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1)

也谈文言断句的“技巧”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

陈恒舒

近年来,文言断句题逐渐成为高考语文命题的“新宠”:2013年和2014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题中,出现断句题的试题分别达到了9套和10套(与其说是“成为新宠”,不如说是“回归传统”──且不说古人从小读书就要“习句读”,把断句作为一项基本的阅读能力来培养,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标点文言语段的标点、翻译仍然是高考语文文言考查的主要形式,而无论标点还是翻译,断句都是一个基本的环节)。

相应地,很多教辅资料也开始使用一定的篇幅讲解文言断句的技巧。也有一些教师发表相关论文,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名词、动词、虚词、句法及修辞特点等“标志”来解答文言断句题。

但笔者在阅读及教学实践中发现,仅仅依靠这些所谓的“标志”来应对文言断句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在借助“标志”断句时往往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特此提出,供广大师生参考。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2)

一、关于名词:属上属下须明辨

一般教辅资料认为,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找到了主语、宾语,就能判定一句话的起止。

文言的情况有时候比较复杂,如果一个名词恰好夹在两个动词之间,它究竟是充当上句的宾语还是下句的主语,有时还需斟酌一番。

过去听一位老师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有学生把它断成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如果这样的错误确实存在,我们只能说,一是对“食尽”的语法性质判断有误,二是对文意缺少整体把握──项羽的部队竟然成了“食人族”?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3)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4)

我们再来看一道高考真题──2014年江苏卷第20题: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 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可以说画线部分断句的难度并不大,如果有一点点难度,那就应该在“伯喈”的属上还是属下。从语法上来说,“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和“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都是成立的,但依据上下文意及历史常识来看,只有前者才是正确的。“董卓既诛”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并不需要宾语。如果学生死守“主谓宾”的语法结构,自然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答案: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我们再举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这是笔者读高中时做过的一道练习题: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有 弟 曰 弼 好 酒 而 酗 尝 因 醉 射 杀 弘 驾 车 牛 弘来 还 宅 其 妻 迎 谓 之 曰 叔 射 杀 牛 弘闻 之 亦 无 所 怪 问 直 答 云 作 脯 坐 定 其 妻 又 曰 叔 忽 射 杀 牛 大 是 异 事 弘 曰 已 知 之 矣 颜 色 自 若 读 书 不 辍 其 宽 和 如 此。

──节选自《隋书·牛弘传》

这段文字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中一点就在于画线部分的两个“牛弘”。这两个“牛弘”应该属上还是属下?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5)

有的学生认为属上,按照这个断法,牛弘被射死了,那么下面跟妻子对话的人是谁呢?有的学生认为属下,那么射死的是“弘驾车”。“弘驾车”是个什么东西呢?学生答曰:“是驾车的人。”

但牛弘接下来很淡定地回答“作脯”,意思就是“做成肉干”──牛弘也是“食人族”吗?这也都是不顾文段整体意思的结果。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牛弘”腰斩──“牛”属上,“弘”属下,只有这样才能把意思讲通。很多同学根据文段的第一句话认定“牛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也就难以断对。

其实,这里也有一个史传的行文习惯的问题,在同一篇传记中,人名首次出现时姓名俱全,其后往往省去姓氏,了解这一常识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个故事确实太巧合,如果传主不姓牛,或者驾车的不是牛,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6)

二、关于动词:“曰”“云”“言”有时不表对话

一般教辅资料认为,作为对话标志的“曰”“云”“言”等动词是很容易发现的,可以作为断句的可靠依据。

但这个规则往往被简化为“见‘曰’就断”,那么麻烦就来了。作为对话标志的“曰”之后一般是要断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曰”都是对话的标志。

上文所举《隋书·牛弘传》的例子,“有弟曰弼好酒而酗”一句就不能断成“有弟曰/弼好酒而酗”,而应该断成“有弟曰弼/好酒而酗”,意思是“(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好霸气的名字!),喜欢喝酒又经常喝醉”。此处的“曰”与对话无关,是“叫作”的意思。

我们再举一道高考真题──2005年北京卷第11题:

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 山

──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有不少考生根据“见‘曰’就断”的法则,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先在两个“曰”后画上“/”,再看其他,这题也就没法做了。因此教师在帮助考生备考时最好能讲清楚这一点:见到“曰”,首先要通过上下文判定其意义,然后再决定断与不断──如果是对话或引用的标志,其后一般要断开;当“叫作”讲,其后不能断。

“云”“言”等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北京海淀区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的第11题:

夫 人 久 相 与 处 自 然 染 习 自 朕 御 天 下 虚 心 正 直 即 有 魏 征 朝 夕 进 谏 自 征 云 亡 刘 洎 褚 遂 良 等 继 太 子 是 幼 在 朕 膝 前 每 见 朕 心 说 谏 者 因 染 以 成 性 故 有 今 日 之 谏

