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是心脏哪里出问题(藏在心脏里的隐形杀手)

谈到心血管疾病,人们常常听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但对“房颤”知之甚少。实际上,房颤是目前在心内科十分常见,同时也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

心律失常。许多患者患病时没有明显症状,但它却能导致脑卒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无声无息危害健康,所以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房颤发病率及特点

重庆西区医院心脏血管疾病中心心内科专家、主任医师龚涛介绍,今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中房颤患病率为1.6%,意味着全国目前房颤患病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调查显示,房颤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在7%—10%,8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15%。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健康问题尤其是房颤的负担将越来越重。

房颤病是心脏哪里出问题(藏在心脏里的隐形杀手)(1)

重庆西区医院心内科专家、主任医师龚涛近照。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房颤无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都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研究发现房颤与一些疾病呈相关性,多见于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外,房颤受不良生活习惯及情绪影响,如吸烟、酗酒、久坐、暴躁、易怒等都会引起房颤。

房颤病是心脏哪里出问题(藏在心脏里的隐形杀手)(2)

房颤与卒中。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房颤的危害

作为隐形杀手,房颤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房颤病人中脑卒中发生率会比正常人大5倍左右,在中国,大约15%—20%的脑卒中病人是由房颤引起;并且房颤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衰人群中约1/3合并有房颤。此外,房颤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几率增加、死亡率增加,房颤人群中男性死亡率增加约2倍,女性增加1.5倍左右。

房颤的诊断

临床上,有部分房颤病人无任何症状,也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心悸、气短、心慌、无力甚至胸痛等不舒服的症状,但症状表现不典型,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一般可通过听诊或数脉搏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医生发现患者出现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脉搏短绌(即脉搏和心音比较有15—20次左右的差距)等症状,基本上可以确诊。而针对阵发性房颤,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患者若自行在家,可通过自测脉搏的方式进行初诊,如果发现跳动非常不规律,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房颤病是心脏哪里出问题(藏在心脏里的隐形杀手)(3)

主任龚涛(右一)与教授于学军同台进行心脏介入手术。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房颤治疗及预防

龚涛介绍,房颤目前的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房颤易形成血栓和栓塞,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栓塞发生风险进行评分,高危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降低房颤栓塞发生率,这是房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转复放荡不羁的心脏乱跳、使之节律转复是房颤治疗的另一项重要目标,目前较为主流的治疗方式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前患者需通过检查明确房颤消融靶点的位置,通过局部麻醉穿刺股静脉置入消融导管,阻断心肌细胞产生的异常电信号,从而让心脏在窦房结的带领下正常跳动。

今年3月以来,重庆西区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已达81例,其中选择射频消融术治愈的26例,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并随访观察的55 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 42 岁。

龚涛表示,预防房颤首先要管理好危险因素,争取从源头遏制房颤发生,如果房颤转回正常节律,也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比如控制血糖、血压、降低体重、戒烟、戒酒、多运动,这些都能有效控制房颤复发。(重庆西区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