”等乱象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也认识到,等级证书就像一张漂亮而无用的装饰品,并不能代表证书拥有者的真实水平。

和学科知识考试不同,艺术考级除基本理论知识外,评判标准相当松弛。虽然在教材中会标明每个等级相应的要求,但实际通过与否,几乎全看当场考官点不点头。而这也造成很多培训机构为了保证通过率,吸纳更多生源,提前与考官甚至考试组织方打好招呼,胡乱给“过”的现象。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冲着证书而来,自然是全力备战考级,另一部分本来只想为孩子增添个兴趣爱好的家长,也抱着“学都学了,总要有点看得见的成果”的心态纷纷报名。

而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背景下,艺术考级也难逃八股化。在有的机构,学生只需要练习考级时要用的曲目,熟悉特定的旋律、技法,至于对音乐的理解、曲目背后的故事、艺术表现力等则全然不在课堂教授的范围内。在很多内行人看来,考级对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提升并无益处,更不用说美学素养,只是肥了各色培训机构和教材出版商的钱袋。

艺术教育还需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级别不代表能力,十级证书也不是艺术学习的终点。如果不能培养对艺术真正的热爱与坚持,即使考再多的证书,也不过是书柜里多出几个漂亮的装饰,成为闲谈时一笔带过的话题。这样的美育,罔论优秀,离合格也尚且差十万八千里。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王木子

设计|朱强

统筹|周彩丽

艺术等级证书全国通用吗(艺术等级证书为何变了味)(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