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

1986年,正值红军长征五十周年纪念,为了纪念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壮举。总政治部的有关部门向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下达了一个任务,即出演话剧《北上》。当时有关部门的指示是:由总政拨款两万,不足的部分由广州军区自己补上,如果演员不够的话可以向海军单位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一个由总政治部有关部门直接下达的任务,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尤太忠却对军区政治部指示:“我们军区不演这个戏!”

这个做法在当时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因此在当天,时任广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孙志承再次向尤太忠请示:“首长我们演不演?”

尤太忠仍然言辞严厉地拒绝道:“不演!”

孙志承却为难地说:“我们不好对总政说。”

性格耿直的尤太忠直接回道:“你不好去说,我来说。”

说完之后,就给总政文化部的打了一个电话,尤太忠开门见山的直接对电话那头的总政文化部的有关负责人说道:“这个戏我们军区决定不演了。”

尤太忠这句话说出口,对方一下子就有些为难:“可这是……上面下的指示啊!”

尤太忠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天王老子的指示我们也不演!”

而当时在场的尤太忠的夫人王雪晨则担心极了,于是在一旁悄悄地对尤太忠说道:“你这样说,非要丢官不可。”

一听到自己爱人的这话,尤太忠更是直接拍案而起,之后还不忘对电话那边补充了一句:“就是撤了我这个司令,我们也不演!” 这件事在当时的北京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元帅和将军们对此议论纷纷,最后还是邓小平表示:“他不演就不演吧!”才让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这尤太忠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要违背总政的命令不愿意下属去演这部剧?同时也敢同总政治部下达的任务叫板?甚至连邓小平同志都要让他三分面子呢?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1)

尤太忠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河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31年1月,尤太忠将军十三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1月,尤太忠将军十五岁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6月,尤太忠将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一生之中,他先后参加了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可以说尤将军的前半生是戎马倥偬,半生奔波,为了建立新中国而不断奋斗的。而也正是尤将军这样光芒四射的履历,才使得他对这部《北上》有诸多不满。

因为尤将军,就是长征的亲历者与见证者。甚至尤将军本人在长征的路上也因为连病带饿,差点在松潘草地上失了性命。1935年,在长征的路上身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9团5连指导员的尤太忠将军在踏上松潘草地之时,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是他这一生中最为悲壮的回忆。

据回忆,等到尤太忠带领自己连的红军战士走出草地时,其所带领的红军战士只剩下了一半!当时红四方面军曾经三次过草地,在第一次过草地的时候,路刚走一半就又折返回去,之后的南下四川是为第二次,而等着红军再度北上的时候,就总共走过了三次草原。

而在路上,如果不是詹才芳的一句话,尤太忠很可能就不会再有之后的戎马倥偬了。

当时,时任红31军政委的詹才芳瞧见了几个战士正抬着尤太忠,并准备将他留在草地上,于是连忙上前询问这是个什么情况,那些战士们回答道:“他病得太重了,怕是活不成了。” 詹才芳蹲下来仔细地看了看尤太忠,随后语重心长的对战士们说道:“不要扔,这么年轻,个子又大,扛机枪是把好手。你们给他一个马尾巴试试。”于是战士们言听计从,让尤太忠拽着马尾巴,而尤太忠也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与精神毅力跟在马尾巴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成功走出了草地,顺利走完了长征。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2)

每念及此,尤太忠都常常感激詹才芳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并时常对他人说道:“我这条命是拉马尾巴拉出来的!”而与尤太忠将军的幸运相比,在过草地的路上很多红军战士们就没有尤太忠将军那样幸运了。就以尤太忠将军所在的连为例,当时他们连的两个连长先后牺牲。而在尤太忠当营指导员的时候,营长陈坤昌也在战斗中牺牲。而等过了草地,在攻打天水铺时,师长牺牲,两个团长负伤,政委牺牲,主任负伤。

在长征的路上,包括尤太忠在内的红军战士们,没有东西吃,没有军服穿,没有棉被盖,一路上冻死饿死的人很多。在长征路上有可能在上一秒还在谈话的战友,就在下一秒躺下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也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坐下去休息之后就再也跟不上了。有可能在晚上睡着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在这一路上一个接着一个地永远地离开了。

许许多多的战士牺牲在了路上,一开始还会记住牺牲在路上的战士们,而等到了最后,牺牲的战士之多,已经让他都记不完名字了,有的也许能记住名字,而有的只能记住他的外号,但是尤太忠却清清楚楚地记得牺牲的战士人数的数字:“我们那个连队,从四川出发的时候是106人,走出草地的时候,仅剩下53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悲壮且刻骨铭心的回忆,使得尤太忠将军对于长征路上发生的事情始终记忆犹新,因此当旁人问及尤太忠将军为什么宁可冒着得罪总政的风险,也不愿意出演《北上》时,尤太忠将军本人的回答十分的干脆:“1981年我在军区就看过《北上》电视,看了一半就把电视关了。”

