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客栈电影哪国拍的(鸠工庀材搭景只为真)

六福客栈电影哪国拍的(鸠工庀材搭景只为真)(1)

电影拍摄基地

《六福客栈

》是1958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拍摄的一部人物传记片,从其中式化的名称亦能猜测到此影片与中国有莫大的关联。影片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位英国女佣葛拉蒂,克服重重困难到达中国山西东南端的阳城县,开设六福客栈,作为传教据点,并参与管理当地社会事务。当侵华日军的战火延烧到阳城时,葛拉蒂带领100多名孤儿,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转移到千里之外的大后方西安,完成了一般人视为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六福客栈》的剧本源于真实故事,在阳城生活9年的葛拉蒂丝·艾伟德,于1941年返英后写出自传《我的心在中国》,著名作家艾伦·伯斯奇又根据她的故事撰写小说《小妇人》,出版后风靡世界,感召无数美欧人士自愿前往中国助力中国人民抗战,包括飞虎队的许多飞行员都是受其影响。

这部由马克·罗宾逊执导,由当时号称“好莱坞第一夫人”的国际影星英格丽·褒曼饰演主人公的影片,开机时由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不可能深入中国拍摄,本准备到台湾取景的计划,却又被蒋介石婉拒。无奈之下,摄制组便花费巨资,在伦敦临时搭建外景。

要在英伦还原中国内陆山区一座古县城及其附近村庄,极非易事。更主要的是,阳城不是默默无名之乡,曾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并列为清朝鼎盛年代的文化发达之地。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素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在抗战之前,阳城的各类建筑还相对完好,这也给搭建景观的工作,带去较大的挑战。要拍好这部影片,就得搭建一个山寨版阳城。当然,还得邀请众多的华人去做群众演员。

相信凡观赏过影片的人,如果不知晓拍摄花絮,不清楚幕后情形,多会以为,这影片就是在中国实地取景。蜿蜒而厚实的城墙,高大挺拔的城门,庄严肃穆的府衙,飞檐翘角的戏台、凉亭、阁楼,古朴典雅的石质牌坊,石板铺就的街巷,鳞次栉比的房屋与商铺,残破如庙宇的客栈,无不体现中国特有的建筑元素,无不呈现古老东方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县府内的雕花格式门窗、锦绣屏风、彩色壁画,完全可用精美一词加以形容,还有中式家私,厨柜桌凳太师椅,香炉笔架及砚池,以及县府门口一对精雕细琢的石狮子。此外,还有客栈的招牌、门廊、立柱、院墙、天井、火坑、柴灶等,野外的佛塔、小庙、墓碑,和农村的砖木民居,处处展露中国风采,活脱脱的中国风光。

为着再现阳城风物,制片方可谓鸠工庀材,绞尽脑汁,不惜工本。也正是因为如此,影片正式公映之后,好评如潮,并且以“最能促进国际间的了解”获得第十六届美国电影金球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