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伤。

——思念,以苍耳为灵媒,以马儿为注脚

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1)

1、注释

采采:采了又采。

卷耳:蔓生植物,嫩苗可食用,可入药。

顷筐:前低后高的斜口筐,易满。

嗟:语助词。

怀:思念。

寘:通“置”,舍也,放置。或解为眺望,通“视”。

周行:大道。

陟:登高。

崔嵬:山高不平。

虺:腿软无力貌。

姑:姑且。

金罍:青铜制的酒器。

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黄色,指马的毛色因疲病而变得焦黄。

兕觥:犀牛角制的酒器。

砠:有土的石山。

瘏:因劳累致病。

仆:仆人。

痡:疲困不能前行。

吁:忧愁、叹息。

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2)

2、翻译

采呀采呀采卷⽿,半天不满⼀⼩筐。我啊想念⼼上⼈,筐筐弃在⼤路旁。

我骑马儿上高山,马儿疲惫力用光。唯有暂饮杯中酒,使我暂时忘家乡。

我骑马儿上高冈,马儿疲惫眼发黄。唯有暂饮杯中酒,使我暂时不心伤。

我骑马儿上石岭,马儿疲惫体已伤。仆从生病难跟随,此情此景好凄凉!

3、解析

五种解读

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3)

此诗说法不一,一说女子思征夫,一说征夫思女子,再说二者相思。还有说为求多子的,甚至还有说失意男子祭祀先祖的。我觉得每种说法都很有意思,但是个人更倾向于二者相思,双向奔赴。

解析1:女子思征夫

①思之如狂并想象对方的行动:

画面是采苍耳的少女不小心扎了手,血珠结成红豆,勾起她的怀人之心,未说思念,而思念深沉。第一节是女子在采卷耳,二三四节是女子想象丈夫的场景。我在山坡上采卷耳菜的嫩叶,采呀采呀,怎么也采不满一筐。我想念我的心上人,实在没有心情劳动,筐子且放在路边吧。我的心上人在哪儿?他正攀过那陡峭的山,崎岖的山路间,他的马匹都已经疲惫不堪。他就着酒壶满满灌上一口,也在思念着我吧。我的心上人在哪儿?他正登上高高的山脊,马匹已经腿软脱力。他满满地喝上一杯酒,借酒浇去他心中的苦闷吧。我的心上人在哪儿?他正在乱世岗间艰难行走,马匹已经倒在一旁。仆从也已经精疲力竭,如此的艰难,他也在长吁短叹吧。

②思念成疾干脆自己行动

女子采着卷耳,望着远方大道,思念忽如潮般难以抑止。勇敢的她连筐都不要了,立刻飞身骑马携仆,跨越崔巍高冈寻找远方的他。路途好辛苦,且以酒浇愁,只要能到你身边就好了。马儿累了,仆人也跑不动了,但我还是要不停地跑,毕竟跑得越远,离你才越近呀。和李白的《长干行》中“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有异曲同工之妙。

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4)

解析2:征夫思女子

征夫骑马到高高的山岗上,马儿都累倒了,他也累倒了。都说一醉解千愁,可借酒浇愁愁更愁,不知家里那个她是不是又在采苍耳,是不是又调皮了,丢三落四的把筐给丢了,有没有被苍耳扎到手?我不在的时候,她到底好不好呀?

解析3:二者相思,双向奔赴

她俯身采着卷耳 ,不时抬头望向远方,索性把筐丢在路旁:他怎么样了?

他骑着战马同仆人一道 ,赶着崎岖不平的山路 , 举杯频频回首:她还好吗?

我在外征战,疲惫不堪,却不得归家见我心上人。我无奈,我惆怅,姑且喝下这杯酒,在梦里与你相会,缓解我的怀念与哀伤。

借酒浇愁愁更愁。战争仍旧没有结束,我的马生病了,我的仆人倒下了,我怅然叹息,不是因为害怕战死,而是害怕再也不能见你。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这浅浅的竹筐,怎么藏得下漫山遍野的思念?这小小的金罍,又岂能浇灭相思如狂的爱火?我在家操持,你为国出征,家与国为何总让鹣鲽分离?我将这卷耳洗净,细细烹调。你今夜可会入我梦来尝一尝这久违的味道?也许,它能抚慰你的辘辘饥肠,消弭征途之劳顿,缓解你我相思之忧愁。

全诗四章:第一章实写,二、三、四章是想象,虚实结合。先写女人口吻,再写男人口吻,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钱钟书意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笔法叫作“从对面着笔”,妻子想念丈夫,想象丈夫也这般想念妻子。比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此种笔法。这种写作手法的诗真是绝绝子,把我对你的思念,变换成你对我的思念,写尽了相思的纠结。子曰《采耳》不知人,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描写相遇的诗经(诗经周南卷耳)(5)

解析4:渴望多子多福

闻一多先生等人提出的主题意蕴:即此诗中“卷耳”是一种中药材,有助备孕。因而描写女子在田野、大道旁竞相争采卷耳,强调突出的是古代女子为求子助孕,渴望多子多福的思想。

解析5:失意男子祭拜祖先

《卷耳》宜解读为一个落魄男子采摘卷耳时,于潦倒中想起先祖伟绩,不禁以臆想中酌金罍、兕觥,祭奠先人。

金罍与兕觥,都是用来在祼祭中祭祀祖先时盛酒所用的,代表的是后人对先辈的礼敬。对兕觥而言,酒器而取鸟兽之形,是图腾意识的残余,兕、象之形,在商周常与龙纹联系,应当是龙图腾大部族联盟的诸支。从商代到春秋早期,受到比较浓厚的图腾信仰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祭祀看得非常重要,绝少以兕觥这种特制为鸟兽尊的祭祖酒器来喝酒,祭器神圣,不可日用。

综上所述,最后我再碎碎念几句:按照古人的习惯,但凡写征夫的,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都是暗戳戳讽刺战乱之苦,渴望天下和平安宁的。我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写了这么多,只因为是真的超级喜欢这一首。

拓展延伸

书友的译文

卷耳不盈筐,忧思动衷肠

良人一去远,顾彼立周行

路遥不可见,催马上高冈

且饮一杯酒,醉后暂相忘

山高马难行,踉踉复跄跄

更饮一杯酒,莫使我心伤

远山重重隔,驱马更提缰

陟彼最高峰,四顾云茫茫

但饮莫辞醉,我心自彷徨

——@书友:阿绿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