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

公元1644年,大顺永昌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里,华夏最能打仗的三支军队汇集到了山海关;这一年里,历史的车轮被雄关铁隘颠簸了一下;这一年里,有些人的命运注定要被改变。

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1)

李自成

李自成是个毁誉参半的枭雄。他最初起兵时,只是一支依附陕西流寇高迎祥的小部队。连年的天灾人祸造就了西北无数饥民,“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迎合了灾民的心声。得益于这些颇具号召力的政策,李自成的队伍逐渐壮大;车厢峡一战更使闯军声势大振。甲申年元月,李自成在西安改元称王,采用军师顾君恩“旁略三边,直走京师”的政策挥军东向,连破潼关、代州和宁武。明军大同总兵姜襄、宣府总兵王承胤、居庸关总兵唐通等皆望风而降,大顺军趁势兵临北京城下。帝都摇摇欲坠,京师人心惶惶。“天下第一坚城”仅仅抵抗了两天时间就被攻破了。大顺军甚至还没来得及施展诸如取砖、穿穴、放迸、楼攻和冲车等攻城手段,北京就被攻陷了。三月十八日,二十万大军涌进承恩门,崇祯皇帝穷途末路自缢煤山,大明正朔灭亡。人心的背向,决定了李自成的部队连战连克,势如破竹般席卷北中国;唯一还没收降的就是山海关和宁远两镇的明军了。

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2)

吴三桂

吴三桂是个倍受争议的人物。他出身军人世家,舅舅祖大寿更是抗金名将。两年前的松山会战大明朝又一次全军覆灭,只有吴三桂率部杀出重围,并控制住清军还没来得及占领的宁远城,挫败了满清囊括全辽的野心。为此清酋皇太极对吴三桂赞叹不已,称:“得此人归降,天下唾手可得矣”。以后两年,满清命令吴三桂被俘的亲戚、故将、旧知和乡邻数十次招降他,皇太极甚至亲自作书劝降,皆被坚拒。督师袁崇焕死难后,对明朝悲愤失望之极的关宁将领屡屡逆降满清;时任宁远总兵的吴三桂却死守孤城拒不投降,成为明帝国在辽东最后的中流砥柱。然而内忧外患使得大厦将倾,独木终难支撑。甲申年三月二日,大顺军抵达大同,绝望的崇祯皇帝下诏吴三桂领军入卫京师。三月七日诏书到宁远,三月十日吴三桂弃守大明朝孤悬辽土的最后一块绝地,率军属边民约二十万人归附山海关总兵高第。

三月十六日,辽东军民逃过沿途清军的阻杀抵达山海关,同日大顺军围北京城。三月十八日,尚未安置完毕官兵家眷和辽东百姓的吴三桂出兵救援京畿,同日大顺军攻占北京。三月二十日,吴三桂得知京师失守,驻扎在距离北京约四百里的永平一带,同日原大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和李自成的使者带来吴三桂父亲吴襄的第一封书信进行招降。三月二十三日,崇祯死讯传到军营,左右为难的吴三桂思索再三决定归降大顺朝。三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到达距离北京约二百六十余里的玉田附近,从各种渠道获悉大顺军在北京奸淫掳掠,拷打文武贵戚索要金银,吴家亦牵连蒙难;同日唐通率军八千进驻山海关,总兵高第顺降李自成;是夜,吴三桂“恫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掉头奔袭山海关。三月二十九日,唐通一战即溃向北逃遁,高第乘势献关。四月四日,大顺朝的使者带来吴襄的第二封书信进行劝降;吴三桂杀死使者并击败大顺援军白广恩部,与李自成彻底决裂,依靠雄关作为大明的孤臣孽子自立了。

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3)

多尔衮

多尔衮是个雄心勃勃的统帅。父兄卓越的经营让多尔衮所向披靡。其时蒙古科尔沁各部早与满州联姻,朝鲜国王称臣拜服,大明在辽除了宁远已无寸土。上一年皇太极逝世后多尔衮斗败政敌豪格,拥立年仅六岁的顺治为储君,自任摄政王独揽大权。是时满清约有人口近百万,多尔衮麾下有满、蒙、汉、朝鲜各族士兵共十多万,独霸辽东。甲申年四月初九,多尔衮率众南下观明顺之斗,打算浑水摸鱼。四月十一日,甫过辽河便获知大顺军已攻克北京并崇祯死难,多尔衮遂用洪承畴之谋,准备 “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北京。因为山海关难以逾越,这条是满清绕道漠北入侵大明的老路了。前五次入寇,清(金)军每次都在明帝国京畿附近“劫掠甚丰”,俘获大量人口财物满载而归;大明王朝每次都“京师震动”,损失十数名战将和十几万军民。满清捕获的数十万人口中,有大批明朝的下级官吏、举人和生员,他们几乎都受到了优待和任用,成为满清统治的得力工具;反观大明京师重镇的健将才士不是冤杀、战死就是被掳掠而走,一次次的此消彼长,胜负的天平早就倾斜了。多尔衮踌躇满志,想要再次 “游猎”京郊趁火打劫;忽然两骑奔来,使他劫获的不仅是财富,更有一个庞大的帝国。上天实在是眷恋有准备的人啊。

