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

通常说的手动“全景接片”摄影,指的是在以相机单张画幅拍摄时,不足以涵盖、展现大场面画面的情况下,通过手动全景接片摄影技法,以水平(或竖直)方向移动,接连拍摄两张或者两张以上的数张片子后,通过后期的电脑PS工具,进行(自动)拼接合成为一张宽画幅的全景照片。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

冬日(70-200mm镜头111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的拍摄要点:

1,全景接片拍摄过程中,需要预留好前、后相连片子画面中的尾、首重叠区域。片子画面中的重叠区域,是用来将多张以全景接片技法拍摄的连贯片子,进行后期拼接合成为一张全景照片的。重叠区域越多,拼接合成的就越精确(通常情况下,预留重叠部分保持在画面的1/3左右或以上)。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

通常情况下,预留重叠部分保持在画面的1/3以上(17-40mm镜头29mm端)

也就是说,连续拍摄的二张片子中,前面一张片子画面右侧一部分,与后面一张片子画面左侧的一部分,是相同场景的重叠区域。后面一张片子的拍摄,是以前面一张片子中的预留重叠区域为拍摄起点的。两张片子相接重叠的区域内,可以选择一些明显的、静止的场景物(如:房子,树木等)来作为重叠参照物。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

灰色区域为两张片子的重叠部分(17-40mm镜头29mm端)

2,全景接片拍摄过程中,以相机位置为中心点,镜头的平行(或是竖直)移动,尽量保持与中心轴相吻合。让所拍摄的每张片子,尽可能地保持在同一中心轴线上。与中心轴线的吻合度越高,拼接合成后的全景片子就越不容易出现借位,畸变的现象。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

远去的村庄:回家(171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要理解这个“中心轴线”不难。如果是初学全景接片摄影,可以先从手机相机的“全景”拍摄模式中,对中心轴线有个了解。打开手机相机的“全景”模式,手机屏幕上会出现个全景拍摄示意窗,示意窗中的线条就是中心轴线,拍摄时,手机与中心轴线保持吻合移动就成。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

手机“全景”模式拍摄的窗口示意图

相机手动“全景接片”拍摄,取景窗(或是取景屏)上没有中心轴线显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次的拍摄,学习掌握。特别是在手持相机进行全景接片拍摄的过程中,要掌握好镜头移动过程中,保持与中心轴线吻合的技巧。(用三脚架进行全景接片拍摄,容易保持中心轴线吻合。但,不是所有摄影题材的全景接片拍摄,都有可能用上三脚架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6)

手持相机,以身体为相机中心点,进行的全景接片拍摄示意图(17-40mm镜头29mm端)

全景接片摄影实拍经验:以相机取景窗(显示屏)中磨砂玻璃上的对焦点,来进行预留重叠区域的选定,以及镜头移动过程中,与中心轴线保持吻合一致。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7)

春天里的童话(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相机取景窗的磨砂玻璃上,分布着该机型的对焦点,这些对焦点是一直显现的。(液晶显示屏上的对焦点,需要按相关键后才能短暂显示,也许显示状态会因机型而不同)。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8)

常见的单反机取景窗中对焦点分布示意图

下面我们就以取景窗中11个对焦点为例,看看在“全景接片”拍摄中,如何利用对焦点来进行预留重叠区域的选定,以及镜头移动过程中,与中心轴线的保持吻合一致的。从下面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1个对焦点的分布图中,左右两边的单个对焦点,正好接近处在画面的三分线构图线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9)

17-40mm镜头约24mm端

我们将相机显示窗中左、右(单个)对焦点,作为全景接片拍摄中,预留重叠区域的选定和镜头摇移过程中与中心轴线相吻合的参照点:(1)拍摄第1张片子时,先以右边单个对焦点所对应的场景物为预留重叠区域参照点。(2)拍摄第2张片子时,将左边单个对焦点,平移到原单个右边对焦点的位置,这样,全景接片拍摄就变得简单容易掌握了(多张画幅拍摄,依此类推)。如下面的图例所示。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0)

以对焦屏上的单个对焦点所对应的场景物为参照点,全景接片拍摄就变得简单容易了

3,全景接片拍摄过程中,不同焦段镜头的使用。各种焦段的镜头(包括:中、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都可以用来进行全景接片摄影。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超广角镜头进行全景接片摄影时,在预留重叠区域的处理上会有所不同。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1)

远去的村庄:老屋老人(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标准镜头(包括广角镜头)和中、长焦镜头,很适合以相机取景窗中(单个)对焦点所对应的场景物为参照点,预留重叠区域,进行全景接片拍摄。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2)