──节选自《贞观政要》

“自征云亡”一句中的“云”是句中语气词,其后自然也是不能断开的。

三、关于虚词:“者”未必是停顿的标志

一般教辅资料往往把“者”作为停顿的标志列举出来,于是给很多考生造成了“见‘者’就断”的印象。这也是有问题的。“者”确实可以表示句中停顿,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之类,但它还有一个常见用法,就是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构成名词性词组。

例如2009年北京卷第11题: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节选自《老子·七十七章》

这道题在当年得分率较低(满分5分,平均分2.37),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考生在“高者”“下者”“有馀者”“不足者”后面都断开了。这也都是只顾“标志”不顾文意的恶果。

笔者曾经在2011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阅卷中负责文言翻译题(无标点)的评阅工作,文言材料节选自《韩非子·饰邪》,其中有这样一句:

乱 弱 者 亡 人 之 性 也 治 强 者 王 古 之 道 也

这两句的正确翻译是:“混乱弱小的国家灭亡,这是人之常情;安定强大的国家称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7)

很多考生,特别是所在地区的高考考查断句,平时也反复练习断句的考生,都把这句话译成了“乱弱,是没有人性的;治强,是王古的道理”(大概是把“王古”当作人名了),显然也是受了“见‘者’就断”的影响。

反倒是那些高考不考断句只考翻译的地区的考生,在这个考点上的正确率要高一些,可能是因为他们练习翻译,更加注重文意。

笔者在阅卷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考生本来已经断错并译错了前半句,但又划去,写上了正确的答案。笔者推测,他们应该是在勉强译出“乱弱者,亡人之性也”之后,发现“治强者,王古之道也”实在说不通,才回过头去修正了答案。

这是脑子里有“文意意识”的表现,懂得瞻前顾后,调整自己的答案,而不像一些同学,宁可让翻译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也要死守所谓“标志”,不敢越雷池一步。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8)

以虚词为断句标志其实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虚词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虚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用法灵活,位置也不固定。

除了“者”之外,如“乎”,既可以是句末语气词,又可以是形容词词尾,还可以是介词(如2010年北京卷第11题中的“目存乎鹄”,不少考生在“乎”后断开);又如“与”,既可以是连词,又可以是介词,还可以是句末语气词(如上举2009年北京卷第11题中的“其犹张弓与”,很多考生漏断);又如“夫”,既可以是句首发语词,又可以是句末语气词,还可以是指示代词;又如“焉”,作为疑问代词一般在句首或句中,作为兼词“于是”或语气词一般出现在句末……

很难说见到哪个虚词就一定要断或者一定不断,必须根据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来判定。

四、关于修辞:相同词语连用不一定是顶真

一般教辅资料认为,文言文中一些修辞方式如对仗、排比、顶真等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对仗、排比的判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看见两个词语连用就认为是顶真,中间必须断开,就有问题了。

如1979年全国卷第5题:

上(指汉高祖刘邦)常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高下不等)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文中的“多”“为”“将”三个词都存在连用的情况,但没有一处是顶真:“多多益善”是“越多越好”;“何为”是“为什么”,“为我禽”是“被我抓住”(“禽”是“擒”的本字);“将将”与前面的“将兵”结构相同,前一个“将”是动词,率领、驾驭。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9)

周京昱老师曾指出:“古文断句考查的实质依然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它并非一个纯技术性的东西(如‘逢“也”必断’一类的口诀式操作)。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能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而是一头扎进字里行间的‘小胡同’中难以自拔,要么误读要么费时,总之是阅读效率很低。”(《收官之作,别一种启程──2009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整体评价报告》,载《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内部资料)笔者对此非常赞同。

尽管很多资料也提到了“理解文意”的原则,但只是作为方法之一与其他技巧并列,并不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加之“理解文意”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坐实的要求,比起“见‘曰’就断”“见‘者’就断”这些貌似“实打实”的技巧,很容易被忽略。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10)

断句不是不能使用技巧,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将语文学习和考试高度技术化的大环境下,一些教师和考生执迷于所谓“技巧”,弃整体文意于不顾,甚至终日研究“如何在看不懂的情况下还能把题答对”,这就必然导致低效,同时越发远离文言阅读的本质。

种种技巧,说到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文言断句的终极原则是能够通晓文意(同时兼顾语言上的停顿习惯),说白了就是“读懂”。

与其追求这些不靠谱的技巧,不如多花点时间把文章“读懂”──文言断句的最大技巧就在于“读懂”。

希望广大师生在日常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能够返璞归真,多读多背,增强语感,从根本上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同时,也希望命题者不要为了“照顾”考生,在设题时主动迎合一些所谓的“技巧”,而应该对他们提出“读懂”的要求(到一定阶段可以在断句基础上增加翻译的要求,即完全回归传统的考查方式),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11)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16期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12)

设计:王康伶子(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选择(文言断句看标志)(13)

别忘了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