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1)

6月17日,黄凤用新买的剃须刀为爸爸刮胡子。

不久前

黄志仁收到了

女儿黄凤送给他的

一把电动剃须刀

但他却没有力气拿在手里

只能躺着

接受女儿的帮助

剃须刀随着女儿的手

轻柔地在脸上移动

黄志仁笑着笑着

眼泪,流了下来

他很想抚摸一下女儿的头发

但他做不到

只能灿烂地笑,一直笑……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2)

6月17日,黄凤在家为爸爸按摩。

黄凤和父亲黄志仁

生活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

这里原本生活着

幸福的一家

那时,小黄凤

经常坐在爸爸高大宽厚的肩膀上

一起去看野花、庄稼和小动物

沉浸在幸福里的她

觉得自己拥有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然而,世事难料

一场意外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3)

上图:14岁时的黄凤在准备午饭;下图:6月17日,黄凤在家准备午饭。

20年前

外出务工的黄志仁意外摔伤

被诊断为高位截瘫

不久后,妈妈离婚改嫁

从此,人世间的苦

便压在了

年幼的小黄凤身上

小小的肩膀

撑起了爸爸

撑起了一个家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4)

6月17日,黄凤为轮椅上的爸爸按摩。

给爸爸翻身力气不够

黄凤就用头顶后背、用牙齿咬衣服

够不着灶台

就站在小板凳上

农活不够熟练

就跟着村里人学着干

……

在黄凤的悉心照顾下

父亲从没长过褥疮

看到女儿这么辛苦

黄志仁很心疼

他不想拖累女儿

甚至有过一了百了的想法

“我心里也难过

都说女儿是小棉袄

而我的女儿,她比小棉袄还小棉袄啊”

但黄凤却并不觉得自己苦

在她眼里,自己是幸福的

“爸爸在,我就有家”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5)

上图:14岁时的黄凤在喂爸爸吃午饭;下图:6月17日,黄凤在喂爸爸吃早饭。

为了让爸爸尽早康复

黄凤11岁时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想像拉板车一样

拉着沉重的铁床

带着爸爸和已经70多岁的奶奶

去上海给爸爸治病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

她曾露宿街头

边乞讨边求医

意外地受到了社会关注

网友们称她为“板车女孩”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6)

上图:14岁时的黄凤为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下图:6月17日,黄凤为轮椅上的父亲做按摩。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两年后

北京的医院也伸出援手

为黄志仁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手术很成功

黄志仁逐渐能坐起来了

手也能微微活动了

陪护爸爸的过程中

黄凤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长大以后当护士

可以更好地护理爸爸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7)

上图:14岁时的黄凤依偎在爸爸的板车上听爸爸打电话;下图:6月17日,黄凤抱爸爸起床准备外出。

2017年

黄凤如愿考上了护理专业

2020年

成为蚌埠五和医院的一名护士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8)

6月16日,黄凤在蚌埠五和医院内工作。

在神经内科住院部病房里

陪护的家属们都知道

黄凤是给患者翻身、清理

最利索的护士

但没人知道的是

黄凤已经把这项技能

练了20年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9)

上图:14岁时的黄凤在爸爸身边学习;下图:6月17日,黄凤在爸爸身边阅读护理书籍。

工作之后的黄凤

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但她的日子过得还是很紧

早晨上班带一个萝卜丝饼

吃一半,留一半做午餐

只为攒钱给爸爸继续治疗

她也每天都在关注

相关的医疗信息

只为将来

爸爸的病情能够有所好转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10)

6月17日,黄凤在爸爸身边阅读护理书籍。

倔强的姑娘咬着牙

苦日子开出了花儿

去年,黄凤结婚了

丈夫十分善良

和她一起悉心照顾爸爸

他们搬进了县城的廉租房

可以推着爸爸出去散步

下班回家后

黄凤常常和爸爸闲聊工作中的琐碎

黄志仁听得认真,也很知足

他说

听到女儿喊爸爸

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

父母走了你能直面死神吗(爸爸在就有家为了这句话)(11)

6月17日,黄凤为轮椅上的爸爸按摩。

父在家在,生活如山

父女俩撑起了一个家

扛起了一座山

他们用爱解开了命运的枷锁

世界开始变得明亮、温暖

转自:新华社微信

记者:朱青、刘军喜、黄博涵、王宜玄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