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江城最美老师(寻找最美校友周一丹)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8月24日是周一丹的生日,她的维吾尔族学生麦热姆尼萨通过微信祝她生日快乐。周一丹离开新疆已经两年,但她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2018年,周一丹从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当年9月,她主动联系新疆喀什疏附县教育局,成为该县塔什米里克乡中学第三批支教老师。

坐了5天4夜的火车,她来到距家乡安徽4500多公里,位于喀什噶尔绿洲上的疏附县。在3个月的统一培训之后,周一丹和其他20多位支教老师一起到塔什米里克乡中学报到。

寻找江城最美老师(寻找最美校友周一丹)(1)

刚到学校,她就面临两个挑战。

一是被安排教语文。周一丹是学美术专业的,之前从未接触过语文教学,而当地正缺语文老师,她必须顶上。她不断向同事请教,在开课前超额备课30个课时,反复琢磨,才敢去上课。

二是将学生的名字和人对上号。她教初一六班,班上42个孩子里,名字短的6个字,最长的有10多个字。语文课课时多,周一丹和学生们天天见面,下课了还找学生聊天,不到一周就能熟悉喊出所有学生的名字。

她负责的班级语文基础比较薄弱。课上,周一丹会带着学生一遍遍地读、写、说,从基础开始,力图让每一个学生在拼音、笔顺等方面不犯错。一学期下来,六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平均分比第二名高了5分。

课下,她在聊天中给学生们制造语言环境。一开始,学生们只会用很简单的句子,还有语法错误,但周一丹从不强硬地纠正学生,而是展示正确的用法。潜移默化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越来越好。

周一丹一边钻研教学技能,一边用爱心呵护着孩子们。班上一位叫依丽米古丽·图尔贡的学生是家中3个孩子的老大,因家庭困难曾难以继续学业。了解情况后,周一丹经常在放学后和她一起回家,找时间给她补课,还帮着照看她的弟弟妹妹,一起干农活。慢慢地,依丽米古丽·图尔贡的成绩从班级后几名,一路上升到班级前15名。

如今,六班入学42人,毕业42人,10人考上高中,2人前往内地上职高。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到毕业都稳居第一。

3年支教时间里,周一丹开展了300余场次家访活动,召开600多场次的家庭课堂,为有特殊需求的同学们送教上门。她累计承担授课任务2000余节,总授课时长约1000小时,完成教案300余篇,3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

寻找江城最美老师(寻找最美校友周一丹)(2)

周一丹说:“教完1年之后,我很想家。但我是从初一就开始教的,而孩子们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是最好的,中途换老师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所以再想回家也得把3年带完。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3年很圆满。”

对于周一丹来说,这是此生难忘的3年。她记得当地老师的热情,她和同事被邀请去他们家里围成一圈吃饭,吃完了还唱歌跳舞;她记得新疆的风景,春天十里杏花纷纷,秋天路两旁的胡杨树宛若油画;她还记得暑假自驾游,走过巍峨峡谷、辽阔草原,南疆的风吹过沙漠,拂过她的脸颊。

这3年同样是新疆发展很快的3年。周一丹说,她看着塔什米里克乡的超市和物流点渐渐多起来,柜台销售人员的汉语也从生疏变为熟悉;交通也越来越便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她看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果。

作为党员,她同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际,她主动请缨参加隔离点布置工作,负责档案整理,收集并上报困难群众诉求,坚守在抗疫一线40多天。

青春短暂,但若与时代同频,则芳华永存。如今,周一丹回到家乡安徽蚌埠,继续从事语文教学。未来,她计划继续深造,在教师岗位上走得更远。

(一审:谭雨欣;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