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焦虑是怎么回事(如何诊治家长来日方长)

近日,上海一名学生家长陷入苦恼之中,这苦恼缘于上周,儿子的新班主任来家访出于让老师对孩子多照顾一点的想法,这位家长就私下给老师封了一个500元的红包,遭到了老师的拒绝老师一边用手推还红包,一边微笑着说:“这个不能收,不用客气,来日方长……”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家长焦虑是怎么回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家长焦虑是怎么回事(如何诊治家长来日方长)

家长焦虑是怎么回事

近日,上海一名学生家长陷入苦恼之中,这苦恼缘于上周,儿子的新班主任来家访。出于让老师对孩子多照顾一点的想法,这位家长就私下给老师封了一个500元的红包,遭到了老师的拒绝。老师一边用手推还红包,一边微笑着说:“这个不能收,不用客气,来日方长……”

家长捉弄不透老师的意思,于是在朋友圈发问请教:让大家帮忙解读一下,这“来日方长”是让以后再找机会单独送礼物呢?还是老师觉得红包没必要呢?可是支持哪种观点的都有。(9月5日央广网)

“来日方长”指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来日方长”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礼节性用语。现在,“来日方长”出现在老师拒收学生家长红包的说辞中时,其实也并无什么不妥之处,因为,事实上学生家长送的红包遭到了老师的“明确”拒绝,其“行动”已经很清楚地表示了老师不收红包。

然而,现在老师一句“来日方长”,却让学生家长焦虑万分:老师是真的不要红包还是“暗示”其以后找机会再送?至于学生家长送的红包遭到了老师拒绝的“明确行动”,学生家长一点儿也没有去“意会”。

学生家长“不认同”老师不收红包的“真意”,产生“来日方长”式焦虑,主要原因是,现在,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红包的并非特例,以致于有人调侃说,或许哪个学生家长给老师送了红包未必能记住,但没有送红包的肯定会被记住,其孩子也可能会被老师“另眼相看”。去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一位班主任冯某,不就是因为在教师节没有收到礼物,整整骂了该班同学一节课,并要求同学现场集资凑钱买礼物吗?

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是一种很坏的行为。2013年教育系统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廉洁从教工作,教育部出台了教师节“六条禁令”,至今已经连续三年下发了相关文件,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是一种严重违反上级规定和老师廉洁从教要求的。老师这种行为,不仅败坏了学校的名声,而且可能让主动抵制这种不良行为的老师蒙冤,也可能让遇到了好老师的学生家长“不敢认为是真的”,像以上新闻事件中的学生家长一样产生“来日方长”式焦虑。更为严重的是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侵蚀,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败坏整个社会风气。

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显而易见理当严禁。纾解学生家长“来日方长”式焦虑,当然需要通过“立规矩”禁止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但也该从学生家长方面发力,让学生家长认为“不必”也“不敢”给老师送红包。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学生家长也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让学生家长认为“不必”给老师送红包,一要学校要求老师把班级管理工作“规则”向学生家长公开透明,并请家长委员会成员监督执行,消除学生家长担心的因为自己没有给老师送红包而让孩子受到歧视排挤。二要学校和街道社区向学生家长发出倡议,不给老师送红包,新闻媒体也要对此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家长不做“两面人”,一面是痛恨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红包,另一面则是自己又给老师送红包,想为孩子谋求点来自老师的“照顾”。让学生家长“不敢”给老师送红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就要发动群众对学生家长的行为进行监督,发现有“违规”给老师送红包者予以举报,对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处罚,建立“黑名单”制,并对学生由此而得到的“照顾”予以“追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