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脱管原因分析及措施(当心这类操作不当引发的脱管)

临床案例

前几天,到呼吸内科查房,护士长小H正在病房为5床患者重置导尿管。患者家属在旁边唠唠叨叨的说:“这次的尿管才用了5天就掉了,肯定是之前膀胱冲洗的小护士,操作不当引起的,以前冲洗都在那个白色盖帽端连接,而今天是在管上直接扎的。”护士长解释道:“脱管是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不过您反映的事情我会查一查的。”

这时经过了解,之前的膀胱冲洗是实习护士为患者操作的。实习护士说:“自己在前几个科室轮转时,都是用输液器针头直接穿刺导尿管末端的,今天也是这样操作的,不过其他科室使用的都是那种“黄颜色”的导尿管,这种白色透明的导尿管我没见过。”

我戴了副手套,把之前脱出的尿管从医疗垃圾桶内检出来,用注射器抽了20毫升水,注射到气囊端口上, 果不其然,一股小水柱从导尿管根部滋出,这正是刚才输液器针头穿刺部位。如图1。

患者脱管原因分析及措施(当心这类操作不当引发的脱管)(1)

这种白色透明尿管同“黄颜色”尿管有何不同?原来,这位患者是一位前列腺严重增生患者,普通的硅胶涂层尿管(即黄颜色尿管)较软,置入困难,护士长特意到器械科领的这种硅胶导尿管(白色透明导尿管)。硅胶导尿管硬度较大,管腔大、管壁薄,但弹性较硅胶涂层尿管差,当直接在尿管上穿刺时,导致针眼闭合不严,而实习护士不偏不正,正好穿刺到水囊注水管上,导致水囊漏水而脱管。

那么,尿管的种类有几种?各种类型的导尿管适应怎样的人群呢?正确的膀胱冲洗是怎样的呢?

一、导尿管的种类有几种?

导尿管的种类有三种:第一种为单腔导尿管。第二种为双腔导尿管。第三种为三腔导尿管。

根据导尿管头部形状的不同又分为直头、弯头、梅花头。

患者脱管原因分析及措施(当心这类操作不当引发的脱管)(2)

二、各种导尿管的适应症:

单腔导尿管用于不需要留置的一次性导尿,比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清洁导尿。

双腔导尿管用于需要短期或长期留置的留置导尿,如术前。

三腔导尿管用于需要膀胱冲洗或膀胱内灌注药物的情况。如膀胱肿瘤化疗药物灌注。

直头用于一般患者的导尿,而弯头用于前列腺肥大患者的导尿。

梅花头导尿管适用于膀胱或肾脏造瘘术后引流尿液用。

三、硅胶与乳胶导尿管的区别是什么?

乳胶导尿管对黏膜刺激性强 ,且容易造成尿粪石、磷酸钙沉积而导致引流不畅,使残尿增加而致尿路感染。 硅胶导尿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高,表面光滑、壁薄,内经相对粗、尿液排流快,不易形成壳垢,不易堵塞,留置时间长,且刺激性小,同时硅胶导尿管对黏膜刺激小,组织相容性好 ,而且不易形成生物膜 ,可减少尿路感染。

患者脱管原因分析及措施(当心这类操作不当引发的脱管)(3)

四、正确的膀胱冲洗方法

经过笔者调研,本单位有95%以上的科室膀胱冲洗时,患者留置的是硅胶涂层的双腔导尿管,而非三腔导尿管,采用的的冲洗方式为输液器针头直接穿刺的方式,只有个别容易堵管的患者采用的是硅胶三腔导尿管。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的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中膀胱冲洗的方法为利用三通的导尿管,将无菌液体灌入到膀胱内,再利用虹吸的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出来的方法。具体连接方法为用类似输液器的专用膀胱冲洗装置,其末端与Y型管的主管连接,分管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引流袋。应用三腔导尿管时,可免用Y型管。

五、双腔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的弊端

使用双腔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时,冲洗腔也是引流腔,来回更换导致频繁破坏导尿管的密闭性,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都把使用输液器直接穿刺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当成了惯用的冲洗方法,这充分证明了护士的聪明才智,但是真的不是常用的就是正确的,我们护理人员一定又有独立的思维。遇到需要长期膀胱冲洗或灌注药物的情况下,一定要采用三腔导尿管。不可直接穿刺导尿管,尤其是使用硅胶导尿管的情况下,更不可直接穿刺尿管。

患者脱管原因分析及措施(当心这类操作不当引发的脱管)(4)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杨、李钢、尹婷等,硅胶导尿管与乳胶导尿管在尿路相关性感染中的调查分析,《中外医疗》 2013年32卷14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