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1)

圣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圣彼得堡).

得名于彼得大帝,怀揣着对海洋的热爱和无比的雄心,彼得大帝挑中了这个本是一片泥沼的地方,立誓要将这里建成东方的阿姆斯特丹。300多年后,圣彼得堡足以令每一个俄罗斯人骄傲。她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是拜伦笔下流淌着珍珠与黄金之地。

圣彼得堡代表了真正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在历史上造就了无数的俄罗斯名人,政治家,作家。

这里有太多的地方让人难以忘怀:彼得大帝的出生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居住地,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果戈里、莱蒙托夫、普京。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位中国人熟悉的圣彼得堡人: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想必这是大多数中国人认识普希金的第一首诗作,其中有澎湃的激情,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困境中的希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激情,深沉而潇洒,豁达而且奔放,也是斯拉夫民族性格的写照。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普希金的诗歌,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曾经因支持十二月党人,得罪沙皇而被流放……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2)

总之,他是一个被光环笼罩的男人,可就是这样一位文豪,却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经历,尽管出生在莫斯科,却成长在俄罗斯帝国的新都——圣彼得堡,他的家族也和圣彼得堡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揭秘普希金的世界。

身世显赫,贵族血统

普希金一家有着古老的贵族血统,他们的祖辈可追踪到13世纪,与俄国的成长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沿着外祖母玛丽亚·阿列克谢耶芙娜·普希金娜这条线,未来诗人的另一系亲属——勒热夫斯基族系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代。普希金一家的第三系亲属是汉尼拔家族——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是彼得一世的教子,受过彼得一世的教养。他的儿子奥西普·阿布拉莫维奇是娜杰日达·奥西波芙娜的父亲。许多贵族家庭的特点是,有好几代人反复重新结亲。

普希金一家就是一个例子。普希金的外祖母玛·阿·普希金娜与其的父亲是表姐弟,因为他们的爷爷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和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是亲兄弟。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3)

普希金对自己的血统非常感兴趣,他骄傲地写道:“我的祖辈的名字经常在俄国历史中出现。”众所周知,普希金家庭的传说和材料在他的创作中有所反映:长篇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关于射手的小说的构想》、长诗《叶泽尔斯基》和《我的家族史》。

普希金死后,在他未写完的小说——初次发表时的题目为《彼得大帝的黑奴》中,我们找到了来自诗人家史中的姓与名。

普希金在那里用了勒热夫斯基、普希金两家家谱以及汉尼拔一家的自传史实。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4)

普希金的曾祖父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加尼巴尔。

普希金的祖母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两女两男。两个男孩叫瓦西里和谢尔盖,这两个人的名字后来被载入了俄罗斯文学史册,他们热衷于诗歌、戏剧的创作,他们写诗、创作剧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就是诗人普希金的伯父和父亲。哥哥瓦西里·普希金逐渐成了真正的文学家,经常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参加轰动一时的论战,弟弟谢尔盖·普希金直至晚年一直写诗,一生都无私地献身于缪斯,但对于发表作品和赢得声誉却十分冷淡,他们俩谁也没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是他们却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种充满优雅的文学素养的氛围,从而造成培养少年天才诗人最为适宜的环境。普希金的绚丽文采也是从他们身上继承来的。

天资过人,皇村学艺,年少多情

童年时代,普希金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年仅12岁的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今天这个学院被称为“普希金学院”。在皇村中学,普希金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他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表现出诗人的创作天赋。

1815年,普希金参加由初级班升到高级班的考试,在学校的2楼大厅里,当众朗诵了根据老师布置的考题而创作的长诗《皇村回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赢得了包括俄罗斯著名诗人杰尔查文在内的所有听众的赞许。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拔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世纪——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5)

从小展露出文学天赋的普希金,多情的种子也是从小就显现出来。

才七八岁的的普希金就开始美美地做起玫瑰梦来了。

小普希金的心像朝之发射的是一位名叫索菲亚•尼古拉耶芙娜•苏什科娃的小同学。

他为她写诗:

“是你出现在眼前吗,苏什科娃?

我明眸的女郎呵心中的密友。”

他曾一度恋上了他的一位同学的妹妹,向她献上了一束鲜艳的玫瑰花和与玫瑰花一样鲜艳的诗篇。

他也曾一度恋上校长家里寄居的法国姑娘,以他的“刹那间的爱的昏厥”和诗心去撩拨那位女郎的情怀。

在皇村剧院看戏后,他又爱上了农奴女演员娜塔丽亚,幻想着在云霓中与她有一次怯懦而甜蜜的邂逅。

在他十分祟拜的历史学家卡拉姆辛家中,他十分天真地向卡拉姆辛夫人表白了爱情,以弄得他们夫妇哈哈大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与宽容诗人的,皇村中学的校长恩格哈尔德就给普希金的品行打了最坏的分数,并在评语中严厉斥责他受到了色情文学的毒害。

普希金的伟大,来自于他的多情与叛逆。而多情与叛逆,注定了他要被流放。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6)

