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

海明威有个著名的理论,大致意思说的是,一个作家的养成,基本上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比如,张爱玲。

张爱玲4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只身一人离开了家,漂洋过海地去了国外。

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张爱玲没有了母爱的悉心呵护,虽与父亲生活,可是父亲并没有尽到他的责任。

他娶了继母,俩人臭味相投,只知道整日吸食大麻,对女儿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动辙打骂。

张爱玲中学毕业那一年,因为琐事,与继母又起了争执。

继母一个耳光打过来,张爱玲正想还击,哪知冲下楼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对女儿又踢又打。

这个暴戾的男人,把多年来对前妻的愤怒全都宣泄在了女儿身上。

家暴后,父亲仍不解恨,张爱玲被关在家里大半年出不去。期间,张爱玲得了疟疾,父亲冷漠地不予以医治。

失去母爱,又丧失父爱的张爱玲,从此,对亲情变得冷漠而麻木。就连亲弟弟,她都可以做到几十年不闻不问。

她为自己写下这样的文字:“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曾以自己为原型,创作过一则中篇小说。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境遇与她何其相似!男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或许正是张爱玲年少时的写照,是她为自己留下的内心独白。

这篇小说名为《茉莉香片》,是张爱玲早期的作品。小说自始至终萦绕着一缕淡淡的苦涩,像极了作者本人的童年,没有阳光,没有希望,备受压抑。

给不了爱,你就给我去死。

这句令人发指的控诉,来自于小说里的男主人公。

这原本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季,彼时,杜鹃花开得正艳。

然而,人心,并不一定被阳光洒满。

聂传庆是小说里的男主人公。

这是个忧郁的男子,他只有二十岁,眉梢嘴角却显得有些老态。

与此相矛盾的是,他窄窄的肩膀以及细长的脖子,又似乎只有十六七岁,尚未发育完全的样子。一张秀气的鹅蛋脸、淡眉毛、吊梢眼,则又显露出几分女性美。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1)

他不喜与人交流,更不爱与女孩说话,尤其是那些健康美丽的女孩。

原因可能只有他自己清楚。

或许是他的听力有问题。他的听力之所以不好,是被父亲家暴造成的。

或许,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待久了,人也因此变得阴鸷。站在美好的人面前,他自卑,他形秽,他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不满。

言丹朱,一个活泼健康又美丽善良的女孩,是聂传庆所在大学的文学史老师——言教授的女儿。

她对聂传庆特别热情,总喜欢围着聂传庆转,主动跟他说话,逗他发笑,毫不理会周围人投过来的异样目光。

只是女孩不明白,这个素来独来独往的男生,冷漠得难以接近,又谈何了解他的内心?!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2)

时间久了,她甚至惊觉,在聂传庆面前,连自己流露出的快乐,仿佛都是一种罪过。

事实上,从小到大,在聂传庆的身边,没有一个亲近的人。大家不屑于理他,他也习惯了周围人的冷漠。

如今,却出现了一个言丹朱,惟有言丹朱百折不挠,屡屡向他表示好感。

那颗自卑如坚冰似的心,松动了,他以为言丹朱真的爱他。

只是,等他知道,言丹朱不过是把他当作一个女孩,不过是想让孤僻的他能拥有一个朋友,不过是想让多愁善感的他,变得快乐一些……这才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试图让他变得开朗起来。

聂传庆怒了!

在圣诞节的夜晚,在那段漆黑的山路上,得知真相的聂传庆,完全失去了理智。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3)

他以为自己爱言丹朱,殊不知,这是一份畸形的爱,要么占有,要么毁灭。

他用手拼命地按言丹朱的头,试图把她的脑袋按回到脖子里去。言丹朱惊恐至极,在挣扎的瞬间,她与聂传庆一起顺着石阶滚了下去。

聂传庆很快从地上爬了起来,被内心那股邪恶的力量驱使,他一脚又一脚地猛踢言丹朱。这个可怜的女孩,此时躺在地上根本无法动弹。

所幸,遭遇魔爪的女孩没有死。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聂传庆的结局如何,小说没有交待。一缕苦涩的气息,在字里行间萦绕,久久不肯散去。

风华正茂的少年,为何有着一颗冷漠至极的心。

聂传庆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

他的父母之间完全没有感情。

严格来说,是母亲在嫁给父亲之前,便有了意中人。后因娘家人极力反对,母亲被迫与意中人分手,嫁给了聂传庆的父亲。

婚后,她对丈夫丝毫不上心,平静如水地守着一份无法逃脱的婚姻。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4)