甲申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在西华门外将已经归顺的原明朝高官勋贵六十多人斩首,携带吴三桂父亲吴襄、前明太子朱慈烺等,率领十余万余大军出京讨伐“叛逆”吴三桂。富逸的大顺军行进迟缓,直到二十日才到达山海关前十五里的七星寨。李自成派兵增援败退在山海关以北一片石的唐通,切断吴三桂的北退之路;亲率大顺军主力六万直击山海关外围的小石河。这支部队是李自成的老本,士卒多为关西大汉,作战奋勇曾转战千里无一败绩;将官刘宗敏、李过、李岩等也久经沙场,能征善斗,故一举袭破吴军石河防线,从西、东、北三面把南面临海的山海关团团围住。决战一触即发。

吴三桂经历了哀伤、犹豫、悲痛、绝望和愤怒之后,树起“国仇家恨讨李复明”的大旗。吴军主力是三万精锐的关宁铁骑和高第的一万山海关守备军。四月四日击溃白广恩,吴军就地又招募了两万乡勇;但即便如此,吴三桂知道依然无法与大顺暴政抗衡。国难当头是否还要严守夷夏大防,吴三桂面临人性和道德的悖论;在听取了谋士和部将“进乞师之策”,他做出了至今仍受人苛责的举动,于四月十日派副将杨坤、郭云龙飞驰辽东向满清借兵抗顺。吴三桂在信中写到“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吴三桂盘算诱导清军从内蒙故道进兵,使大顺军遭受前后夹击;由于清军没有补给线和根据地,最后一定会因人力物力消耗过大而被迫撤回关外;只要牢牢掌握山海关,所谓“裂土以酬”不过是把崇祯皇帝已经放弃的辽东让给满清的一句空话。

四月十五日,杨坤、郭云龙在翁后(今辽宁阜新)遇到多尔衮大军,传达了吴三桂乞师助剿的意图。精明的多尔衮立即看到了千载难逢混一宇内的机会,当即回信应允出兵。随后他下令大军转向直扑山海关而不是喜封口,鹤蚌相争渔翁获利的主角悄然改变了。二十日,清军抵达距山海关二百多里的宁远辖地连山(今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县),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第二封求援信,信中说李自成已经临近山海关。由于担心贻误天赐良机,多尔衮兄弟抛弃大军,率正镶白旗精骑两万,不顾饥劳星夜兼程飞奔山海关。满州八旗以黄旗为贵白旗最次。努尔哈赤逝世前,把自己亲手调教的两黄旗精兵赐给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孩子,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兄弟。皇太极即位后不能忍受八旗最尊的两黄旗旁落,通过几次复杂的“换旗”行动,让黄白四旗更换了旗色。多尔衮兄弟亲率的两白旗,才是八旗精兵里的精兵。

四月二十一日晨,吴襄阵前劝降不成,大顺军三面猛攻山海关。激战一天,数门各有反复,大顺军一度占领山海关北翼城,后被吴三桂率人死命夺回。吴军频临危殆,处处告急。二十一日黄昏多尔衮兄弟急驰而至,占据了山海关以外几里的欢喜岭威远台,随后勒兵不动。夜里,李自成听闻清军已到,一面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一面侥幸地认为满清不会参战。不过李自成知道,如果清军介入已经来不及檄调援军或撤退了,现在只能孤注一掷抢先打败吴三桂夺取山海关才能拒敌关下。他慢慢把部队聚集起来,让关外容易遭受清军攻击的部队回到关内,全军在山海关前从海边到北山一字排开,邀吴三桂第二天以野战决胜负。吴三桂彻夜未眠,先后派出三批使者要求多尔衮进军,“路上探子往返相望于道”。多尔衮虽然对使者和颜悦色大加勉励,却丝毫没有出兵的意思。其时多尔衮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吴三桂剃发面见。犹豫一晚,晨曦中吴三桂率劲骑百人冲上威远台。曾经生死相搏十多年的枭雄相会,惺惺相惜,几经交锋最后在台下杀白马为盟:清军进占山海关和北京城,同击闯逆,不犯明帝陵寝,不侵害百姓,不强迫汉人剃发易冠,大军不过黄河,访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于南京等等;吴三桂薙发归降,时为大明平西公、大清嘉为平西王,为汉八旗之首,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与多尔衮约为兄弟永不叛清等等。虽然以后双方都没有完全遵守盟约,但“同击闯逆”一条却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吴三桂返回山海关,命令关宁铁骑“白布缝于肩背”,答应与李自成“关内决战”;满清三王率清军悄然入关,并顺势歼灭依然盘踞在关外一片石的唐通部。