标准镜头(包括小广角镜头)和中、长焦镜头,镜头焦距越长,视觉范围越窄,画面边缘畸变就越小。以全景接片技法拍摄后的片子也容易拼接合成,所完成的全景照片,画幅宽广完整,不容易变形。如下面的全景照片。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3)

冬日(70-200mm镜头12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4)

桃花:桃依空山(70-20mm镜头200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5)

春分(70-20mm镜头200mm端,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6)

天牛(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超广角镜头(泛指焦距为15—20mm的镜头)有着宽广的视觉,(有些镜头)容易在画幅边缘出现轻微的畸变。超广角镜头(个人实拍觉得)以全景接片摄影手法,也是适合拍摄场面宏大的风光,(一些)人文,街拍,花卉,建筑等题材的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7)

荷:淡彩(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超广角镜头进行全景接片摄影,(实拍感受需要保留更多的重叠区域。我们可以选取相机取景窗中其它对焦点所对应的场景物作参照点。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8)

预留重叠区域的参照点,可选择三个对焦点,或是三个对焦点和单个对焦点之间的对应场景物

全景接片的重叠区域越多,后期(电脑PS)拼接合成的就越精确。也可以尽可能地弱化一些由超广角镜头带来的画面中水平线条的弯曲畸变。这一点,也适合其它焦距镜头的使用。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19)

远去的村庄:老屋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0)

静静的山城(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5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1)

远去的村庄:金秋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相机竖画幅拍摄全景照片,可以增加全景照片画幅的高度,适合一些在狭窄拍摄环境中,增加照片画幅涵盖面的“全景接片”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2)

远去的村庄:金秋家园(17-40mm镜头17mm端,相机竖画幅,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3)

远去的村庄:老屋老人(17-40mm镜头17mm端,相机竖画幅,全景接片(一组5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4)

远去的村庄:老街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相机竖画幅,全景接片(一组10张)拍摄)

4,全景接片拍摄过程中,相机和镜头都设置为手动档。(这一步骤很重要

相机手动(M)档的曝光组合设置。可采用“先自动再手动”的方法,先用光圈优先(或是自身习惯)方法,获得一组光圈、快门的曝光组合数值,然后再将相机调到手动(M) 挡,设置好相应的光圈、快门数值。目的是:让所有拍摄的全景接片的片子,保持相同曝光值。(我个人喜欢将光圈设置为镜头最佳成像f/6.3-11)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5)

荷:淡彩(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镜头设置为手动对焦(MF)档。先依拍摄意图选择好被摄主体,镜头完成自动对焦后,将镜头设置成手动对焦档。目的是:让所有拍摄的全景接片的片子,都保持相同的对焦距离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6)

瓢虫(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正式进入全景接片拍摄前,(尽可能的)先按拍摄意图,做一次(或多次)完整的全景接片拍摄过程预演,在预演中先确定好所拍摄的每张片子的重叠区域,以及所需要完成的拍摄片子张数。心中有数,拍摄起来就稳当了。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7)

桃胶:活火熔岩(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后期电脑(PS)拚接合成制作

其实,相对于全景接片的前期拍摄,后期电脑(PS)的拼接合成就觉得简单多了。只要在电脑PS工具中,倒入所需要的拼接合成的片子素材,电脑PS工具就会将所导入的全景照片素材,自动拼接合成为一张完整的全景照片。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8)

远去的村庄:冬天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打开电脑PS工具,按“文件—自动—Photomerge”顺序,打开“全景接片”合成窗口,导入需要拼接合成的图片素材。在合成窗的左侧,有多种合成选项,可以根据拍摄全景片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选项(这里就不逐个展开说明了)。通常情况下我常用的是“自动”和“调整位置”合成选项(二选一)。如下面图例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29)

电脑PS工具全景接片自动合成窗口示意图,留意辅助选项的使用

个人在使用过程中觉得,“调整位置”选项合成的全景照片,中规中矩,比较不容易变形。这是我常用的合成选项。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0)

调整位置选项,合成的全景照片效果图示意图

“自动”选项的合成的全景照片,有的时候在合成一些全景片子素材时,会出现一侧明显的拉伸畸变现象。(如下图例中右上方的流水全景图片)。这种拉伸畸变效果是否需要,可以根据所拍摄的全景照片的具体内容来定。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1)

自动选项,合成后有全景照片效果示意

拼接合成后的全景图片,剪裁掉画面空白处后,进行必要细致的(如:色阶,色彩平铺,色相/饱和度等等)的调整后,一张完美的全景图片就完成了。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2)

荷:雨后(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需要使用三脚架吗?

