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每回情节概括(红楼梦怎么来的)

红楼梦每回情节概括(红楼梦怎么来的)(1)

《红楼梦》从哪来的?

按书中的说法,是从一块大石头上抄录下来的。

什么石头,能写大几十万字?

这块石头很不平凡,它是女娲石炼石补天的时候炼造的,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所以形体上是个巨石了。

当然,这是作者自己用的障眼法。

我们都知道,一本书是不可能凭空从一个石头上出来的,况且还是本奇书。

这是作者想要掩盖一些事实罢了。

最大的原因是怕涉政。

我们知道红楼梦涵盖了生活的许多方面,讲世情的也不在少数,这个时候,不可能离开政治,离开官场。

但曹雪芹还是大多数避开了,除非不得不说的地方,比如说贾雨村乱判葫芦案。

这一章不可能避去,因为它涉及了众多书中的主要人物,对人物的刻画也起着关键作用。

薛蟠的形象跃然纸上,混蛋,粗鲁,骄横。

贾雨村的“人情世故”,因为他的官是贾政举荐的,而薛蟠是贾政外甥,所以就算薛蟠犯了命案,也被压下来,用银子胡乱打发了。

而这案中的重要人物香菱,她美好灵秀却命运悲惨在这个案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这一章保留,因为它实在无法可删。

但作者还有一个方法,什么呢?

就是强调这本书无朝代年纪可考,就是说,这是我瞎编的,看见没?

我从没说过我朝政府,我朝官员如何。

这就是我杜撰出来的。

我写的小说,是谈情说爱的,无关政治。

在清朝那种“文字狱”风气下,这会免去很多麻烦。

红楼梦每回情节概括(红楼梦怎么来的)(2)

于是,这本书的诞生是这样的。

有一僧一道在这块儿大石头旁边高谈快论,说的什么内容呢?都是一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的事儿。

于是我们可以猜测,这一僧一道是神仙。

神仙说天上的事儿说腻了,又开始谈论红尘里的事儿。

由于说的都是荣华富贵的事儿,这一说不打紧,没想到旁边还有个偷听的。

这个偷听的人就是一块儿石头。

是的,就是那块儿女娲炼石补天时候炼造的石头。

这个时候他还是一块儿空石头。

虽然没有被用去补天,但是也通灵性,会说话。

他在这儿太寂寞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白天黑夜没有人和自己说话,没有人理自己,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周围全是云峰雾海。

太孤独了。

你们说人世间这样繁华,我要去走一遭。

求求两位仙人,带我去吧。

于是僧人施佛法把大石头变成扇坠儿大小,去繁华地游历人间了。

红楼梦每回情节概括(红楼梦怎么来的)(3)

此事还没完。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个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看到有块儿大石头上写满了字。

这个石头,就是之前被一僧一道带去人间体验红尘的巨石。

他回来后,将自己的经历,一字一句地刻在了自己身上。

至于是怎么做到的,这是神仙操心的事儿,我们凡人不用管。

他不仅写了自己入世的经历,还把自己的母亲是女娲这件事说了出来。

我们也从他记录的文字中知道了那一僧一道有个很厉害的名字,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这块儿石头记录得非常详细,甚至将他在人间怎样吃饭,一顿吃多少,穿怎样的衣裳,亲戚朋友都有谁,有几个仆人等都记录得非常清楚。

红楼梦每回情节概括(红楼梦怎么来的)(4)

那么问题来了,空空道人虽然觉得石头上的故事写得也不错,但是倒也没到他劳心劳力抄写誊录的地步。

于是石头又发挥了他能言善辩的本领,说服了空空道人,将故事全部抄录,带到人世间。

到人间之后,才到我们作者的戏份了。

曹雪芹说,这本书他只是担任了一个编辑的角色,拿到这本书的抄录本之后,他在悼红轩中花了十年,增删五次,提炼了目录,分出章回,命名为《金陵十二钗》。

为了说明自己的辛苦,曹雪芹还写下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千万不要被作者骗了。

以神话开头,也不过是想虚化书中的内容罢了。

在这点上,我们看破了曹雪芹的”小九九“。

就是你写的,别再掩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