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

在海南人心目中,从腊月初八吃上腊八粥,就开始进入春节。整个春节一直要持续到元宵节这一天。在海口古城区的千年府城更是如此,这大半个月里,天天都是过年。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1)

新年期间,走在琼山府城古城街头,很容易就能遇见一场热闹非凡,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府城春节民俗,既保留传统节俗文化的味道,又有海南当地特色。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2)

年初九,是道教最高神仙,道教神话中众神的领袖,玉皇大帝的诞期。在府城老城一隅的玉皇三清宫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刻。民间传说玉皇大帝的生日当天,必须隆重庆祝。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丰盛的祭品,举行盛大的祭典,大家一起尽兴享用酒水佳肴,共同给玉皇大帝祝寿。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3)

清晨,信众们携家带口,拿着香烛、纸钱和祭品前来拜神。摆上祭品,点燃香烛,焚香燃纸,祈求玉皇大帝在新年的一年里,守护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仪式结束后,人们围桌而坐,拿出各自准备的丰盛美食,一起共同品尝,互诉家长里短,气氛其乐融融,欢乐祥和。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4)

据当地老人所说,玉皇三清宫,原名天庆观,原址在五公祠对面的北官村,始建于宋朝。元初更名为玄妙观,明初改成玉皇庙。起初,该庙规模很大,占地300多平方米。清初,庙宇倒塌,现今原址上已无迹可寻。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5)

历经近千年传承不息的香火,在古琼州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信俗活动年年兴盛,文化传承绵延不绝。2004年,质朴的府城人们在北官村境主庙旁再次重建了三清宫。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6)

明代琼州史书《正德琼台志》有载:玄妙观在城北一里。宋建,为天庆观,元改今名,乃郡祝厘之地。时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的《乾隆琼州府志》也有该庙宇的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琼州总镇李耀先还曾捐钱重建。之后的琼州府志、琼山县志便再无记载。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7)

由此可看出,玉皇三清宫是海南为数不多供有三清神像的宫观之一,自宋代兴建后,香火绵延数百年不断,历代多有重建修葺,清朝中叶一度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直至新时代的今天再次重现昔日的风貌,焕发出新的活力。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8)

值得一提的是,三清宫内原留存一块宋代通诏碑。宋宣和元年(1119年),因“日下五色云”,天降祥瑞,刚登基三年的宋徽宗便在汴京(今开封)建了玉清神宵宫,亲自撰写《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人制成碑文置于神霄宫内,并要求以此碑为蓝本让天下摹勒立石,宣传道义,以传后世。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9)

当时的琼州府遵旨照办,在府城的天庆观内刻碑立石,这便是原立于三清宫内,后几经辗转,现保存在琼山区五公祠内《神霄玉清万寿宫记》古碑刻的由来。经过数百年的沧海桑田,曾遍及全国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记》碑刻大多数已然不复存在,放眼全国留存至今的唯有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那通和这通诏碑。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10)

关于这通古碑还有个趣事。一览古碑,会发现负责监造这块碑并留名的几个人——蔡翛、谭稹、梁师成,都是宋徽宗时宰相蔡京的亲信党羽,都是那个时期大奸臣。刻写皇帝虔诚崇信道教的古碑上,留名的人物竟是一众是非不分、以权谋私的奸佞之臣。想来,也算得上世间一大奇事。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11)

不过,这通《神霄玉清万寿宫记》碑因为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所以无论对于全国,还是海南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值得我们珍视的。

广州白云山最灵的道观(主祀主宰天界最高神仙)(12)

回望今天的玉皇三清宫,附近的北官村已不复存在,随之而起的是新建的高楼大厦,但这座宫观却在闹市中独享一份“大隐隐于市”的清幽,犹如纷纷红尘喧闹中的一份净土,保留着人们最朴实无华的精神信仰。#我为海口代言走进琼山##我在琼山过大年#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在琼山区府城这座千年传承的老城区中,显现出琼州府独特、厚重的人文风情。#天南地北大拜年##琼山府城元宵换花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