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

提到南锣鼓巷主街您会想到什么?节假日人挤人人挨人的画面在不在其中?想歇个脚?对不起,站的地方都不够!

这些,已成为历史!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1)

南锣鼓巷所在的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在主街上拿出街道用房两间,建起了一个50平方米的“暖·空间”,划分出展览区、活动区、阅读区、议事区、保障区、办公区6大区域,提供给共青团、妇联、工会开展活动,提供给环卫、保安、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喝水、歇脚,也提供给游客参观、休息!而且,这个地方参照展馆的运营时间,早9点一直开到晚8点,除了周一休息,周六、周日都照常上班!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2)

南锣鼓巷的居民们!游客朋友们!还等什么,快去“暖·空间”瞧瞧!

“暖·空间”位于南锣鼓巷13号,从北口进,走不多远就到了。门口,一个呆萌矮胖的宣传机器人正在讲解,让人看了很想进门一探究竟。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3)

“暖·空间”分为展览区、活动区、阅读区、议事区、保障区、办公区6大区域。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4)

一进门是活动区,木色的桌子和展示柜,暖色的灯光,绿色的凳子以及几盆绿萝绿植,将整个空间装扮的十分温馨,有家的感觉。活动区的展示柜上摆有老北京兔爷、折扇、鼻烟壶等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大多都是由南锣地区文创品牌企业无偿提供的。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5)

与活动区相邻的是阅读区,三面墙的书柜放满了图书,有儿童读物,有文学读物等,居民或游客可以坐在书柜前,安静地阅读各类书籍。

活动区与阅读区之间的通道上,设有议事区,一排绿色的沙发与一张圆桌,为居民休闲小憩、讨论事项提供了独立空间。沙发一侧的墙面上还设置了一处记忆墙,墙上挂有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以及组成了心形的活动照片。这些作品都是举办活动时居民们留下的佳作。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6)

穿过活动区有个小门,里面是一侧是保障区,一侧是工作区。保障区设有饮水机和储物柜,是专门为环卫工人、保安队员等城市管理一线工作者、户外劳动者设立的免费饮水区、小憩区,对面是工作人员的工作区。

交道口街道为什么要在南锣主街上打造这样一个空间呢?

冬天打卡地点推荐(南锣鼓巷有了34)(7)

“书记视察南锣鼓巷,蔡奇书记到南锣来调研,都强调要做好民生工作。以前,工会、团委等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但都在胡同里面的院子里,不太好找。”交道口街道工会主席郑纯征介绍,趁着群团工作改革的东风,街道把主街上的两间街道用房腾退出来,交给群团组织使用。

“暖·空间”整合了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三家一汇”(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年汇)职能,集工青妇群团组织服务功能于一体。

街道工会将空间打造为“职工暖心驿站”和“职工社团活动站”,为环卫工人、保安队员等城市管理一线工作者、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小憩等贴心、暖心的服务场所,同时将空间用于南锣职工曲艺社、书画社、悦读社等职工社团活动。

街道团委将空间打造为“美丽南锣•社区青年汇”,面向广大青年,免费开展学习培训、交友联谊、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新青年学堂、新青年城市体验营等多种类型的活动。

街道妇联将空间打造为“交道口街道妇女儿童维权站”、“南锣巧娘工作室”“十平米阅读”书屋和“家风传习馆”,开展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维权综合服务;挖掘一批手工艺品制作方面的能工巧匠,教授地区广大妇女手工技艺;开展女性职工阅读、儿童亲子阅读公益项目;开设家风、家训讲堂,打造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课堂。

周二上午书画爱好者活动,下午工会法律咨询;周三有妇联巧娘工作室,周四上午是诗词爱好者的活动时间,周六、周日青年儿童的活动比较多……“暖·空间”自2018年11月试运行、今年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经累计开展了100多项活动,受到各方欢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