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红色经典人物诵读(主题诵读陈玉霞)

5分钟红色经典人物诵读(主题诵读陈玉霞)(1)

早晨8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郁郁苍松怀英烈 | 朗诵:陈玉霞

来源:赣州市红旗大道第二小学党总支

报送:赣州市委教育工委

5分钟红色经典人物诵读(主题诵读陈玉霞)(2)

5分钟红色经典人物诵读(主题诵读陈玉霞)(3)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上,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其中17棵树上还钉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人们称其为烈士“信念树”。这里有个壮美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参加了红军。为表达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的蛤蟆岭上,每人栽下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兄弟们约定:革命成功后,都要省亲故里,回报乡亲,如果有人“光荣”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孝亲敬老,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然而,勇士们再也没有回来。由于他们音讯全无,当地政府给他们的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但乡亲们根本不相信17个儿郎会全部战死沙场,总觉得有一天他们都会回来。为了寄托思念,他们给17棵松树分别钉上一块小木牌,用红漆写上种植者的姓名,以当地最古老的方式祝福远方的亲人一路平安。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无情的岁月没有给守望者们一个欢喜的结果,撕裂的心灵慢慢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在几代人的望眼欲穿中,华屋人不得不默认,当年的战火已经把他们的亲人带走。为了让客死他乡的华氏兄弟有一个灵魂安息处,华屋人把烈士生前种植的17棵松树称为烈士“信念树”,作为烈士的遗物来祭奠。从此,17棵烈士“信念树”不仅寄托了村民的无尽念想,更成为华屋人在艰苦岁月中坚强生活的不懈动力。

青松一棵挨着一棵,17位烈士的名字当被后人铭记。他们是:华崇宜、华崇森、华钦恩、华钦仑、华质彬、华钦柏、华钦梁、华崇煌、华崇沂、华桃生、华德和、华树生、华钦材、华德思、华崇松、华钦遥、华崇球。

每到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涂上红漆,以特有的方式为飘泊异乡的亲人“招魂归乡”。每当有大事喜事,华屋人都要到树下来聚聚,唱唱红歌,对对山歌,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畅想明朝美好生活。

80多年来,在华屋人的精心保护下,17棵烈士“信念树”一直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它们屹立在蛤蟆岭上,俯视家园,守护亲人。

编辑:谢忠英 实习生邱艺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