全景接片摄影使用三脚架,最大的好处是全景接片拍摄过程中,镜头移动与中心轴线保持较为高度的吻合,以获得拼接合成后的全景照片最大化的宽广画幅。但在实践拍摄中,不是所有摄影题材的全景接片拍摄,都有可能用上三脚架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3)

静静的沙溪(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在人文,街拍等摄影题材的使用

三脚架使用度:低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4)

远去的村庄:老屋老人(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人文,街拍等摄影题材的拍摄,主要是抓拍,赶拍或是守地待拍。通常是在以不惊动被摄对象,或是不过度引起被摄主体察觉下进行拍摄的。这种情况,如果是要架着三脚架进行人文,街拍的全景接片拍摄,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现实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5)

远去的村庄:老屋老人(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许多时候,人文,街拍等摄影题材的拍摄,不仅仅只是单个被摄主体的呈现。有些人文,街拍等题材的拍摄,需要用全景接片的大画幅来涵盖周边场景,以达到渲染营造,补充传导拍摄意图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6)

远去的村庄:老街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7)

远去的村庄:金秋印象(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在田园、城市、自然风光等摄影题材的使用

三脚架的使用度:较高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8)

静静的山城(70-200mm镜头70mm端,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风光题材的拍摄,通常情况下是可预见和有计划的。大多数的静态风光摄影,是可以利用三脚架进行全景接片拍摄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39)

静静的沙溪,晚霞雨(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0)

家园(70-200mm镜头70mm端,相机竖版,全景接片(一组5张)拍摄)

有些风光摄影是不期而遇的,就象山里的云雾,来的突然,走的也快。遇上了,容不得你多想,容不得你支上三脚架。直接手持相机,赶着拍上几组全景接片的片子,也不枉这邂逅相遇的风景。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1)

冬日(70-200mm镜头111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2)

冬日(70-200mm镜头135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在花卉摄影中的使用

三脚架使用度:依拍摄环境和拍摄意图的需要使用。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3)

桃花:老树虬枝(70-200mm镜头155mm端,全景接片(一组6张)拍摄)

近距离拍摄花卉,可以通过发挥中、长焦镜头(或是微距镜头)的景深效果,通过近距离的拍摄,将被摄主体(花卉)从模糊虚化的散景中脱离出来。但中、长焦镜头(或是微距镜头)近距离拍摄花卉,镜头视觉涵盖范围小,有些时候会不足以将需要的花卉整体展现出来,或是缺少应有的场景氛围。这个时候,全景接片摄影的宽广画幅,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花卉的拍摄需要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4)

桃花:粉黛含笑(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近距离的使用全景接片技法拍摄花卉,如果拍摄环境宽敞,可以用上三脚架,耐心精确的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三脚架固化了拍摄的角度和高度,“换个角度拍拍”会有不错的惊喜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5)

李花:素颜玉立(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6)

静静的荷(70-200mm镜头200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一些较大场景的花卉摄影,全景接片摄影下,可以做到让镜头尽可能地接近被摄主体(花卉),增强近与远,大与小的对比效果,这对提升空间透视感是很有利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7)

玉兰花(70-200mm镜头169mm端,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8)

桃林春梦(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8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49)

桃林春梦(17-40mm镜头17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全景接片摄影,在生态摄影(如:昆虫,小动物等)中的使用

三脚架使用度:户外拍摄因时常受拍摄环境所限,常规三脚架使用不方便。微型三角架使用得较多。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0)

春天里的童话(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生态摄影中,有一些昆虫(如:螳螂,竹节虫,螽斯等)有极细长的身体外形,通过全景接片拍摄,可以实现近距离的拍摄,完整展示被摄主体全貌的目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1)

螽斯(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4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2)

竹节虫(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昆虫,小动物的拍摄,许多时候属于微距摄影范畴。在一些昆虫,小动物的拍摄中,全景照片宽广的画幅,涵盖了更多的场景,也是有助于摆脱单一的就主体拍主体的表现方式,尽可能的让微距摄影多一些可赏性。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3)

蜗牛(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4)

金花虫(佳能百微,全景接片(一组2张)拍摄)

“追随抓拍”运动主体,常常会有连续的追随拍摄多张照片。这也就常常的无意间做成了一些全景接片的拍摄。试着将“追随抓拍”过程中连续拍摄的片子,进行合成为全景照片,兴许会有不小的意外与惊喜。

初学摄影拍摄教程(聊摄影实用技法)(55)

树枝上和飞翔的,是同一只鸟。追随抓拍后的全景图片(70-200mm镜头192mm端,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摄影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观看欣赏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