之后尤太忠将军又补充道:

“总政要军区上演《北上》,我专门把剧本要来看了三、四遍。哪有那么回事嘛?红四方面军30军9师长要跟毛主席北上,结果不让他北上,而把他枪毙了。九师长我熟得很,叫汪乃贵,住在武汉元宝山,前几年才去世。还说枪毙了两个团长,四方面军的团长我都认识嘛,哪有被枪毙的?哪有那回事嘛!”而且,他还说:“(在当时)有人(张国焘)犯了错误,不代表下面的所有干部都跟着犯了错误嘛。”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3)

听到这些话,王雪晨才渐渐理解了他,因为尤太忠将军记忆力十分强悍,而他本人也对那段历史十分的熟悉,也理得清前因后果,看到剧本和历史有些地方出入比较大,所以才拒绝参演。

显然,这是尤太忠将军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长征路程同已经被艺术化的《北上》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的横向对比。对于这种不够写实的且艺术加工过多的文艺作品剧情表示出了独属于军人的那种直性子的反对。从此之后,尤太忠拒绝出演任何话剧。

而也正是尤太忠将军这种军人的敏锐思维,让他同邓公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人的相识,最早还得追溯到抗战期间。

1942年正值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期间,敌后根据地面临着重大的困难挑战。而当时尤太忠担任129师386旅17团团长,一天129师政委邓小平来到17团视察工作,同时也向自己所在的部队传达中央的延安整风精神。哪知道第二天清晨,17团所在的村子却被敌军包围了,形势一下子就变得十分危急。

为了及时保护邓小平的安全,尤太忠马上到邓小平身边,对他说:“邓政委,请跟我来,我先把你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但邓小平却拒绝道:“团长同志,你的任务是指挥部队把敌人打垮,而不是保护我个人的安全!”

尤太忠见邓小平态度坚决,加上战场上战机转瞬即逝,尤太忠也没过多犹豫与推脱。于是对自己的部下说道:“快!赶快保护邓政委转移!”之后,尤太忠奋不顾身地冲出去指挥作战,成功击退了敌寇的侵犯,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而他在此次战斗之中的英雄表现,也让邓小平对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4)

后来,根据有关人员的回忆,尤太忠在战场上常常有4个十分经典的标志性动作:如果他头捏额头,则代表着他此时正运筹帷幄,这时无人敢前去打扰;如果他举手压帽檐,则代表他作战决心已经定下,无人可改变;如果他脱帽而起,则代表着他肯定要前往前沿指挥,此时无人敢劝阻;如果他三指摸腮,则代表着此仗在他看来已经是胜券在握,随时可以庆功。而这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尤太忠将军的将帅风度由此可见一斑!

之后,到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的8月份,刘邓大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开始做好挺进大别山的战争准备,而想要挺进大别山,首先就得渡过汝河。那时尤太忠已经升任中原野战军的6纵16旅旅长,刘邓二位首长命令尤太忠所部的16旅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前来追击的敌人,掩护大军安全渡过汝河。据后来的人回忆,在当晚渡过汝河时,上级下令要将所有的重型装备全部炸掉,尤太忠将本人则是哭着下令炸毁了自己军中所有的重型装备。可就在刚炸掉重型装备之后不久,尤太忠又接到了上面下达的命令,前往汝河阻击敌军。

而尤太忠在听到这个命令后就不乐意了,当时就和传令的人争吵了起来,尤太忠表示道:“鲁西南反敌围攻是我们旅,打定陶也是我们旅,打羊山集,还是我们旅,我们伤亡多大啊,还叫我们打阻击?”

而前来传达命令的人却十分无奈地解释道:“这是刘司令和邓政委亲自指定的,我有什么办法啊?”

而那时尤太忠手上仅仅只有7个营的兵力,但他正面遭遇的对手却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双方在汝河陷入了苦战之中。在阻击战打响之后的清晨5点左右,一件令尤太忠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身为中原野战军最高指挥的二人刘伯承和邓小平突然出现在了他的指挥所之中。

一看见刘邓二人亲临前线,尤太忠急忙从指挥所中跑了出来,非常担忧地对二人说道:“首长,这里距离敌人仅有一两里地,是激战的中心,你们怎么来了?”

刘伯承并未直接回答尤太忠的这一问题,而是在观察了一下周围之后问道:“进小雷岗的是哪个团?”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5)

尤太忠急切地回答道:“四十八团,首长,进掩体吧!”

刘伯承语气严肃地说道:“小雷岗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尤太忠立刻回答道:“是!我已经做好了布置!”

而就在此时,一直站在一旁的邓小平对尤太忠询问道:“政委呢?”

