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40亿人的爱情故事(人间最美的爱情)

马桑和灯台是桑植大山里的两种树,同林相守,同脉相望,马桑缠绕灯台,灯台携拥马桑,那是“只为在一起,是树也是藤”的自然界绝唱。戴桂香和贺锦斋是桑植县的一对夫妻,结婚3月,空守67年,“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他们夫妻生前的诗歌传情,也是桑植民歌里最凄美的爱情离殇。

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也是“上马将军下马诗”的红军师长。1919年秋,为响应革命,新婚一个月的贺锦斋弃耕从戎,他对苦苦哀求的妻子说“明年马桑树儿发芽的时候,我就回来”,男儿万千柔情,从此铁血丹心。1927年8月1日,贺龙率家乡三千儿女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到1928年2月底,返回桑植的子弟兵不足3百人,贺锦斋是生还的幸运者。此时,等候10年的戴桂香与丈夫日夜相伴,如胶似漆。丈夫改编《马桑树儿搭灯台》,妻子依偎吟唱。戴桂香就如马桑树一般,可贺锦斋却是行走的“灯台”,妻在心上,志在四方。

感动40亿人的爱情故事(人间最美的爱情)(1)

1928年4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贺龙、周逸群领导发动“桑植起义”。后遭到疯狂反扑,桑植失守,红军被迫转移。戴桂香得知丈夫又要走,急得泪如雨下,她紧紧拽着丈夫的衣角哭着哀求:“锦斋,我不要你走,求求你别走......”贺锦斋紧紧地抱住妻子,替她擦干泪水,深情又坚定地说:“桂香,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人,我不仅要为你,还要为党和人民奋斗。等革命胜利了,我就回来。”

贺锦斋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走了,歌是不舍,歌也是永别。戴桂香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哭了,歌是不舍,歌也是等待。

感动40亿人的爱情故事(人间最美的爱情)(2)

1928年8月,贺锦斋为掩护贺龙和主力部队突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那一天,贺锦斋27岁。那一天,25岁的戴桂香正带着公婆在桑植的山中避难,忍饥挨饿,照料双亲。她对丈夫的思念如家乡门前的玉泉河水,涨了消,消了涨,在那个消息封闭的岁月,戴桂香不知道,她再也等不回她的锦斋了,她深爱的“灯台”永远地走了.....

1931年6月,贺锦斋的遗体被运回桑植。这一天,洪家关的风雨桥边,漆黑的棺材前,戴桂香哭得昏天动地,几度晕厥。马桑树还在,歌声还在,家书还在,可她深爱的锦斋,她日思夜想的锦斋,给她说过革命胜利就回来的锦斋,却永远的不在了。这一天,戴桂香正式成为了贺家七十二遗孀中的一员。“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

晚年的戴桂香在光荣院里渡过,每天下午,她都会来到丈夫贺锦斋的坟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老人活了95岁,唱了71年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女儿贺晓英忘不了,一生守望丈夫的戴桂香临终所托:“等我死了,把我埋在锦斋身边,他走上了红军路,一去不回。我等了他71年,等我死了,我就可以见到他了,就可以和他永不分开了……”

感动40亿人的爱情故事(人间最美的爱情)(3)

1985年,戴桂香老人去世,当人们打开她的遗物,一口大木箱的时候都惊呆了,里面居然是满满一箱的马桑树叶,箱子最底下珍藏的就是丈夫写给她的那首《马桑树儿搭灯台》。

“吾将吾身献吾党”,这是一名年轻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初心。“一生只等一人归”,这是一位妻子朴实坚贞的感情。这是雄浑的湘西汉子舍小家为大家的英勇抉择,这也是多情的湘西女子用她一生的光阴吟唱的爱情史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