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对语言功能有影响吗(了解语言学治疗语言)

一、了解语言学的定义。知己知彼。

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需注意语言学所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语言的特征。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studi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but languages in general.)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题故意考查定义,一定要注意不论哪种定义,都会带有general字眼。

关于语言学,还要进行区分和记忆的包括以下3点:

1. 语言学中的4对基本概念也值得深刻记忆并进行区分:

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规定与描写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共时与历时

Langue and parole 语言与言语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

大家要对这4对定义进行区分,尤其是“共时和历时”知识点考查的次数较多。

2. 语言的区别性特征:

人类语言区别于任何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性特征。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a. Arbitrariness(任意性)

b. Productivity(创造性)

c. Duality(二重性)

d. Displacement (移位性)

e.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性)

3. 语言的功能:

Informative function信息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Performative function 施为功能

Emotive function 感情功能

Phatic communion 寒暄功能

Recreational function 娱乐性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

以教师资格证英语学科知识真题考查为例:

That a Japanese child adopted at birth by an Amercian couple will grow up speaking English indicates ___ of human language.

A. duality

B. cultural transmission

C. arbitrariness

D. cognitive creativity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的区别性特征。根据题意“日本小孩出生时被美国夫妇收养,长大后说英文”正是体现了语言的文化传递性。Duality“二重性”,指语言的等级性,包括音和形;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性”,指语言要通过教和学才能获得,并非生物遗传得到的;arbitrariness“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表示意义没有天然联系,语言音和义之间的任意性;cognitive creativity就是“创造性”。所以正确答案为B。

二、了解语言学的分支。各个击破,其中标黑加粗类别为常考类别。

帕金森对语言功能有影响吗(了解语言学治疗语言)(1)

三、各分类常考考点。理解并巩固记忆。

语音学(phonetics)是对发音特征的研究(phonetics is the gener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or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根据不同的标准,语音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

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音段分为元音(vowels)辅音(consonants)两类。其中辅音可以根据发音部位(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manners of articulation)浊音化(voicing)进行分类和描写。小伙伴们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发音方式,尤其是中英文对照写法。

根据发音部位(places of articulation)的不同可分为:

双唇音(bilabials):[p] [b] [m] [w] 唇齿音(labiodentals):[f] [v]

齿间音(interdentals):[θ] [ð] 齿龈音(alveolars):[t] [d] [s] [z] [l] [r] [n]

硬腭音(palatals):[ò] [ʒ] [tò] [dʒ] [j] 软腭音(velars):[k] [ɡ] [ŋ]

喉 音(glottal):[h]

根据发音方式(manners of articulation)可分为:

爆破音(stops):[p] [b] [t] [d] [k] [ɡ] 摩擦音(fricatives):[f] [v] [ θ ] [ð] [s] [z] [ò] [ʒ] [h]

破擦音(affricates):[tò] [dʒ] 流 音(liquids):[l] [r]

半元音,滑音(glides):[j] [w] 鼻 音(nasals):[m] [n] [ŋ]

根据气流产生声音时声带震动的情况可分为:

清辅音(voiceless consonants):[p] [t] [k] [f] [θ] [s] [ò] [tò] [h]

浊辅音(voiced consonants):[b] [d] [ɡ] [v] [ð] [z] [ʒ] [dʒ] [r] [m] [n] [ŋ] [l] [w] [j]

如2016年上半年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真题考查语音学知识点:

The pair of English phonemes ____ differs in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A. / ò / and / ʒ /

B. /θ/ and / ð /

C. / d / and / z /

D. / m / and / n /

【解析】选D。对照发音部位(place of articulation)的不同,我们可知,A项都为硬颚音,B项都为唇齿音,C项都为齿龈音,只有D项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 m /为双唇音,/ n /为鼻音。因此,选择D项。

我们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浊音化对单个辅音进行描写。例如,[v]被描写为voiced labiodental fricative,[k]被描写为voiceless velar stop。不管是怎么样考查,总归离不开三种发音分类的描述,小伙伴们要牢牢记住表格对应内容哦,这样一定能拿到该得的分数。

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语用学可称得上是“语音学(semantics) 语境(context)”的产物。语用学的考点基本包括以下3点。

1. 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中的三种行为:

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涉及说话者的意图,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即语力。

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言后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

比如说,一个小学生放学回来对妈妈说:“I am hungry”(言内行为)他的意图是向妈妈要东西吃(言外行为)妈妈听了他的话,拿出东西来给他吃了,他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言后行为)

2.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与话语结构(utterance structure)的关系,言语行为可以分为直接言语行为(direct speech act)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所执行的言语功能与其话语结构直接相关,如:

(1) Close the door.

(2) Fasten your seat belt, please.

这两句都是祈使句,执行的是命令功能。

间接言语行为所执行的言语功能与其言语结构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疑问句可以用来表示提议或请求,陈述句可以用来表示请求,如:

(3) Can you open the door?

(4) I am hungry.

(3)是一个问句。从字面意思来看,说话人是在询问听话人有没有开门的能力,但实际上其言外之意却是一种请求,是请求对方把门打开。它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发出了一种请求。(4)中的说话人可能就是在简单的陈述他饿了这样一个事实;可能是告诉听话人他饿了,不想继续工作了;也可能是希望听话人能请他吃饭。总之,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听话人根据当时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双方的共识、语用推理等才能够判断

3.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哲学教授格赖斯(H. P. 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及其制约“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产生的过程。他指出,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双方遵循了一定的目的,相互配合默契。Grice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四个范畴:

(1)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 说话人所说的话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

b) 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2)质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说真话。

a) 说话者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b) 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a) 说话要有关联、切题。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明白清楚。

a) 避免晦涩:谈话者所说的话应清楚简要,有条理;

b) 避免歧义;

c) 简明扼要;

d) 井井有条。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会根据具体情况,谈话的内容、听话者的身份、说话的场合,着重遵守某一准则或违反某一准则,听话者从中推导出“会话含意”,即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而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

如2018年上半年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真题考查了语用学知识点:

A: Let’s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B: I’d like to, but 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In the conversation above, B’s decline of the proposal is categorized as a kind of ___.

A. illocutionary act

B. perlocutionary act

C. propositional act

D. sincerity condition

【解析】选A。根据对话意思,A邀B今晚一起看电影,B说很想去,但是得为考试做准备。言下之意是为了准备考试没时间去看电影,意图就是让A知道自己不去,只不过是委婉告知。也有一种可能是B本就不想去,只是为了给A一个台阶下,扯一个理由因为要要备考。不论是哪种原因,都给了A暗示,B的言外之意是不去。因此,选择A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