尤太忠回答:“我俩分开指挥,牺牲一个,还有一个顶着,首长还是先进掩体吧。”

民间俗语都说战场上枪炮不长眼,就在尤太忠刚刚说完这句话时,老天爷仿佛开玩笑一般的,一发炮弹呼啸而至,“轰”的一声在三人的不远处爆炸开来。

见状,尤太忠又惊又急,连忙对手下人挥手大声喊道:“快扶首长进指挥所!”

在进了自己的临时指挥所之后,尤太忠仍然不大放心,又继续对二人劝说道:“首长,这里十分危险,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

谁知刘伯承却仍然语重心长地对尤太忠叮嘱道:“敌我力量悬殊,你们担子非常重,一定要坚持到晚上,等所有部队通过。”

尤太忠坚毅地回复到:“是,保证完成任务!”

邓小平紧接着又补充道:“等部队全部通过后,把浮桥拆掉。”

尤太忠仍然对两位首长的安全放心不下,还是想要两位首长早点离开前线于是这样回答道:“是!首长,这里不安全。”

刘伯承又问道:“还有什么要求吗?”

尤太忠在思索再三之后回答道:“请给我们留下十八旅的一个后备营。”

刘伯承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可以,邓政委,我们还是走吧。”

刘伯承也知道自己在此处久留,不仅是对自己安全的不负责,对战局的不负责,同时也影响到尤太忠的指挥作战,于是决定快速撤离,在走出这个由马厩临时拼凑出来的指挥室之后刘伯承又回头对尤太忠叮嘱道:“尤太忠,会合的地点记住了吗?彭店!”

尤太忠语气坚毅地大声回复到:“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和敌人决一死战!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准敌人一兵一卒扰乱大军南下的进程!”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6)

这场阻击战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底下战斗的连长英勇牺牲了,由班长顶上,班长英勇牺牲之后,由最基层的战士顶上,阻击战打到了最后,有的班只剩下了两三个人!但小雷岗仍然牢牢地掌握在16旅的手上。

敌军并未想到16旅作战意志居然如此顽强,让他们屡次三番的受挫。于是下令转变了主力的进攻方向,将自身所携带的所有重型火力都对准了大雷岗区域。这期间甚至有10来架轰炸机对我军阵地开展了数轮的轰炸,使得整个阵地之内尘土飞扬,一下子变得天昏地暗起来,让阵地的几米之内都看不见人,甚至连处于马厩的指挥部也遭到了几发炮弹的袭击。

不过幸得天佑忠良,尤太忠本人并没有在敌军的炮火袭击之中受伤。而正是由于有着尤太忠这样英勇的将领,整个第十六旅以一种惊人的战斗意志与战斗毅力顶住了敌军的数轮进攻,瓦解了敌军妄图阻拦我军的目的,并为我军的大部队的有序撤离争取了大量的时间。

等到第二天,阻击战顺利完成。尤太忠率领的16旅成功追赶上主力部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十分激动地对他说道:“你辛苦了!”

而在之后的战争过程之中,刘伯承、邓小平等中原野战军的司令部一直同十六旅一起行动,也正是在同尤太忠一起执行军事行动的过程里,邓小平和尤太忠的情谊变得更加的深厚,而邓小平本人也对尤太忠更加的信任和欣赏。

而二人的关系,在那动荡的十年里,也丝毫未减少半分。

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尤太忠和苏振华、李达三人便前去探望,当时,邓小平住在西山的一个院子里,在那个年代前去看望邓小平同志是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而当时的李达和苏振华二人并没有担任职务,是不需要考虑许多的,但那时尤太忠将军却是身兼要职的,面对着可能的风险,尤太忠仍然还是那个在战争年代的率直性子,本人毫不含糊,直接前去探望邓小平。

到了邓小平的住处,尤太忠一看到邓小平,立马给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邓小平对于尤太忠的拜访十分的惊讶,诧异的问道:“啊呀, 你怎么也来了,你也敢来看我吗?”

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的原因(尤太忠拒绝演任何话剧)(7)

尤太忠则十分真诚的回答道:“因为您是我的老政委啊!”

二人聊了许久,而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内容,外人并不知道。

在二人谈话结束之后,尤太忠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道:“我口袋里有带嘴的中华烟,可动作慢了一点,他先给我递烟,是光板烟,质量很差,我兜里的烟就没好意思拿出来。”

在从邓小平的西山住所返回家后,尤太忠的心里越想自己刚刚跟邓小平的话,心里就越不是滋味。索性,他直接来到京西宾馆,找到了在小卖部当经理的以前的老部下,买了条中华烟。要知道在当时,中华烟可是最紧俏的高档烟草,需要凭票购买或者按级别分配。

带着5条烟,尤太忠再度回到邓小平的住处,邓小平问:“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回答道:“拿了几条烟来。”

在一阵阵的烟雾缭绕之中,二人的眼眶都不禁湿润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