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4)

山海关

甲申年四月二十二日,艳阳似火。山海关前大顺军齐整划一犹如藩墙,左右望去军阵不见尽头,金鼓呐喊之声远传百里。忽然炮裂长空关门大开,蹄响如雷烟尘似幕,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潮水般直冲而出。战马嘶鸣地动山摇、骑士长刀闪亮似雪,关宁精锐好像开山巨斧劈入大顺军中,把一字长蛇阵瞬间断为两截;但大顺军很快围开复合,翻滚如浪,把关宁骑兵又裹在了里面。关宁军左右奋击,拼死鏖战,无不以一当百,然而大顺军“连营围截,鳞次相搏。前者死,后者复进,三面围之。”拼斗半日,双方死伤益重。关宁铁骑东驰西突也没能冲出重围,人数占优的大顺军逐渐获把他们分割围堵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里。山岗上坐镇指挥的李自成见胜券在握,黝黑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山海关城楼上观战良久的多尔衮也显露出一丝笑意。多尔衮坐山观虎斗的用意深刻,“一以观三桂之诚伪,一以觇自成之强弱,欲坐收渔人之利。”此时,两军疲惫不堪,李自成骄意甚浓,吴三桂锐气已挫,该八旗军全线出击了。时为正午,晴朗的天空却忽然乌云密布,狂风肆虐,一时间飞砂走石,遮天盖日。蓄势待机的清军骑兵在英王阿济格和豫王多铎的率领下,从山海关西面冲出,好似利剑出鞘,又如猛虎下山,杀声震耳欲聋,但见无数骑兵“缨帽如红云,风卷而西;白衣标兵二队,绕出其后,如发风潮涌,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大顺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大顺兵丁素来听闻辫子军凶猛残暴,及见两白旗骑兵杀到,魂飞胆颤,斗志完全崩溃了。刘宗敏等将领“虽驱众死斗”,然而激战两天已精疲力竭的大顺军实在挡不住满清精骑狂暴的冲击了。李自成脸色铁青,担心的事终于还是来了。须臾,他见败局已定,一言不发从高岗上撤马就走,归路上斩杀吴襄和朱慈烺泄愤。《藜燃室记述》记载“战场皆空,积尸相枕于旷野之间,贼从城东海边而走,为追兵所掩,溺水死者不可胜数”。《石河西义冢记》写到“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 。惨烈的山海关大战以吴清联军的获胜、大顺军的败退落下了帷幕,然而真正的赢家却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山海关石渡(甲申山海关)(5)

山海关留给李自成最后惊鸿一睹的印象是残阳似血兵败如山倒。闯王以农人出身,揭竿举义,麾下曾有干将如云、雄兵无数,囊括三秦三晋和中原大地,打跨腐朽的大明统治中心,一时称霸天下;但当大顺军攻占北京后政治领袖迅速腐败堕落,官兵士卒军纪涣散,劫掠并滥杀官僚士绅黎庶百姓,失去了民心,由盛转衰。其后李自成的军队越打越少,最后消失在九宫山,只留下奉天玉和尚的传说与“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名句供人凭吊。

吴三桂献关以后惆怅带队南下,漠然回首山海关上猎猎作响的已是八旗的军旗了。关宁铁骑作为满清的马前足,一直追杀着农民军、南明残政和反清义士。做了三十年的忠臣孝子后,吴三桂不得不沦为异族的走狗,使得“神州无复汉衣冠”,留下千古骂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无从越。终吴三桂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山海关,再也没有亲眼看看当年奋勇杀虏的故地。最后,吴三桂处心积虑造反不成,客死他乡。

“天下第一关”依旧巍峨。多尔衮站在关上极目远眺,放眼内外白山黑水都是大清的属土了。父亲努尔哈赤本是家奴,以七大恨祭天,靠十三副盔甲统一了建州女真;兄长皇太极雄才伟略,知人善用,从大明手中夺取了整个辽东故土;而他多尔衮,审时度势,一举进占父兄梦寐以求的天堑山海关,并且即将以十万之众,鲸吞一个人口约八千万,幅员万里山河壮丽的大帝国!多尔衮笑了。甲申年三月前谁将入主中华好比滚动的骰子,无从决断;然而现在,天意已定!

举报/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