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1)

在浙江温岭工作的大学同学清华兄来浏阳看我。陪他到享有“江南第一文庙”美誉的浏阳文庙走走。在大成门前两个舞亭之间,讲解员很专业地给客人介绍每年在这里举行的春秋两季祭孔盛典。当她讲到六十四名舞者身着古服随乐起舞时,我和清华兄一同记起了《论语•八佾》中的句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佾者,列也,跳舞的一行人。一佾为八人。孔子乃布衣天子、万世师表,当然受得起后人敬奉他的八佾之舞。按周朝礼制,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这位姓季的大夫(季平子,即季孙意如)竟然用六十四人在自家庭院奏乐舞蹈,孔子谈起这人自然是非常非常生气:僭越天子,毫无规矩,“是可忍,孰不可忍”?

已经是诸侯称霸陪臣执国了,周王朝注定无法恢复权利和威信。圣人对此不可能缺乏应有的洞察。但“周礼尽在鲁矣”, 尽管礼崩乐坏,按《左传》的说法,孔子所在的鲁国“犹秉周礼”。面对季氏无法无天,孔子怎能不捶胸泣血呢?“是可忍,孰不可忍”七个字把圣人对道义传统的执着维护表现到了极致。

清华兄可能没有注意到那天当我们不约而同地记起《论语》中的那段话时,我特别兴奋。

文庙后面就是浏阳一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还在这所学校教书。记得快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校要我跟全校师生上一次大课,视屏直播讲座,题目就讲《孔子、论语、儒家》。我听从了好友的两条建议,一是从宗教比较入手,突出孔子思想、儒家理论作为一种信仰的世俗化,二是从《论语》文本出发,发现圣人的生活散淡与心灵自由之美。那次讲座对我自己而言,应该是真正努力走进孔子心灵世界的起始,从此孔子在我心目中便越来越显得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2)

陪清华兄听人介绍祭孔古乐,一时间想象出孔圣人极端气愤的样子,心里一激灵便生“顿悟”:生活散淡、心灵自由的孔子原则性真有蛮强啊。让清华兄随讲解员继续往前参观,我就迫不及待打电话给当年帮我准备讲座的好友:谢谢你二十多年前的点拨,我今天终于找到自己喜欢孔子的理由:保守传统、保守自由——孔子是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啊!

电话那头先是“哈哈哈”的爽朗笑声,笑声代替了击掌,然后电话两头不约而同地从《论语》中找出了我们自以为是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对保守主义思想的经典概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旧时同窗盲童先生曾经向我强烈推荐刘军宁的《保守主义》。刘著确实值得一读,作者梳理论述西方保守主义的来龙去脉简明而正宗,是一本很容易让人着迷的入门书。早几天一位开书店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晒一套《当代思潮》丛书的封面照,我毫不犹豫地评论了一句:这套丛书里我以为最好的一本便是刘军宁的《保守主义》。但就个人的阅读而言还有个先来后到甚至先入为主的问题。我最先了解保守主义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王皖强先生翻译的《保守主义的含义》,作者是英国人罗杰•斯克拉顿。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3)

保守主义的含义有着无数的重叠,其含义之多之复杂一点也不亚于它所引起的混乱、曲解乃至愤怒。我读书向来只满足于浅尝辄止,而且任凭河深海阔每每我只舀两三杯喝,肚子只有这样大哦。比方说刘军宁和罗杰•斯克拉顿介绍保守主义都是从政治伦理、政治哲学、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的高处深处远处着力。而我所理解和接受的保守主义却正是他们虽然谈到却并不以为然的“等而下之”:保守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政治教义,毋宁说是一种思维习惯、一种情感偏好和一种生活方式。

那天陪清华兄在浏阳文庙大成门前“激灵”、“顿悟”,发现孔子是保守主义者就是基于我对保守主义的这种低浅层次的认知,着眼的正是思维、情感和生活。

尽管对保守主义的理解千门万样见仁见智,但有一条是绕不开的是大家公认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自由和自由的传统。

孔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说通俗一点就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无拘无束、洒脱自在,却又守本分、守原则、守底线、守规矩。从心所欲不就是保守自由,不逾矩不就是保守自由的传统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本并不很厚的《论语》却留下如此丰富的闪耀着自由光芒的格言警句。

言为心声,心为行导。孔子上课的氛围是很民主很自由的。学生可以随便插嘴,师生可以互相诘问,甚至允许学生顶嘴,孔老师还常带着学生去郊游踏青去野外教学。孔子说话,从来都是快人快语的。喜欢就喜欢,喜笑颜开频伸大拇指,“贤哉贤哉”赞不绝口,不喜欢就开骂,朽木啊,粪土啊,算什么东西啊,典型的毒舌爆粗口。孔子痴迷起好听的“尽善尽美”的音乐来那可是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骨灰级”程度。孔子场面上行事也多是仗着性子来,知其不可而为之,惹得别人不高兴,比如他讨厌做大官的阳货就千方百计躲着人家让人家难堪。说到孔子的生活散淡、心灵自由,《论语•雍也》中有条记载挺有意思的: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名声不太好而又十分妩媚妖艳的大美女。南子要见来到卫国的孔子,孔子见了。脾气十分耿直的学生子路不高兴了,孔子见状就赌咒发誓:我假若做错了什么,天上雷公劈死我,劈死我吧!多么有趣多么可爱的孔夫子哦。

