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

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1)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铁铮 特约记者 王宏腾

“我是百里坡旧院黑鸡刘晓岗”。微信视频里,一位身着蓝色T恤的年轻人用四川普通话铿锵有力地说着,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自从加了这位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微信之后,我天天看他养鸡,天天看他的养鸡故事。元旦,他在微信里举办旧院黑鸡年货节。6月26日,他在线举办首届旧院黑鸡认养节。

2007年,24岁的他弃文养鸡。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今39岁的他,硬是把旧院黑鸡养成了一个绿色产业。

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2)

养黑鸡是因为初恋的夭折

旧院,远在大巴山深处,是个镇子的名字。刘晓岗的家乡,就在万源市这个镇子所辖的偏僻小山村——高峰冠村。他和他的乡亲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曾经的刘晓岗,做梦都想离开那里。他拼命读书,从四川大竹师范毕业后当了教师。学校离家近,收入稳定。他努力地工作,所带的班,语文、数学平均分考到了全乡第一。

人生的拐点,起因于养鸡。而改行养鸡,则起因于夭折的爱情。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交往5年的女友一往情深,其父却提出必须在重庆买房才能结婚。每月工资区区700元,买房的事儿连想都别想。一个坚强的汉子,就这样被30万元的房款压垮了。

坚贞不渝的爱情,断送在前女友父亲跪下的那一刻。他放手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明白了钱的重要。虽然有钱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钱从何来?他想起了在好客又淳朴的乡亲们家吃饭的情景。饭桌上总会端上一道菜,主打的是黑色、皮非常厚、吃着很香很糯的鸡肉。这就是旧院黑鸡!

“我,不教书了。我要,上山养鸡。”儿子的话声音不大,却像惊雷。父亲默不出声,母亲泪流满面。是啊,大学毕业生养鸡,世俗这一关就难闯啊。没有办法说服父母,他嘴上嘟囔着“我明天还去教书”,但心里却不肯放弃。

大巴山深处的一片狭长的坡地,当地人称“百里坡”。天刚蒙蒙亮,彻夜未眠的他,一溜小跑地冲上了百里坡,开始了养鸡之旅。

他瞄上的鸡,是全身长满黑色羽毛的土鸡,对生长环境极度挑剔,只能在旧院镇的土地上生长。这种旧院黑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专家称其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绿壳的鸡蛋品质高,富含高硒、高锌、高卵磷脂脑磷脂等多种微量元素,是极为理想的保健食品。

养鸡就养生态鸡。他打定主意,做好旧院黑鸡这篇大文章。创业基金是父亲东借西凑的2万元钱。母亲上山成了不挣钱的义工,在外打工的妹妹从大城市返乡给哥哥捧人场。属于他的爱情来了。妻子杨冬菊毅然辞掉了自己的工作,陪伴他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创业。

养黑鸡每步都是一道坎儿

为了给鸡供食,刘晓岗带领全家起早摸黑地种植红薯和玉米。遗憾的是,养鸡对于他而言,比教书还难。书生气的他对养鸡一窍不通。每天都要面对鸡仔的死亡,他束手无策。

当2000只鸡仔只剩下几十只的时候,他已身无分文。3天过去,他没有借到一分钱,听到的却是冷嘲热讽。“一个大学生,能养什么鸡?”

教书时所在村的周支书了解眼前这个小伙子,相信他能干成大事儿,把家里仅有的2000元借给了他。他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从乡亲们那里赊来500只母鸡和50只公鸡作为种鸡,赊来10000斤玉米作为饲料,承诺两年后一定付钱。

他咬着牙坚持着,用心用情侍候着一只只黑鸡。人家养鸡,大多采用全圈养方式,一般30天-40天就可上市销售。而他却独辟蹊径,养的是地地道道的生态鸡!他用超低密度的养殖法,鸡的生长周期至少要8个月。黑鸡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真正的散养,能量消耗多,脂肪沉积少,摄取的无机盐充足。只是黑鸡的质量虽然好,但饲养成本要高得多。鸡卖得贵了,销售就困难。

那些漫长而难熬的日子里仿佛就在昨天。他和母亲一起,每天背着背篓要走很远很远的山路,到旧院镇的集市去叫卖。最多时能卖出几十只鸡,但相对于他饲养的3000多只鸡来讲,销路还是难以打开。

当时,他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辆摩托车。在烂泥路上,用它驮着鸡饲料赶回养殖场。装上几十只大鸡,骑着它去集市上叫卖。

现实的路和他创业的路一样,实在太艰难了。好几次骑着摩托车跌倒在地后,滚烫的排气筒刚好压在了他的腿上,把大块皮都带了下来,露出了血淋淋的肌肉。他疼得呲牙咧嘴,但仍然咬牙坚持爬起来。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对于他而言,成功之路似乎更加漫长。他真的是在用血、用汗铺垫通向成功的路。

