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了数之不尽的宝贵文化,除了享誉世界的诗词歌赋之外,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对联文化。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1)

对对联,在古代不仅是文人墨客间,相互比试的一种手段,更是寻常百姓生活中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因为对联的严谨性,它还总被人们拿来当做考题,用以做针对性的测试。

对联传承至今早已包罗万象,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见到对联的身影。

春联、挽联等等都是由对联演化而来的,它可以应用在各个地方,包括茅房。

有一茅房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下联之巧妙,让人忍俊不禁。

01 茅房门上的对联

人有三急,而茅房自古以来,因为它的用途也常被人们当作是“藏污纳垢”之地。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2)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不曾拿它大做文章,也很少提及与它相关的事物。

纵使茅房常常“无人问津”,但是也不妨碍它作为人们常去的“公共场所”,而被贴上对联。

如今,我们在许多景点中的公厕门口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有趣的对联。

虽然他们大多都是装饰性的存在,但是细细品读对联上的内容,还是会让人忍不住莞尔一笑。

其中有一个上联是这样写的:“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

乍一看这个上联,就会让人联想到一个又一个名镇一方的英豪,在对某一个地方弯腰行礼,表示内心中的尊敬之情,有一种豪情顿生的感觉。

可是,如果将这句话放在茅房,那就显得不那么激动了。

仔细想一想,貌似这句话说得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无论是谁,在如厕之时都会难免弯腰。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3)

这句上联说得也是实话,无论是哪路英雄豪杰,都无可避免。

既然是一副上联,也当然要有与之相对的下联了。

由于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意思相符,那么下联自然也要与上联相得益彰。而这个公厕贴的下联是:“世间贞洁烈女宽衣脱袍。”

“天下”与“世间”代表的都是人数众多的意思,而“英雄”与“烈女”又分别指出了不同的性别。

“在此”与“进来”表达的都是进入公厕的意思;最后的“俯首”与“脱袍”,则都是表明了如厕时的动作。

与上联一样,光看下联也给人一种世间所有的贞洁烈女,都要到此处示弱的感觉。

如果不是看这个下联是贴在公厕之上,保不齐就会有人认为是哪位仁杰俘获了世间所有好女子的芳心,让她们甘愿示弱。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4)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副对联上下两联对仗工整相得益彰,并且所表达的含义也相互呼应,而且贴在公厕之上,也显得词义相对并不违和。

最重要的是,这副横批虽然只有“男女称爽”这四个字,却将男女如厕后的感觉,表现得极为直观。

毕竟人有三急,在如厕过后,可不就是一个舒爽么。

这副对联贴在公厕门前,前来方便的人看到这样的“意境”,也会会心一笑,在装饰的同时又体现了管理人员的幽默风趣。

无独有偶,幽默风趣的“茅房对联”还不止这一副。

02 生动形象

如果上面的这幅“茅房对联”还算得上是较为优雅,措辞相对考究的话,那么下面的这幅“茅房对联”则就要算得上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了。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5)

上联是“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下联是“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横批单独一个“爽”字。

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人们如厕时的情景,前面说的是如厕时的姿势,后面则写的是如厕时的状态。

虽然与前一副对联相比,这副对联少欠文雅,但是却将厕纸比作了“机密文件”,也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别出心裁”

人们在进入到公厕时,看到这样的对联也难免会付之一笑。

此外,有的公厕门,还会贴上各种各样的对联比如上联“有小便宜”,下联“得大解脱”,横批“前方急情”;再比如上联“方便不掏钱”,下联“百姓有尊严”等等。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6)

诸如此类的“公厕对联”,都能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所贴对联的场所是用来干嘛的。

不仅体现出了公厕的“身份”,又能起到装饰性的作用显得毫不违和。同时在公厕内部,还有不同的“提示对联”,来提醒游客们“文明如厕”。

例如说:“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又比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等这样言简意赅的对联,却给使用者与工作人员都提供了便利。

由此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人们的智慧与对联的魅力了。

03 博大精深的对联文化

对联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形式流传至今,其内容包罗万象,其作用也是奥妙无穷。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7)

对联相较于诗词歌赋来说,更加得简单一些,但是它也更加得深奥。

对对联,不需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交流。

如果想要对出“千古绝对”,那么不仅对作者的要求很高,同时对于对联本身的意境,也有很高的要求。

可就是这种大众化、平民化的文化形式,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会应用到更多的地方当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就连茅房门前都能贴上一幅而不显得丝毫违和。

有什么让人对不出来的上联(天下英雄到此俯首称臣)(8)

这正是对联这种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