而这一切,是丈夫无法忍受的。

聂传庆四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续了弦。

传庆,原是延续喜庆的意思吧!造物弄人,母亲把自己的忧愁与不幸传给了儿子。

那个曾经倍受妻子冷遇的男人,将多年来爱而不得的愤怒与憎恨,变本加厉地宣泄到了她的儿子身上,也是他自己的儿子。

父亲的家暴,包括身体上的摧残以及精神上的打压,还有那无处不在,来自后母的冷嘲热讽和挑拨离间,一个小小的男孩儿,在偌大的家庭里生存,变得举步维艰。

在阴暗冰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聂传庆,没有感受过来自至亲的呵护与关爱,这是形成他性格孤僻、情感冷漠的根源。

他见不得好的事物,见不得别人拥有快乐和幸福,见不得世间的阳光与美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母亲未嫁前的意中人,居然是自己的文学史老师,也正是言丹朱的父亲——言教授。

极度缺失父爱的他,一方面幻想着当初如果母亲没有嫁给父亲,而是勇敢一点,与意中人私奔,那么,这世上就没有如此不幸的自己。

另一方面,他嫉恨从小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言丹朱。他觉得,是言丹朱夺走了属于他的幸福。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5)

因为原本他可以成为言教授的儿子,取代言丹朱如今拥有的一切:健康、美丽、快乐、幸福……

在课堂上分神的聂传庆,因回答不出言教授提出的问题,被狠狠批评了一通,并被赶出了教室。

他心里原本还尚存的些许对于美好的渴望,顷刻间,烟飞灰灭。

在那个圣诞夜里,在得知言丹朱对自己的所谓好感,不过是把他当成一个女性朋友后,他那颗狰狞的心愈发显得变态,他伸出苍白的魔爪,指向了面前那个善良的女孩。

有些人,一生被童年治愈;有些人,用其一生治愈童年。

有人说,读张爱玲的文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悲凉。

她少年成名后,痴心错付。

终至远走异国,以为遇见了温暖,却如昙花一现般短暂。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6)

她无法摆脱那份如影随形的孤寂与凄凉,孤单地度过了后半生。甚至于,一个人孤伶伶地死在寓所一周后,才被人发现。

这一切,或多或少,与童年遭遇的那些殇与痛一息相连。

她也曾用自己的冷漠与麻木,还击了生命中最亲的人。

母亲在临终前,写信给张爱玲,希望能与女儿见上最后一面。

张爱玲没有满足母亲的愿望,她只是寄了一张一百美金的支票给母亲。

直至张爱玲晚年时,邻居发现她常常独自面壁,喃喃自语。

问她怎么了,她淡淡地回答:“请您理解,我在与我的妈妈说话呢!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请她为我留一条缝。”

我们不知道,用其一生治愈童年的张爱玲,晚年的内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澜。

我们只知道,她纵有倾世之才,却换不来半世温暖。

聂传庆的故事里有张爱玲的影子,同是出生于旧式大家庭,同是从小丧失母爱,同是遭受父亲的家暴、后母的挑唆,同是对人冷漠,自私无情,情感世界一片荒芜。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7)

一颗孤寂的心,长期被囚禁在冰冷的夜里,已经不习惯白日的暖阳映照。

这样的人生,注定是不幸的。

聂传庆对那个给予他温暖和安慰的女孩施以毒手,张爱玲对亲情淡漠,对友情无视,被执念的爱情伤得体无完肤。

归根到底,他们都是受害者。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父母的打压式教育、父母感情不和迁怒于孩子、父母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为我们的人格发展埋下了潜在风险。

如何驱散那些童年的阴影,减轻最亲的人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一、端正心态,不夸大、不放大原生家庭的影响。

毕淑敏在《女心理师》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过去生命中所发生的片段,像万花筒中的琐屑,有的细巧,有的尖锐,有的如绸缎般光滑,有的如珠玑般清脆,拼凑起来就是光怪陆离的人生。

人生本如此,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要学着自己去治愈。父母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尝试着自己去完成。

相信人生的创伤总是难免,它们是我们整个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国爱恨情仇真实故事(民国才女告诉你)(8)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揪着它们紧紧不放,也不是一味逃避、自欺欺人,而是正视这些创伤,接纳创伤带来的痛苦,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迈过去就好。

二、理解并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也是被生活压榨着的普通人,他们不完美,甚至全身都是缺点。

理解他们的苦衷,给予最大的宽容,即使做不到和解,至少也不再心怀仇视与愤恨。

只有放下了,心里的枷锁才会打开,内心才会趋于平和。

三、重塑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要把生活里的烦恼与不如意,统统扔给原生家庭。

你可以好好照顾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业、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曾经受伤后结成的一个疤。与其一次一次地去揭开它,不如明白症结所在后,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重塑健康的生活圈。

我们现在的家庭,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孩子的原生家庭如何,取决于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