他没日没夜地守在养殖基地里,在坡上吃干粮,在帐篷里打个盹,磨破鞋,刮烂衣,被戏称为“野人”。

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3)

困难再大也不忘“黑鸡梦”

记不清楚具体是哪一天了,生意终于开始有了点转机。一个大客户每周都会买走200只鸡。2008年这一年,刘晓岗赚了18万元。对于一穷二白的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笔巨资,而是自信的成本。

初战告捷,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了再生产,又租了3000亩地养黑鸡。他买了大量和养鸡相关的书籍。白天围着鸡转,晚上捧着书看,每天只睡4个小时。上网查阅养鸡专业知识,仔细观察记录鸡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现象。他和家人都学会了打防疫针、群体消毒、鸡舍消毒。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养鸡成活率从5%,慢慢地提高到了80%以上。

所有成功的路,都不会一帆风顺。2013年的禽流感,又一次将他带入了寒冬!销路彻底堵死。2万多只黑鸡每天消耗的粮食就要花费6000元。发现个别鸡舍中出现了疑似症状后,为了确保安全,在未检出疫情的情况下,他狠心将4000只鸡都焚烧掩埋了。

他想尽办法维持企业的运转,花血本培养潜在的客户。他在附近的八台山旅游区开了家专卖店,来往的游客扫二维码后即可免费得到一只黑鸡。直到送出8000只后,才开始出现第一个购买黑鸡的回头客。专卖店每个月的销售额,只勉强够给员工发工资。

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有颗永不泯灭的心,有坚定执着的“黑鸡梦”。他把买家领到了黑鸡养殖基地实地,体验现场抓鸡、品尝黑鸡。扫码送、进园送、品尝送,只要你来我就送。这一体验式销售模式,终于让黑鸡滞销难题迎刃而解。

2016年,他把前期积累的500万元全部投入到了养鸡中,放养基地扩大到了12000亩。黑鸡的存栏量也从最开始的2000只,发展到了10万只。

随着规模的扩大,刘晓岗认识到自己不能一个人包打天下。他与时俱进,下决心摆脱家族养鸡的传统模式。组建跟得上时代潮流的队伍,成了他计划中最紧迫的事情。他定下的规矩是,要招大学生,要组建一支由80后、90后组成的核心创业团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鸡的艰辛,超出了许多年轻人的承受能力。不少人来了,又走了。走了,他只得再招。经过不断地面试和试用,他的周围终于聚起了一支7人核心团队。他常常在微信圈里发有关这些大学生的短视频,给他们鼓劲儿,也给自己鼓劲儿。

在他的带领下,如今产业规模已扩大到了10多万只黑鸡,养殖面积达6000亩。另有1000亩地,用于种植玉米、稻谷、南瓜、中草药、蔬菜和水果,尚有5000亩土地正在开发。他一手创办的旧院黑鸡体验馆内,宽敞明亮,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

让黑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刘晓岗办产业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善用互联网。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养殖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消费需求疲软,鸡肉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同时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他的养鸡基地未能幸免。很长一段时间,销售几乎停滞,黑鸡滞销达1万只,还有28000多枚黑鸡蛋堆在库房里。

必须要想办法自救,能销多少是多少!他积极寻求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到了2021年,他注册了“百里坡旧院黑鸡”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和小红书号,创建了“百里坡旧院黑鸡”公众号,和“有赞”销售平台和“基地直播”全面打通。只要关注“百里坡旧院黑鸡”公众号后,就可实现在线买鸡买蛋、在线观看基地直播和在线喂鸡喂猪功能。他在京东和淘宝上都注册了“百里坡旧院黑鸡”旗舰店,还入驻了国家扶贫采购平台“832”平台。

通过互联网平台营销的精准投放,他养的黑鸡全网曝光量激增。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和乡亲们一步步前行。

如今最火不过做直播。他的“一直播”,是建设直播系统和溯源系统,让百里坡的12000亩有机食材生产基地24小时、全天候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做百万粉丝看得见的有机食材,从根本上树立“诚信”。

通过“百里坡人”的基地直播,养让人看得见的有机旧院黑鸡,让消费者看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依托互联网,他构建起了“公司 基地 农户”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电商 直播”,让大巴山深处的黑鸡和生态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飞向全国。

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4)

养黑鸡向着崭新产业进发

刘晓岗坚持,合作社必须原产地超低密度放养、必须纯粮青草饲喂、必须中草药防病治病。如今的“万源旧院黑鸡”成为合作社的主打品牌,黑鸡和生态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

