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

最近有读者私信,问清代皇子晋封亲王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御史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并没有发现相关制度性的规定,但从清代历朝的情况来看,皇子晋封亲王也是有迹可循的。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1)

亲王晋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参照标准,总体分为两个阶段:康熙朝之前以军功定爵位;康熙朝之后多以皇帝个人喜好为标准。

清初皇子封爵的基本概况

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家,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剑指关外。满洲政权是靠弓马骑射得来的,所以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异姓贵族,其封爵的标准都是以军功为主。

天命时期,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爵位分封系统,当时“贝勒”是除汗以外地位最尊者。贝勒又有普通贝勒和“大贝勒”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是爱新觉罗氏家族中军功最著者。

“亲王”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崇德时期,皇太极改元称帝后,初定宗室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以及镇国公、辅国公等。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2)

崇德初年一口气封了六个亲王,凡是封为亲王都有一个特征:之前他们都是八旗旗主。如礼亲王代善、岳托分掌两红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分掌两白旗,郑亲王济尔哈朗掌镶蓝旗,肃亲王豪格掌正蓝旗。这就可以看出,崇德时期,不是旗主的宗室也不够封和硕亲王的资格。

清入关定都北京后,进行了为时十余年的统一中原的征战。这一时期,晋封亲王的标准同样还是以战功为主。除了崇德时期分封的六个亲王以后,又有端亲王博洛、敬亲王尼堪、英亲王阿济、庄亲王硕塞。

这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封的亲王,加上分封几个宗室郡王,被称为“开国诸王”,其中有八个王在乾隆朝时被定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3)

以军功定封爵是清初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努尔哈赤十六个儿子中,仅有代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被封为亲王;皇太极十一个儿子中,仅有豪格、硕塞、博穆博果尔三人分为亲王。总体来看,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皇子晋封亲王的难度不小。

康熙朝开始皇子分封的基本概况

进入康熙朝以后,随着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国家承平皇子们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一时期,以军功定爵位的分封制度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所以,皇帝本人的喜好以及皇子的才能,成了晋封亲王的主要标准。

康熙中期以后,皇子逐渐长大成人,康熙帝对年长皇子进行了分封。其中皇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五子胤祺封为亲王。实际上,康熙帝长大成人的十几个皇子中,在康熙朝仅有三人获得亲王爵位,甚至有些皇子没有封号。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4)

康熙朝的情况比较特殊,客观地说,康熙帝对皇子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中不乏有大才,像八阿哥、十四阿哥、十三阿哥等。然而问题是,康熙帝由于在立太子一事上处理不当,导致晚年皇子争储。

很多皇子由于受到牵连,没有获得高等级的爵位。如果康熙帝也像雍正那样,不明立太子,而采取秘密立储制,那么康熙帝的皇子中,将有很多人会获得亲王的封号。

雍正帝皇子数量较少,除了几个未成年的皇子,以及陷入政治斗争泥塘的皇三子弘时外,剩下的弘昼、弘瞻都分为亲王。

乾隆皇帝皇子众多,被封为亲王的也不少。相比于康熙、雍正二帝来说,乾隆朝皇子获得亲王封号的难度并不大,只要不和乾隆唱反调,不出现重大的过失,一般都会封为亲王、郡王。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5)

嘉庆帝的五个儿子,除了后来继位的道光帝以及未成年的皇子外,其他全部被封为亲王,成功概率百分之百;道光帝七个成年的皇子中,除了咸丰帝外,封了三个亲王和三个郡王,其爵位普遍很高。

到了咸丰以后,后宫不再闻婴啼,同治、光绪、溥仪三代,一个皇子也没有。所以这一时期,也就谈不上皇子分封了。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6)

只要寿命够长亲王头衔十拿九稳

总体来看,自康熙朝开始皇子分封亲王已经比较普遍。更为普遍的是,自康熙以后,凡是先朝皇子,即本朝皇帝的兄弟如果尚在人间,那么基本上都会获得郡王以上的爵位。

实际上,清代皇子被封为亲王,新帝继位后晋封的数量占了多数。如康熙继位后,他三个兄弟,都被封为亲王。雍正的情况特殊,由于政治原因,很多兄弟不仅没有被分封,还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

嘉庆亲政后,他的两个兄弟也被封为亲王;嘉庆帝的两个儿子,也是在道光继位后晋为亲王的;同样咸丰继位,也推恩兄弟,分别晋为亲王、郡王。

晋朝封王(清代皇子晋封亲王很难吗)(7)

以此来看,清代的皇子不管有没有得到父亲的赏识宠爱,只要寿命够长,等到自己兄弟继位后,最不济也会混个郡王,更多的则是亲王。而如果能熬到侄儿辈登基,那么作为当朝皇帝的叔伯父,亲王的头衔那是十拿九稳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