然而,诗魂是不屈的。在南俄辽阔的土地上,普希金不羁的思想依然在野性的驰骋,到处都有容纳他爱情的异性,到处都有栽种玫瑰花的沃土。

在拉耶夫斯基将军的家里,女性的芬芳很浓很浓,浓得化不开。“他的四个女儿都美极了”,普希金写道。他不知道更爱哪个才好。在这一段流放期间所创作的诗歌中,女性的柔美和大自然的壮丽总是和谐地融汇在一起的。

普希金活跃的心像有时还没有辨清楚是女性气息还是大自然气息便慌慌忙忙地外射。有一次,将军的大女儿玛丽亚在水边嬉戏,皎洁的浪花竟一遍又一遍地吻着她的双足。诗人羡慕极了,羡慕得有点妒忌。后来他在一首很有名气的诗中写道:

我还记得海边的情景,

雷雨欲来,海潮激荡;

我多么羨慕那些波涛,

竟能拜倒在她的足旁!”

生而为情,逝也浪漫

然而,在那种岁月里,普希京并不想结婚。他把“合法的妻子”比作带耳的大皮帽子,得把整个脑袋都装进去。

本来不想有“合法的妻子”的诗人,在被沙皇尼古拉一世召回莫斯科后不久,他邂逅了一位貌美如花的绝代佳丽:年仅16岁的姑娘——娜塔丽亚•冈察洛娃。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7)

普希金的妻子冈察洛娃

冈察洛娃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美貌,等到了豆蔻年华,更是被冠以“莫斯科第一美女”的称号。普希金对冈察洛娃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晕眩了,并拜倒在她面前一次又一次地求婚。

好事多磨。几经波折后,到了1831年春天,那位忧郁的天使终于向诗人伸出了纤纤素手,与普希京结为伉丽。

而普希金的婚礼也非一帆风顺,出现的一个插曲似乎暗暗昭示了这段婚姻未来的结局。二人的婚礼最后于1831年2月18日举行,婚礼仪式在尼基茨基门的教堂进行。新人相互交换戒指之时,一个指环不慎被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脸色陡然大变,与此同时,他手中燃烧着的蜡烛也突然熄灭了。从教堂出来时,诗人的额头上渗满了豆大的汗珠,他忧心忡忡地说了句:“这是不祥之兆”。

普希金的风流天性使他注定不适合成家立业,娜塔丽娅所受的传统教育使她注定不适合与性情如此狂放的诗人共同生活,而他们之间原本脆弱的情感纽带更注定经受不起风流时代对夫妻感情的强大冲击。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8)

冈察洛娃和普希金并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对文学和诗歌并不感兴趣,就更不要提和丈夫一起享受文字的世界了,在百无聊赖之后,冈察洛娃开始转身沉溺于上层社会的灯红酒绿中,经常出入在社交舞会等场所,甚至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毫不在意诗人的感受。

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在家庭生活中,娜塔丽娅还算得上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她在尼古拉一世大举公开追求自己时,为了保住丈夫的尊严,始终巧妙地与之周旋,与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结果,尼古拉一世费尽了心机也只能望洋兴叹。后来,迫于无计可施,便干脆扮演起了一个很关心她的长辈的角色,竟像慈父一般地教导起这个美丽的妙人来,要她在上层社会里时时谨慎行事,万不可使自己声名狼藉,也不要给别人创造讲闲话的机会……但是,总的来说,这位丽人对自己丈夫的心是相当冷淡的。

诗人的心本来就是敏感的,涉及到了爱情,便更加疯狂。情敌对于普希金是致命的一击。乔治·查理·丹特士的出现加剧了普希金夫妇的矛盾与冲突,冈察洛娃开始和这个惯于讨女子欢喜的落魄贵族频繁约会,这一切为普希金所不容,于是选择了诗人选择用决斗来终止这一切。

普希金创造的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秘普希金青铜骑士)(9)

也许命运不忍看到这位伟大的诗人,一方面受沙皇迫害,另一方为爱情所困,在这场决斗中,匆匆结束了普希金的生命。

弥留之际,普希金嘱咐妻子:“我死后,你带着孩子们到乡下去住。为我服两年丧你就嫁人,一定要嫁个正派的人。

在普希金死后七年,有一位正派的军官彼得·连斯基娶了这位曾经风靡社交圈的京城第一美女,不仅爱冈察洛娃,而且也爱她和普希金的四个孩子。但冈察洛娃从来没忘记掉诗人,甚至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为普希金-连斯基,(注:俄罗斯妇女出家从夫家姓,普希金是姓,连斯基也是姓)而她的丈夫也对冈察洛娃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

尽管诗人的一生短暂而匆忙,但他留给后世的依然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普希金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位置不可替代,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不容小觑,这位伟大的“青铜骑士”不仅为后人所敬仰和称颂,也被历代的学者研究和纪念,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普希金的故事依然不绝于耳,走过皇村中学,似乎又听到了16岁的诗人吟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