他带领团队以现代科学生态养鸡为主导,打造绿色健康的有机旧院黑鸡品牌,逐步实现了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闯出了一条原生态有机物农产品销售新路。百里坡旧院黑鸡和鸡蛋先后通过了三大认证,即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永不满足,是刘晓岗不断扩展产业的原动力。

他清醒地看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规模化有机农业的发展。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让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联动,才能催生出崭新的产业,才是中国的特色农业之路。

反复思考之后,他提出了企业的十年战略目标。他自己概括为“三养、三种、一游、一加工、一直播”。

所谓的“三养”是,一养旧院黑鸡;二养生态黑猪,在3800亩林地放养黑猪1000头;三养当地土蜂1000群。而“三种”则指,种有机高山富硒水果1200亩,种有机高山富硒蔬菜200亩,种高山富硒粮食和中草药3000亩。

他所践行的“一游”,是发展以“旧院黑鸡文化”为主题的农业乡村体验式旅游。他的发展蓝图中包括新建50幢森林小木屋、3000平方米的农业体验接待中心、1000平方米的旧院黑鸡文化体验馆和其它相关的附属设施。

他实施的“一加工”,指加工旧院黑鸡(蛋)相关旅游即食食品。新建加工产房3000平方米,拥有即食食品加工生产线两条。用旧院黑鸡(蛋)的加工和销售,带动旧院黑鸡的养殖产业发展,让旧院黑鸡产业做成养殖、实地体验、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实施这一战略,使企业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有了保障。发酵好的鸡粪和猪粪养殖蚯蚓,用蚯蚓喂鸡,用蚯蚓粪种植喂鸡用的粮食和中草药。土蜂的养殖能够为植物授粉。

“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经济,既可变粪为宝,又可变废为宝,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说这话时,他信心满满。

未来的百里坡,在12000亩的种养生态基地上装有即时监控系统,实施基地直播。免费农业基地体验、免费住森林小木屋、免费吃黑鸡、免费拾鸡蛋、免费摘水果、免费收蔬菜,这种实地免费体验模式,会为百里坡旧院黑鸡的发展积累人脉、奠定人气基础。

他说,这一战略目标实现后,百里坡12000亩基地就变成了百万粉丝看得见的有机食材生产基地,而百里坡旧院黑鸡所生产的食材将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百里坡旧院黑鸡将做成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到那时,百里坡的12000亩青山绿水,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黑鸡养殖销售额占比多少(养黑鸡养出绿色产业)(5)

最后的成功属于努力的人

刘晓岗办产业,可以说是又红又专。

2020年12月,他荣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6月,他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过去的穷小子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但他忘不了当年乡亲们雪中送炭,在他最困难时给予的帮助。早在2010年,他发动周围的40多户村民,成立了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其他村民加入合作社,实现共同致富。

百里坡流转农民的土地,以鸡苗或者现金方式每年给农民分红,农民可享受土地租金收入,企业有了民意保障。在他的带领下,2000多个村民通过养殖增收致富。

他坚持为社员免费提供鸡苗、免费技术指导、统一保底回收,14年间累计免费送出10万余只鸡苗。

他忘不了当年在崎岖的山路上骑摩托车时洒下的鲜血,自愿出资为村民们修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当年,他为了钱而养鸡创业,如今有了钱却又都投在了创业上。每年收入几百万元,全部投入百里坡12000亩的基地,踏上了开发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有机农业之路。

他一如既往的朴实,一辆国产长城汽车开了好多年。父亲依旧忙着种地,母亲还是种菜卖菜。

他想过,把钱用来改善家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他当年创业的初衷。但现在他想的更多的是,实现对团队、对183户父老乡亲的承诺。

他的微信视频号“百里坡旧院黑鸡”每天都会发送有关团队、有关黑鸡、有关基地的视频。看他微信圈里的视频,最大的感受是太励志了。

他在微信里写到,很多事情、很多产品、很多成绩,不是听你说得多好,而是看你做得多好。欺人欺不了己,更欺不了天。

百年难遇的高温,加上百年难遇的大旱,水也成了奢侈品。近十万张黑鸡张着嘴要水喝。他们昼夜不停,一车又一车地往百里坡上拉。同事白天拉,他每天晚上拉。

罕见的干旱使基地喂鸡的口粮生产遭遇滑铁卢。8月23日,他发的视频是清理玉米地的画面,而配曲是《别问农民苦不苦》。那铿锵有力的歌声里,我看到了他、他的父亲、他的团队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他在这天的微信里写到:“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今年不行,我明年再战。成功最后一定属于努力的人。”

我把这篇文稿发给他审改。他返给我的时间是凌晨3点52分。早晨5点他送母亲去镇里卖菜,然后直奔百里坡。那里是他事业的战场。

我相信他的努力。我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绿色中国》2022.8B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