孔子真要跟卫国“元首夫人”做错了什么,只怕性命难保,那还有机会在众弟子们面前怄气争辩发毒誓呢。孔子懂得只有不逾矩,才可能从心所欲。他正因为能极度享受音乐舞蹈给自己心灵带来的放飞与自由,才会对季氏“八佾舞于庭” 破坏规矩的胡作非为感到痛心疾首忍无可忍啊。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4)

刘军宁先生论及保守主义的“保守传统”时很喜欢拿交通规则说事。他那本书里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极深印象:

每个交通规则的颁布,背后都有无数的生命代价。如果不承认既往的交规,全部从零开始制定,很多人就白白的死了,而且还有更多的人要白白的死。

不只交通规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规则莫不如此。正因为如此刘军宁先生才会感叹保守主义是人类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保守传统才能保守自由,那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不是要倒过来说成不逾矩方能从心所欲呢?倒过来说就不合保守主义的主张了。因为保守主义是把自由放到秩序的框架里来理解,认为自由离不开秩序,但自由高于秩序,自由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尊重人的个性(棱角分明)追求人的幸福权力(圆润顺畅)这就是方圆这就是目的,规矩和秩序只是前提只是成就“方圆”的制度性工具。

记得很多年前,听一位年轻朋友介绍他新赴某地主政一切推到重来的宏伟蓝图时,我对他引用伟人“而今迈步从头越”抒发豪情壮志有些不以为然。事后我曾打油四句记录自己的感受:

为赶时髦忌冬烘,传统岂与垃圾同。

新路未筑丢老路,四顾茫然踩成空。

果不其然,只在新岗位呆了很短一段时间,这位朋友便壮志未酬抱憾而归。

笼统地说保守传统也好,具体地讲保守自由的传统也罢,传统在哪里呢?按孔子的话来说,不逾越规矩的规矩在哪里呢?传统、秩序、规则、制度无疑是人类文明漫长的积累。难怪有人声称保守主义者的主要兴趣根本不在政治,而在于历史、宗教、学术、文学艺术,在于家庭、乡村、朋友。

孔子一生醉心于礼乐射御书数,醉心于办学传道,醉心于《春秋》、《诗经》、《乐记》、《礼记》和《尚书》;对自称胸无大志只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学生曾点大加赞赏;主张读诗,说《诗》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重视友谊,扬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活脱脱一幅标准的保守主义者画像啊!

在世俗话语体系中,保守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一顶任谁也不愿戴在自己脑壳上的烂帽子。因为保守往往跟顽固、守旧、落后甚至反动近乎同义。保守尚且如此,加上主义那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天大的误解。真正的保守主义非啻保守自由,而且创发自由;不仅维护传统,而且光大传统。

我问我的忘年交弘毅君:保守的孔子是不是反对一切变革呢。弘毅君哈哈一笑:哪里呢,您读过梁启超的《孔子改制考》吧,圣人是了不起的改革理论家呢。我知道他是半真半假带玩笑,我还是忍不住说,梁氏那书是典型的六经注我不足为训充其量也只可半信半疑哦。我想起自己读大学时用的《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就说过孔子保守但不落后,更不抵制改革。记得杨先生还从大量文献中列举论据并结合孔子生平行状证明孔子一心想要恢复周礼那只是他手头高举的一面道义旗帜,实际上绝不是要恢复周公旦所制定的礼制原状,孔子知道时代不同,礼制要有“损益”要有变革要有改进。

清华兄是从梅州看外孙返浙绕道浏阳的。那天晚上吃饭时,他拿出外孙照片给我看。我也翻出手机里孙宝宝的周岁照让他瞧,共同感叹岁月易老。回家路上我忽然想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有个限定性的前置“七十”啊。志于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全都是为了不逾矩为了从心所欲么?原来,人的大半辈子都是活在必然王国哦。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5)

(从卓周岁照)

孙宝宝没有力气爬行时,把他丢在围栏里可以安安静静,只是眼睛望着围栏外。待他有了点气力,他便要放肆往外面挣扎“突围”。向往自由王国是人的天性啊。爷爷距离七十尚有时日,年过半百的我只能以慈祥怜爱的眼光深情地望着你:别着急,慢慢来,人生的路长着呢,长大了你就晓得有些围栏是不能逾越的,这不,你一不小心闯出来就撞得让我们心痛!

刘军宁先生有段话说得真好:

自由是发自于普遍人性的要求。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对自由的要求……自由来自于人性,来自于造物主。人性是不变的。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人性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现在爱自由,我们的祖先也一定是爱自由的。

我想狗尾续貂加一句: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一定是爱自由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